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落地股份制银行首单个人不良贷款债权批量转让业务

财经
2021
03/03
10:36
亚设网
分享

3月2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从平安银行(000001,股吧)获悉,日前该行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下称“银登中心”)以公开竞价方式,完成了2021年第1期个人不良贷款债权的批量转让,成为全国首批试点、首单招商、首单落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据介绍,平安银行本次个人不良贷款债权批量转让竞价周期30分钟,起拍价100万元。经过44轮竞价,最终溢价189%、以289万元价格成交。

在落地仪式上,平安银行副行长郭世邦表示,过去四年,平安银行在防风险、去风险方面主要采取了四方面举措:

一是打造专业化特殊资产处置“铁军”,囊括大量金融专才和法律人才,配套组建了特殊资产处置智库,为平安银行的风险处置聚智聚力。

二是自主研发了专门服务于特殊资产处置、管理及生态圈合作的“智慧特管平台”。在清收线上化方面,智慧特管平台实现了95%的清收流程线上化,实现了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也能正常开展清收处置工作。通过AI尽调、AI估值、AI智荐处置策略、一键诉讼等智能化应用,让人机智慧得以碰撞交融,让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在管理智能化方面,智慧特管平台集成了200多个分析管理指标和40多组监控指标,实现绩效管理数字化、资产状况“一眼清”、经营分析智能化,助力总部管理智能。在经营生态化方面,智慧特管平台集成了资产交易中心、服务撮合中心、管理分析中心“三大中心”,通过资产画像与参与方画像的自动适配,为律师匹配与其最擅长领域相关的案件,为估值机构匹配与其专业对口的待评估资产,为投资人匹配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资产包,从而让各参与方都能获得心仪的资源和服务。

据了解,目前,平安银行特殊资产生态圈已连接了64家特殊资产交易平台、305家顶级评估公司、454家主流催收公司、1426家活跃投资人、2610家律所和5678位律师。借助生态圈,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成本,提高了交易达成的速度和效率。

“此次个贷批转政策的试点,实际上建成了不良资产领域的一项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完善了全社会不良资产处置、流动的大生态。”郭世邦指出,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不良资产处置不能再拘泥于“打包、打折、打官司”的传统手段,平安银行已经开始向资产盘活、反委托清收、资产证券化、市场化债务重组等创新领域积极探索。

(李悦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