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返程防控,为春节防疫收好尾

财经
2021
02/17
10:33
亚设网
分享

■ 社论

科学、精准,依然是返程防疫必须坚持的原则。

春节假期进入尾声,返程高峰来袭。据媒体报道,16日全国高速公路交通流量较15日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主要城市进城方向部分路段出现排队缓行现象,各地也陆续发布了春节返程安全指南。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返程服务,除了要做好常规性的交通安全保障,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服务、政策等受到格外关注。尤其是让返乡务工人员顺利回到工作岗位,是今年返程服务的重要一环。

相较往年,今年由于“就地过年”人数增加,春运返程“流量”明显减少,但因为疫情防控原因,配套服务的复杂性仍不容低估。

其中第一环就是防控政策的公开透明和规范执行。参照此前的返乡防疫政策,由中高风险地区返程的人员一般都需要核酸检测证明并接受隔离,这在各地都比较统一,政策的社会了解程度也较高,在执行上应该没有多少疑问。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新消息,长春、哈尔滨等地有多个街道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全国现仅有3个高风险地区和5个中风险地区。各地应该根据风险地区的变化来对防疫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避免信息不对称给相关人员出行带来不必要的限制。

由低风险地区到低风险地区的人员流动是今年春运的绝对主流,这部分防疫政策影响的人群最广,也最受社会关注。对于低风险地区返程,多数地方都只需要出示健康码,但跨省返程是否一定需要核酸检测证明,乃至是否需要居家观察,各地不妨加以明确。

对此,既要及早做好政策的发布周知,尽量确保同等风险地区政策的统一,少一点“例外”,同时也要避免出现层层加码的过度防疫。

此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指出,部分地方在执行返乡防疫政策时出现的“层层加码”甚至“一刀切”现象,既是一种“懒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并要求各地要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做到“六不准”,其中就包括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这样的防控要求,也应该适用于返程防疫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除了返程目的地要及时公布防控政策,并规范执行,返程出发地也应该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工作。如一些人员需要持核酸检测证明返程,这就对地方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测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考虑到不少返程人员来自县域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测服务,无论从资源保障还是从人员安排等,都有必要提前予以充实。像有基层医院为服务好返程人员,已特别增加了核酸检测人员,24小时为外出人员提供便捷的核酸检测服务,这样的主动服务姿态,值得点赞和推广。

返程途中的各项防疫要求同样要不打折扣地落实好。包括交通工具的消毒以及各个环节的体温监测等,都应该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

就目前来看,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整体上处于平稳状态,这表明前期的相关防控工作展示出了积极的成效。返程作为另一波流动高峰,切不可松懈大意。

做好春节返程季的疫情防控服务,既关系到整个春节期间的防疫大局,也对应各地的节后返工复工效率,容不得丝毫麻痹和乱为。

与返乡防疫相比,返程防疫的重点在不同地方有别,但科学、精准依然是必须坚持的原则。有着前期的经验积累,我们相信返程防疫一定能为春节这场防疫大考收好尾,最终实现防疫与复工的“双胜利”。

(冉笑宇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