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牌汽车 何时上路?

财经
2021
04/01
18:31
亚设网
分享

小米牌汽车 何时上路?

3月30日晚间,小米结束了为期两天的新品发布会。发布会上,雷军动情地宣布了他预告的“大事件”——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这将是我人生当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将押上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未见其车,先闻其声。小米要造车,其实地球人早就知道了。但何时量产?为谁而造?定位何处?种种悬疑,等待解答,可以预见一部小米造车肥皂剧即将上演。

从PPT到首款量产车

小米100亿造车,够吗?

一个电动车企业从开始走到量产阶段,至少需要200亿人民币”,蔚来(NIO,US)创始人李斌曾这样警告后来者。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随后附和,“曾经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跳进来才觉得200亿都不够花。”

而雷军左手捧着米粉的眼泪与掌声,右手揣着1080亿(截至去年末)的现金储备,这是小米造车的底气。就在新品发布会前,小米集团(01810.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小米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小米牌汽车 何时上路?

图据小米官方

100亿,先听个响儿;随后看着牌面再决定,600亿跟不跟。

那么100亿够不够听到响儿呢?多久才能听到呢?

毕竟小米造车现在是只存在于一纸公告上,甚至没有PPT的概念车,所以我们只能从前辈的经验里分析一二。红星资本局以蔚来、理想、小鹏3家造车新势力公司为例,看看他们从开始造车到首款量产品交付,共花了多少钱,用了多长时间。

2018年4月,蔚来首款量产品ES8正式交付。蔚来招股书显示,自2016年至2018年一季度,其研发成本约为47.62亿元;同一时期的营销、行政成本共约为42.58亿元。也就是说,在第一辆车正式交付前,蔚来已经烧掉了超90亿元。

理想ONE于2019年末正式交付,交付前两年,理想的研发、营销成本共计约30亿元。小鹏首款量产车G3于2018年正式交付,其2018年单年的研发与行政、营销成本共计约为17亿元。

小米的100亿,坚持到首款车型交付,或许不是难事。

时间上,造车动作最快的是小鹏,用了不到3年;蔚来、理想都是差不多4年;FF(法拉第未来)最慢,花了7年还是“下周一定”。上周,FF官方显示,FF 91已经开始接受预订,预订金为5万元,但也没有交付时间。

按照“前辈”的经验,小米牌电动车,也许最早出现在2024年。

从“互联网公司”到“新能源车企”

小米造车,为谁?

讲故事是雷军的强项。

在宣布正式造车时,雷军用了大量时间讲述米粉的故事,以及米粉希望小米造车的心愿,在决定造车前,小米做了一份问卷调查,92%的米粉表示希望小米造车。“只要小米敢造,他们就敢买!”雷军哽咽着说自己听到这话时,“挺感动的。”

小米牌汽车 何时上路?

小米发布会截图

气氛、情绪已经到位,雷军的结论浮上水面:小米造车,为米粉而造。

剥开情怀的外衣,造车故事为谁或许也有其他讲法。“树欲静而风不止”,雷军这样形容涉足造车的心境,这股风或许是从资本市场刮来的。

2020年,新能源车企市值一飞冲天。特斯拉去年美股市值涨幅近7倍,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甩开几大传统汽车集团几条街;蔚来2020年股价涨幅最高达14倍,堪称起死回生;五菱汽车在港股过去一年涨幅更是超1000%;比亚迪港股同期涨幅也近400%……

谁都坐不住了。这风口上,进军汽车行业,会给小米这家互联网企业的估值带来什么变化呢?

由于3家新势力目前尚处在亏损状态,所以市盈率均为负。但已实现盈利的特斯拉,目前市值6411亿美元,市盈率为889.2。这一市盈率是目前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十数倍,可见资本市场对其造车故事的青睐。

将蔚来的上市时间从2018年调整至和理想、小鹏一致的2020年后,发现这3家公司上市时市值相当,都约为100亿美元。假设小米在造车业务上匹敌蔚来、小鹏、理想,那么以这3家造车新势力IPO时的估值作为锚,未来3-5年小米汽车的估值合理可达100亿美元(约合港元777亿)。

另外,相关机构分析,从长期来看,从小米计划投资100亿美元考虑,参考蔚来通过发债和定增投入的105亿美元时的估值为590亿美元,预计未来5-10年小米汽车估值将超过4500亿港元。

假设小米如前分析,能够顺利量产汽车,并达到3家造车新势力的规模水平,目前市值超过6600亿港元的小米集团,未来市值可能突破8000亿。

小米造车低端起步还是高举高打

高性价比的招牌,保留吗?

但做人不能“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做企业也不行。汽车行业是一个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的重资产、长周期、高壁垒行业,3家造车新势力至今仍在亏损。雷军自己也称,非常清楚汽车行业的风险。

难处很多,除了产业地位的后发短板、芯片技术上的未知困难,小米还要面临对其他车企来说可能不那么重要的问题,品牌定位。

“性价比之王”小米如今已经坐在了世界知名品牌前五的交椅,但在品牌价值上一直难和苹果甚至三星、华为等比肩。“同样的价格,配置更高”,或者“同样的配置,价格更低”,这是小米得以在手机市场厮杀成功的金字招牌,但是性价比会带来一个副作用,品牌定位很难高端。

近年来,小米一直在努力地走向高端化,但撕掉标签并不容易。财报显示,2020年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为1.46亿台,其中高端机型出货1000万台——这里提到的高端机型,是指中国大陆市场售价3000元以上或者海外市场300欧元以上价位,占比不到其出货量的1/10。

去年11月,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上,一位原小米集团高管说出“小米认为未来的天下,得屌丝者得天下,得年轻人得天下”,曾引发众多争议。

这就陷入一个难关,如果小米不选择或做不到性价比,那很可能会流失米粉的爱;如果小米选择性价比,就会面临现在在手机上的难题——品牌形象建立后,如何消解产品形态从低到高的变化阻力。

当性价比和金字招牌捆绑在一起时,放弃一个就等于放弃另一个。换句话说,小米造车,是打造新品牌还是延续老招牌,是一个问题。

但小米还没有做出选择的时候,市场已经用脚投票,做出了预期选择。平安证券研报甚至已经分析出,“预计小米汽车主要针对20万元以下的价格带区间,推出极具性价比的车型。”

当圈层打法成为互联网差异化竞争的主流思维时,在哪个碗吃饭好像也没那么重要,毕竟2020年销量最好的新能源车,是特斯拉和五菱五菱宏光MINI。

红星新闻记者俞瑶实习记者谢雨桐

责编任志江编辑邓凌瑶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