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数据产权立法,强化平台数据安全责任

财经
2021
03/17
10:44
亚设网
分享

平台经济治理需要健全平台经济法律法规,及时弥补规则空白和漏洞。

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要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营造创新环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会议首先肯定和强调了平台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尤其是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平台经济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和产业变革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有助于贯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也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智能化、全域化、个性化、精细化水平。应当说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社会治理以及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平台经济的治理会议提出了几个原则,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具体而言,就是明确规则,划清底线,加强监管,规范秩序,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内和国际,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可见,将平台经济治理上升到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赋予了平台经济的发展战略意义,强调了发展和规范并重,而规范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平台经济必须公平竞争,不得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地位与网络效应实施垄断以及无序扩张。互联网领域在中国一直是高度自由竞争的行业,一些企业逐渐在竞争中获得了市场优势地位,不少行业都由1-3家企业主导。这些企业常常利用自己平台的网络效应渗透到不同领域,打击中小企业以及对手,形成了赢家通吃的行业文化。平台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时有发生,平台资本无序扩张容易对中小企业构成压倒性冲击。更需要关注的是,一些平台企业本身利用自己掌握和了解市场交易的数据优势,参与到热门商品、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中去,对平台上的商家进行流量压制,既做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应该禁止这种利用垄断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平台经济要加强消费者保护,推动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平台经济链接供给和消费,具有超大的规模性和网络效应,应该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服务。首先,要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能完全靠打价格战竞争和吸引顾客,成为假冒伪劣产品销售市场,对合格产品构成不正当竞争。其次,要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消费者投诉和维权机制,只有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利,才能吸引更多客户,同时倒逼市场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平台企业应该承担商品质量、食品安全保障等责任,同时也需要政府和市场第三方加强对平台企业的监管,避免后者过度的利润导向。

平台经济治理需要健全平台经济法律法规,及时弥补规则空白和漏洞,加强数据产权制度建设,强化平台企业数据安全责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提出了“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中国迫切需要加快数据产权立法的进程,既要促进数据流通,又要做好数据保护,推动数字产业的发展。但是,数据产权界定涉及个人、企业和政府而且非常困难,但不尽快界定数据产权则不利于数据安全和交易,而平台经济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数据产权规则不清,客观上为平台企业滥用数据留下了空间。应该优先解决个人的信息保护立法,在此基础上确定个人数据的权利,然后再确认企业和政府收集个人信息的归属权和管理权,从而逐步明晰化。

可以看出,立法部门应该尽快堵上规则空白和漏洞,监管部门要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做到守土有责,让反垄断监管行之有效,增强监管权威性,也要将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避免跨界造成监管缺失进而酝酿金融风险。最终,要实现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马金露 HF120)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