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下架37款侵害用户权益APP 易企秀、单机斗地主在列

财经
2021
02/05
04:33
亚设网
分享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常蕾)2月4日,工信部官网发布《关于下架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宣布对37款侵害用户权益的APP进行下架,其中包括大姨妈、周末去哪儿、易企秀、相机360、单机斗地主、等APP。

通报显示,1月22日,工信部向社会通报了157家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企业的名单。截至目前,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核查复检,尚有37款APP未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完成整改。依据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工信部组织对上述37款APP进行下架,要求相关应用商店应在本通报发布后,立即组织对名单中应用软件进行下架处理。

经记者梳理发现,上述被下架APP在1月22日的工信部通报中,均显示涉及“违规/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侵害用户权益的问题。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此前曾表示,APP应在2021年1月29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对未按时完成整改的APP,依法依规采取公开通报和下架等相关处置措施。

实际上,针对违规处理用户个人信息、设置障碍频繁骚扰用户的App,工信部已连续两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到目前为止,一共实现对62万款App的技术检测工作,责令2234款违规App进行整改,公开通报了500款、下架了132款整改不到位、拒不整改的App。”工信部介绍称。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345万款,比11月减少1万款,环比下降0.3%。其中,本土第三方应用商店APP数量为205万款,苹果商店(中国区)APP数量为140万款。值得关注的是,12月新增上架APP数量8万款,下架应用9万款。

如何打造一个良性、健康的手机应用市场,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最迫切而艰巨的问题。对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春晖建议,首先是企业合规,特别是对保护数据、个人信息,一定要合规,而且规则制定出来一定要落实。其次是要立法,之所以有那么多违规APP,是因为很多APP违法成本太低,处罚力度太弱。第三是对自媒体的管理,一定要审核、要备案,没有备案的APP是不能进行发布的。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当下,个人隐私泄露已经成为了一条黑色产业链,对电信诈骗、电话信息骚扰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王鹏建议加大对个人隐私泄露的打击力度。“首先,法律法规要依托新场景、新模式做到及时更新。同时,加大违法成本。比如,对于出现泄露他人隐私的企业,在日后招标等方面应受到限制,而不仅仅是罚钱了事。”王鹏说。

此外,工信部也表示,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整治,推动相关标准制定,同时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推进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建设。

工信部:下架37款侵害用户权益APP 易企秀、单机斗地主在列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常蕾)2月4日,工信部官网发布《关于下架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宣布对37款侵害用户权益的APP进行下架,其中包括大姨妈、周末去哪儿、易企秀、相机360、单机斗地主、等APP。

通报显示,1月22日,工信部向社会通报了157家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企业的名单。截至目前,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核查复检,尚有37款APP未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完成整改。依据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工信部组织对上述37款APP进行下架,要求相关应用商店应在本通报发布后,立即组织对名单中应用软件进行下架处理。

经记者梳理发现,上述被下架APP在1月22日的工信部通报中,均显示涉及“违规/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侵害用户权益的问题。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此前曾表示,APP应在2021年1月29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对未按时完成整改的APP,依法依规采取公开通报和下架等相关处置措施。

实际上,针对违规处理用户个人信息、设置障碍频繁骚扰用户的App,工信部已连续两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到目前为止,一共实现对62万款App的技术检测工作,责令2234款违规App进行整改,公开通报了500款、下架了132款整改不到位、拒不整改的App。”工信部介绍称。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345万款,比11月减少1万款,环比下降0.3%。其中,本土第三方应用商店APP数量为205万款,苹果商店(中国区)APP数量为140万款。值得关注的是,12月新增上架APP数量8万款,下架应用9万款。

如何打造一个良性、健康的手机应用市场,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最迫切而艰巨的问题。对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春晖建议,首先是企业合规,特别是对保护数据、个人信息,一定要合规,而且规则制定出来一定要落实。其次是要立法,之所以有那么多违规APP,是因为很多APP违法成本太低,处罚力度太弱。第三是对自媒体的管理,一定要审核、要备案,没有备案的APP是不能进行发布的。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当下,个人隐私泄露已经成为了一条黑色产业链,对电信诈骗、电话信息骚扰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王鹏建议加大对个人隐私泄露的打击力度。“首先,法律法规要依托新场景、新模式做到及时更新。同时,加大违法成本。比如,对于出现泄露他人隐私的企业,在日后招标等方面应受到限制,而不仅仅是罚钱了事。”王鹏说。

此外,工信部也表示,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整治,推动相关标准制定,同时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推进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建设。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