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英爆火背后推手 平台反垄断关注下猫眼(《老汪财经日记》NO.44)

财经
2021
03/11
10:36
亚设网
分享

老汪财经日记第四十四期,我是汪雷。

票房突破50亿后,《你好,李焕英》的火爆还在继续,下线时间也延续到四月。春节档争气,贾玲争气,猫眼更成了大赢家。一方面,猫眼是线上卖票的最大平台,市场占有率60%,每十个人在线买票,有六个是通过猫眼。另一方面,作为《你好,李焕英》主出品方和发行方之一,更会大赚一笔。

猫眼最初以线上选座、卖票起家,随着对电影出品和发行的深度参与,近两年迅速成为中国电影(600977,股吧)市场的霸主级存在。

观众买票看电影大多会依据猫眼评分。而评分高,票就卖的好,票房就高,院线排片就会优先考虑。

以前,猫眼自己不出品电影,卖哪部电影的票都一样。而现在是自己出电影自己卖,你说猫眼在电影评分上,能一碗水端平吗?卖别家电影的票时,还会上心吗?

现在网上吐槽猫眼评分虚高的声音很多。尤其跟豆瓣比,更显“心软”。

以这次春节档为例,猫眼评分最高的是《你好,李焕英》,评分高达9.5;最低的是《侍神令》,评分8.5。豆瓣评分最高的《你好,李焕英》,只有8.1分;评分最低的是《唐人街探案3》,只有5.6分。

而《你好,李焕英》未上映前,排片只有《唐人街探案3》的一半,口碑逆袭后,排片才后来居上,票房也开始高速增长。可见口碑评分的重要。《人潮汹涌》的导演呼吁院线多给一些排片,实际上是没用的。没有口碑,就没有票房,院线不可能傻到把黄金时间给到卖不出票的电影。

眼下的猫眼,因为烧钱抢占市场份额尚未盈利,但已势不可挡,电影业最强的商业模式基本成型。老汪觉的,对于中国的电影市场,这不是好事。

建议平台反垄断部门对猫眼给予重点关注,后续不要出现烂片也有高评分的情况,干扰到观众的观影权。更要防范猫眼资本层面的无序扩张。毕竟猫眼背后的投资方就有互联网巨头。

(娄在霞 HN151)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