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公司赴美IPO:去年营收30亿元 保险业务占9成

财经
2021
04/17
18:30
亚设网
分享

北京时间4月17日,水滴公司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书,计划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WDH”,其承销商包括高盛、大摩、美银美林以及农银、招商证券、中信等。

此前有消息称,水滴公司估值达百亿美金,该公司对此未予置评。

同时在去年8月份,水滴公司在内部启动了“好药付”项目,旨在联合保险公司、医药企业等创新支付模式,为大病患者、罕见病患减轻自费药负担。该项目也有望打通医疗健康和保险保障板块,提升用户粘性和自身品牌价值。

水滴公司去年保险业务占营收近90%

招股书显示,水滴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30.28亿元,相比2019年15.11亿元同比增长100.4%。而从2018年至2020年,水滴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分别为2.09亿元、3.22亿元及6.64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水滴公司表示,亏损来自于销售营销费用以及因涉足保险业务带来的成本增长,如2020年,水滴营销费用达到21.4亿元,占总收入的70.4%。

主要营收中,保险佣金一直占据高位。截至2020年12月31日,保险业务累计服务的用户约为7940万人,累计付费保单数达到3070万张。2018年至2020年,首年保费收入分别为9.73亿元、66.68亿元和144.26亿元,给水滴公司带来的营收分别为1.22亿、13.08亿和26.95亿元,占比分别达51.3%、86.6%、89.1%。

据了解,目前水滴保与中国太平、众安、弘康人寿等62家保险公司合作,在线提供200种健康险和寿险产品,大部分为联合定制保险产品。2021年第一季度保险业务持续增长,通过“水滴保”平台产生的首年度保费达到人民币44.69亿元,比2020年第四季度增长14.4%,比2020年同期增长42.7%。

而此前备受争议的水滴筹业务,上线近5年并未给公司产生任何收入。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有超过3.4亿用户通过水滴筹为170多万筹款的大病患者累计捐款超过370亿元。2020年,水滴筹的筹款金额在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中排名第一。

在股权方面,IPO前,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水滴保总经理杨光、水滴筹总经理胡尧核心管理层持有26.4%股份,腾讯、博裕资本、高榕资本、瑞士再保险分别持股22.1%、11.9%、6.5%、5.7%。

对于本次募集资金用途,水滴公司在招股书中称,将用于加强和扩大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险业务、研发。“投资于数据分析和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深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目标是构建一个”保险+健康服务的生态圈。

刚下架水滴互助

在水滴公司递交招股书之前,今年3月31日,水滴公司发布声明称终止了水滴互助业务,并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原互助计划终止,并不代表水滴互助平台关停,未来平台会持续运营,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保障服务。”

当时有评论认为水滴公司关停水滴互助是为寻求商业合规,为公司上市做准备。不过水滴公司称,关停水滴互助是由于网络互助未来的行业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而可替代互助计划的保险产品供给越来越丰富。公司决定对互助计划进行升级,通过更全面、更稳定的商业保险和健康服务来替代原有互助保障。

此外,去年8月份,水滴公司内部启动了“险+药”模式新项目,定名为“好药付”。当时水滴公司希望联合保险公司、药企、药店来共同探索医药创新支付模式,以此减轻大病患者、罕见病患者购买自费药的负担。

根据水滴医疗数据中心的用户调研数据,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新特药,超过9成的患者表示难以负担,其中有46.2%的患者认为负担过高,但暂未减量或停止用药,有44.6%的患者因为无法承担费用而减量或停止用药。目前水滴公司已与基石药业等制药公司达成合作,在科普科普患教、用药服务、就医指南、患者社群等展开探索。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表示,水滴的医疗健康板块包括水滴健康和水滴好药付等业务线,其中水滴健康为健康体和带病体提供互联网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水滴好药付则主要为带病体提供保险创新支付和健康管理等服务,医疗健康板块的开拓标志着水滴正式进入健康管理行业,将产品和业务边界从“保险保障”拓宽至“医疗健康”,从提供医疗资金来源拓展至健康管理。

中金认为,未来水滴若能将医疗健康和保险保障板块内各平台的接口打通,有望打造“保险+医+药+创新支付”的一站式健康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高频的健康管理服务,同时有助于更好地服务自身生态内外的带病体,通过长期、持续地与用户交互,提升用户粘性、用户价值和自身品牌效应。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