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净利润超136亿增长2.1%

财经
2021
02/04
06:31
亚设网
分享

陆金所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净利润超136亿增长2.1%

2月3日,陆金所控股发布了其登陆美股以来的首份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陆金所控股2020年全年总收入达人民币520.46亿元,同比增长8.8%;调整后净利润达人民币136.02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两大核心业务表现尤为亮眼。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陆金所控股零售信贷余额达人民币5451亿元(约835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人民币4622亿元,同比增长17.9%。与此同时,累计借款人数达约1450万人,较2019年同期约1240万人,同比增长17.1%。

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冀光恒表示,“有别于其他互联网平台的消费借贷业务,陆金所的信贷业务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主,从而支持国家实体经济发展。我们的使命是符合政策导向的。而且,我们已经降低了借款成本,并提升了风险承担比率。通过我们领先的技术能力、精细化的管理能力、强大的定价能力与全方位的抗风险能力,我们有信心在未来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完成业务的平稳转型。”

因此可以看到,财报中显示,在2020年第四季度,其新增贷款(不含消费金融)的74.4%发放给了公司核心客群,即小微企业主,而2019年同期这一占比为63.1%。

而且据财报显示,陆金所控股按照对最高法关于LPR定价指导意见的理解,调整了APR(年度百分比利率),自2020年9月4日起,新增借款人的总体成本保持在24%以下。从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陆金所控股将零售信贷业务的收入费率从2019年同期的10.3%下降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9.1%。

但其信贷业务仍保持了稳健增长:2020年第四季度促成新增贷款1327亿元(约203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1286亿元同比增长3.2%。2020年第四季度促成的新增贷款中,由优质借款人(风险等级G1~G3)贡献的贷款量占比达70.7%,2019年同期,这一占比为57.4%。陆金所控股零售信贷业务逾期率也进一步降低。截至2020年年底,陆金所促成的所有贷款转变为逾期贷款的迁徙率为0.4%,即便是在2月疫情最严重时该迁徙率也仅为1.0%;此外,促成贷款30日以上逾期率为2.0%,90日以上逾期率为1.2%,均较去年第三季度持续下降。

其财富管理业务也表现得十分突出。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陆金所控股客户总资产规模4266亿元,同比增长23%;现有产品客户资产规模增至4072亿元,较2019年同期大涨67.2%。与此同时,陆金所控股的注册用户总数增至4620万人,2019年同期为4400万人;其中活跃投资用户人数从2019年1250万增至1490万,增幅19.2%;投资者12个月留存率达到96.8%的高位,2019年同期为93.3%。

除了活跃用户增长,留存率提升外,在客户构成方面,陆金所平台投资30万元以上的客户资产,占客户总资产规模比例增至75.5%,而去年同期这一占比为73.1%。

值得注意的是,陆金所控股也于2020年真正告别了其“网贷老大”的历史。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其网贷历史产品仅占客户总资产的4.5%,从去年同期占比29.8%实现大幅下降。这也意味着,陆金所控股P2P网贷产品目前仅有不足200亿元的余额。

另外,此次财报还披露了陆金所控股最新的管理架构及董事会任命和调整:陆金所控股董事会增加了独董占比,董事长李仁杰退休,原联席董事长冀光恒出任陆控董事长。陆金所控股任命赵容奭和计葵生为陆金所控股联席CEO,分别负责零售信贷与财富管理板块。

知情人士透露,此前赵容奭与计葵生就分别一直负责零售信贷与财富管理业务,此次任命更多是从管理架构上的考虑,新的管理架构更有利于两大业务板块的联动与资源整合。

财报还显示,新一届董事会共计9名,引入了原上海财大校长汤云为、原中金公司首席风控官李祥林两位业内权威为独立董事,致独董人数超过半数达到5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提升独立董事占比,既符合纽交所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要求,也将进一步强化陆金所控股作为独立上市主体的独立性和规范性,也更有利于代表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文章来源:读创)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