开年沪指站上3600点,新基金爆款密集现身市场。
进入2021年以来,百亿体量的爆款基金纷至沓来,“一日售罄”、“百亿认购”的产品层出不穷,配售比例不断创下新低。在2020年全年,百亿基金数量就多达40只,已经创下历年最高记录,而2020年不足一个月就出现12只,更是历史罕见。
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产品受到各路资金的追捧,1月18日,由冯波管理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全天认购总规模达到2398.58亿元,刷新了新基金发行的新纪录,资金认购的热情达到最高潮。
在近两年权益类基金发展的高光时刻,不少“新基民”在财富管理的大潮中涌入,面对前两年权益类基金的较高收益,面对千亿资金的疯狂买入,面对市场史无前例的投资热情,更应该在这个没有股市喧嚣、没有净值跳动的周末,沉下心扪心自问:新基金到底该不该买?“明星”要不要追?作为“新基民”,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被人忽悠买基金?
为此,基金君向行业发出5大“灵魂拷问”:
1、为什么权益类基金受到资金的疯狂追捧?
2、明星基金经理都值得大家追吗?
3、为何作为投资专家的公募FOF,这类产品指引明确要求,不可投资1年以内新基金?
4、同一基金经理管理,该买新基金还是老基金?
5、理财小白做基金投资,该如何不被人忽悠买基金?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博时基金权益投委会主任委员张龙,盈米基金研究院院长杨媛春,中融基金,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杨晗,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麦静等多位基金行业机构和人士,接受基金君采访,对上述市场热点问题进行了答复。
他们认为,股市行情回暖,权益类基金赚钱,基金已经成为国民级的理财选择。但从数据研究看,“追星策略”不一定有效,投资者不要盲目追逐明星基金经理和明星产品。由于新基金运作期限较短等原因,作为“选基”专家的公募FOF就不买新基金。
不过,新老基金适合不同的市场,行业多数推荐“牛市买老,熊市买新”的理性做法。他们也推荐新入市场的基民,要多学习基金投资知识,找到匹配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并养成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好习惯。
长期赚钱效应显现
基金成为国民级的理财选择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热度高涨,爆款基金频发,市场追捧权益类新基金的原因有哪些?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新发基金受到投资者追捧,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过去两年股市行情回暖,偏股基金大幅跑赢各大宽基指数,基金赚钱效应提升。
二是结构性行情下,由于机构重仓的普遍是基本面较优秀的行业龙头公司,在过去两年超额收益显著,而基金中位数收益明显高于股票中位数收益,炒股的散户收益远逊于买基的散户,导致部分股民开始通过买基金的方式参与股票市场。
博时基金张龙: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转向权益资产的拐点已经到来,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调整,这一人均GDP水平相当于日本1970年代中期,往后房地产再在日本家庭资产中的配置比例逐年降低,权益资产相对房地产对居民资产配置的吸引力正在逆转。
第二,2015年股灾以后,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最多下跌了45%和70%,绝大多数普通个人投资者、私募机构的投资收益水平大幅下降,损失惨重,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打破刚兑,无法做到保本保收益,而优秀公募基金主动权益产品整体净值回撤不大,近两年又有持续大幅超越指数、超越私募和个人投资者收益水平的赚钱效应,尤其进入2020年,爆款基金频发。公募基金发展和增长的形势是喜人的,也是广大投资者对公募基金专业投研水平的认可。
但是,如果基金规模若干倍增长,基金管理水平没有跟上,后面随着市场的波动,基金持有人收益受损,这个规模增长也并不稳固。历史上看,每次大涨行情中后段的天量发行基金,也带给广大投资者和公募基金行业带来了伤害。
中融基金:最直接的原因是权益类基金的赚钱效应,2019年-2020年两年,权益类基金的涨幅相比历史数据来看比较突出,涨幅年化收益率超过30%甚至50%的品种很多,很多基金从这几年的基金投资中赚到了较多的投资收益,那么会引发持续的买基效应,这个过程中由于优秀的基金经理历史收益相对更高,那么自然会引发更多的资金争相申购或者认购。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的背后原因应该还是股市持续性回暖。
而对于炒股不如买基金的理念变化,目前看仍是一个表现形式,不属于原因。关于渠道忽悠的说法是不合理的,如果产品本身缺乏亮点,仅凭所谓“渠道忽悠”意义也不大。
盈米基金杨媛春:从我的角度来看,和以往一样的是,一是2019年初以来的权益牛市带来的赚钱效应,不光权益基金销售屡创新高,股市成交量也持续在高位;二是持续的货币宽松,为抗击疫情,全球央行持续放水,造成全球货币宽松。中国央行相对克制,但目前国内仍处在整体宽松的态势。
和以往不一样的是,公募基金已经成为国民级的理财选择,这么多年的投资者教育、公募基金的专业性、规范性、便利性等优势,使其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理财的首选。另一方面,销售渠道和投资者出现了稀缺性下的反向思维,监管机构从保护投资者角度,在市场火爆期间往往会限制单只基金的销售上限,基金公司也会在发行期间明确销售金额上限。
投资者和销售渠道一般会根据近期配售比例大致预估,按照计划购买金额和预估配售比例倒推实际购买金额。比如一个投资者计划买入某新基金20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近期的配售比例大约在10%,那投资者为了能真正配售到20万,可能会出现凑齐200万来认购的行为。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杨晗:权益类新基金受到资金热捧,主要可归功于以下几点,首先基金发行热度与市场环境息息相关,目前权益市场持续震荡上行;其次2019年、2020年权益类基金产品业绩整体出色,证实了自己的投资管理能力。
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纷纷加快新产品布局速度,并借助公募基金可公开宣传的优势,共同助力新产品募集。
“追星策略”不一定有效
盲目追逐“明星”不合理
中国基金报记者:明星基金经理是不是都值得大家去追捧?
博时基金麦静:现在市场上的基金超过7000只,基金经理超过2000位,有的投资者可能会说我们买明星基金。
那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看一下追星是不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假设我们每年年初都买上一年业绩排名在前十的基金,我们坚持做十年,十年下来我们得到的回报是多少呢?年化平均回报是9.18%。9.18%的回报我相信对于不少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回报水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忍受的最大下跌幅度是多少呢?是下跌47.23%,这是一个近乎腰斩的下跌,我相信绝大部分的投资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总的来看追星策略并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面对这样的一个痛点,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让FOF基金经理和团队来选基金。FOF基金经理和他的团队会通过专业的基金筛选,选出优质的基金,我们还需要结合对市场风格的判断,配置适合当前市场风格的基金,最后构建合适的基金组合。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明星基金经理并不都值得大家追捧。基民由于缺乏必要选基知识和甄别能力,跟风买基、追逐明星成为必然,而这带来一连串问题。
一方面追逐明星策略性价比低,超额收益持续性差,而极致的业绩往往隐含极致的偏离风险;另一方面,跟风买基往往造成产品与自身风险容忍度不匹配、与现金流需求不匹配等一连串问题,造成短期频繁申赎基金,投资收益被申赎成本大量损耗。
盈米基金杨媛春:从我个人偏好而言,我喜欢热闹,但不喜欢去人特别多的地方:人特别多的地方除了热闹,可能还有踩踏。
明星基金经理现象要辩证来看待:首先,业绩好是成为明星基金经理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市场团队的推广能力、市场风格的契合都是绩优基金经理成为“明星”的其他条件。
其次,每一个基金经理都有能力边界、每一个策略都有其容量边界。从历史来看,当绩优基金经理受到市场明星般极度追捧的时候,往往也是资产价格高点的时候:即使这个基金经理长期能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然而,能有多少追捧式买入的投资者能持有到最后呢?
中融基金:实际上,明星基金经理主要是因为历史业绩优秀才成为的明星,那么我们在考察时要分析明星基金经理的风格特点,适合的市场类型,进而判断未来是否其业绩仍具有持续性。
从概率上看,会有一部分明星基金经理未来业绩仍然具有持续性的,但是不排除有些产品未必适合未来的市场环境,风险也有可能超出预期,选择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没有错,但是盲目追捧明星基金经理是不合理的。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杨晗:明星基金经理只所以出名,一般用优异的历史业绩证明了自己的投资能力。但历史业绩并不一定能代表未来能取得超额收益,通过对这些爆款产品的业绩跟踪,也证实并非所有的爆款产品均能表现优异。
运作期限较短
“选基”专家公募FOF不买新基金
中国基金报记者:作为市场投资基金的专家,公募FOF是专家投资基金的产品。公募FOF指引中规定,公募FOF产品投资其他基金时, 被投资基金的运作期限应当不少于1年,最近定期报告披露的基金净资产应当不低于1亿元。明确将新基金排除在外,从您的角度理解,这个规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中融基金:这个考虑是从控制风险的角度考虑的,新基金如果基金经理是新人,观察一定时间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新基金是老基金经理在管理的话,其应该有老基金在管理,配置老基金更容易把握住产品的风格特点。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对于运作期限的考虑,可以避免考核期限较短,对基金经理能力判断不准确的问题。较长的运作期限,可以使投资人更全面地评估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的能力,理解基金超额收益来源。目前,基金数量众多,可供选择范围广,所以选择成立时间短、规模小的基金必要性也较低。
而对于净资产规模的考虑,可以避免FOF申赎带来的流动性问题。由于FOF规模较大,若投资迷你基金,可能占对方基金比例较高,而发生大额申购和赎回时,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问题,对子基金经理的操作要求较高,可能会引起净值的不正常波动。
盈米基金杨媛春:一是新基金有封闭期和建仓期,在产品成立初期,因为各种因素干扰,可能会存在产品规模和客户结构的变动;基金经理建仓需要时间,在这个期间,产品整体的资产结构会和合同约定以及基金经理历史风格都出现差异;
二是规模低于1亿元的产品会存在一定流动性隐患,如果持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产品还面临清盘的风险。
公募FOF是专家投资基金的产品,其投资行为是机构投资者行为,对于风控的要求、对于投资研究分析细化的颗粒度,都远远高于个人投资者。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杨晗:FOF基金指引规定,要求母基金投资的子基金运作期限不少于1年,最近定期报告披露的规模高于2亿元,要求的设定主要是为了防止母基金作为新基金或迷你基金的帮忙基金,导致市场混乱,误导投资者作出投资判断,并且子基金运作期限超过1年的,也便于母基金对子基金的投资、风控、估值等各项能力进行综合判断,以作出有利于份额持有人利益的投资决策。
“牛市买老,熊市买新”
新老基金适合不同市场环境
中国基金报记者:部分专家不推荐投资者买新基金,推荐买同一基金经理的老基金。在同一基金经理管理下,您认为什么市场适合买新基金?什么市场适合买老基金?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从长期来看,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相同定位产品,业绩是趋同的,但短期存在一定差异:新基金存在建仓期,资金使用效率低于老基金。
当基民自己没有明确主观观点,而市场处于结构性行情、区间震荡时,买新基金是个较合适的选择,可以让基金经理替基民来把握节奏。
老基金处于稳定运作期,在市场上行时能更好地分享上涨行情,此时相对新基金更有优势。
盈米基金杨媛春:常规来看,如果确实认可投资者全面认可某一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确实愿意重仓买入单个基金经理。单就这一场景来看,适合买新基金的场景:
一是新基金设计对投资者更有利,比如增加了投资范围,老基金修改合同短期存在现实困难等。二是市场在中长期牛市中的震荡期,新基金给予了基金经理更好的优化产品资产结构的直接机会。三是单一老产品规模偏大,严格限购,但该基金经理整体管理能力仍可以横向扩张。
常规情况下,老基金规模更为稳定、投资效率更高且有历史数据便于深度分析,更适合投资者投资。
中融基金:如果市场震荡加剧,老基金由于仓位较高,波动可能会加大,这个时候投资新基金反而较好;如果市场处于很明显的趋势行情中,新基金由于建仓需要时间,仓位不一定高,这个时候配置老基金或许更好。但是客观来说,并没有那么绝对,很难说新基金一定比老基金好,或者老基金一定比新基金好。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杨晗:细微差别在于新基金会有建仓期,如果刚好遇到熊市,较低的股票仓位可以规避风险。从长期的角度看,基金产品的灵魂是基金管理人,所以不论是新基金还是老基金,在保证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一致的情况下,长期业绩会趋于一致。而判断未来市场环境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本难度很高,更重要的是了解基金的产品特征和风险收益特征是否适合自己。
学习基金理财知识
养成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习惯
中国基金报记者:作为业内人士,针对普通投资者做基金理财和投资,您有哪些建议?
盈米基金杨媛春:一是努力掌握基本的财富管理常识和基金基本知识,学习天然是反人性的,目前基金投教业务也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中,投资者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掌握基金投资中必要的知识,对自己的资产负责。二是清楚自己的理财目标和可投资基金的期限。
以上两点是想用基金做好自己资产理财的普通投资者必备的功课,或者说,为了对自己的资产负责,必须要花费的时间成本。
绝大部分普通投资者在掌握好以上两点后,更建议以FOF、基金组合、或者签约基金投顾的方式深度、长期的参与到基金投资理财中:专业人做专业事,大家将时间投入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是社会效率最大化的一种体现。少部分热爱投资、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去研究和琢磨基金的投资者,也可以考虑自己持续成长,更全面的享受投资带来的收益和乐趣。
博时基金麦静:过去几年,从个人炒股到买基金,已经是被大众接受的更有利于从资本市场赚钱的方式,相信在未来几年,从个人买基金到买FOF是会被逐步证明,有利于财富持续保值增值的一种新的方式,实际上无论是从买股票到买基金,从买基金到买FOF,都是金融投资服务的升级,是通过在不同层面的专业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对于普通投资者,我们认为投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避免被市场情绪扰动,尽量不做“高申低赎”的操作。
二是降低换手,坚定长期持有。选择定投优秀主动基金或者指数基金,也是长期能较好分享股市收益的一种方式。
三是不过度看重基金短期排名,盲目追逐明星基金经理。
四是分散配置,选择不同风格的优秀基金经理,优化组合配置,分散风险。可以关注FOF,让专业人士帮忙进行资产配置和基金选择。
中融基金:首先有条件和兴趣的,要自己学习一些基金的基础知识,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基金基础知识是比较容易从网络以及书籍获取的,在实际的基金理财和投资中,还要做好心态的调整,因为从过去历史来看,并不是基金能够赚钱,基民就能够赚到钱,克服内心的恐惧和贪婪,把资金交给有能力的优秀基金经理管理,做长期投资是较好的基金理财方式。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杨晗:首先,投资者应当理性选择基金,不能盲目“追星”。其次,投资者不能跟风追随市场走势,尤其避免在市场高点非理性购买基金产品。最后,投资者应当养成长期跟踪和持有的良好习惯。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