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向其拿“货”! 牧原股份凭全产业链自繁自养模式练就“猪茅”

财经
2021
03/18
14:31
亚设网
分享

同行向其拿“货”! 牧原股份凭全产业链自繁自养模式练就“猪茅”

3月16日晚间,牧原股份就深交所的问询函进行了回复,对固定资产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远高于同行业、固定资产收益率、高毛利、大存大贷、大量工程关联交易、少数股东ROE远低于母公司股东ROE等质疑进行详细解释。同时也为投资者揭开了其如何练就“猪茅”的底牌,事件也由“惊雷”变“惊喜”。

受此消息影响,牧原股份3月17日高开高走,盘中大幅拉升,一度大涨超9%,下午报收109.51元/股,上涨7.92%,市值超4100亿元,全天成交32.7亿元。

针对固定资产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远高于同行业以及固定资产收益率的问题,牧原股份表示,公司的生猪养殖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而同行业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天邦股份等上市公司多采用“公司+农户”的代养模式,相对具有“轻资产”的特点;而公司全自养模式需自主投资建设生猪养殖场。故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牧原股份固定资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固定资产周转率较低。

除此之外,主营业务构成的不同也是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同行业上市公司除生猪养殖业务外,温氏股份还包括肉鸡养殖等、新希望还包括饲料业务和禽业养殖等、正邦科技和天邦股份还包括饲料业务等,这些业务的资产周转效率普遍高于生猪养殖。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牧原股份全产业链、重资产的养殖模式对于养殖防止疫病、降低防疫成本、以集约化提升生产效能和食品安全、提升产业链可控性方面等都效果明显,但是在高速扩张产能过程中会快速推高公司负债,加大财务成本和企业现金流压力。”

对于毛利率远高于同行业的问题,牧原股份表示,公司与各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种猪与仔猪来源、生猪产品结构和生猪养殖方式等存在差异。公司的种猪、仔猪来源均为自产且向同行业可比公司出售,因最近一年及一期我国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向同行业可比公司供应的种猪、仔猪价格大幅上涨,对外采购仔猪育肥出栏与自繁自育仔猪育肥出栏的商品猪单位成本差异被显著拉大。此外,公司的种猪、仔猪销售量比例较大,种猪与仔猪的毛利率高于育肥后的商品猪的毛利率。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生猪业务毛利率为63.27%,远高于同期同行业的温氏股份(38.39%)、新希望(42.6%)、正邦科技(35.72%)、天邦股份(54.06%)。

从公司的回复函中可以看出专注主业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是牧原股份领跑全行业练就“猪茅”的根本所在。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牧原股份全产业链养殖模式能让利润最大化,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这种重资产模式对公司资金要求很高,所以公司存在大存大贷现象是合理的,但是全产业链运营的风险较大,也要看公司对风险的把控能力。”

“当‘猪周期’反转的时候,牧原股份全产业链、重资产模式因为调整较慢,企业的整体风险也会高于‘公司+农户’的轻资产模式。”柏文喜进一步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