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事故原因尚未明确,但在北京当地发生如此重大的安全事故,储能行业的发展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突如其来的一场事故,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敲响警钟。
4月16日,北京国轩福威斯光储充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福威斯光储充公司)旗下一储能电站发生火灾事故。救援过程中,电站突发爆炸,造成2名消防员牺牲,1名消防员受伤,电站内1名员工失联。
据北京消防通报,事发前,该电站正在进行施工调试。目前,事故明火已被扑灭,事故原因和财产损失正在调查当中。
本次涉事储能电站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永外的集美家居大红门商场。2019年,集美家居大红门商场建成一座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包括25MWh的国轩高科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一期1.4MWh的屋顶光伏和94个车位的快速充电桩。
该项目是国内储能界的标杆项目。北京福威斯光储充公司曾称,该项目是当时全球用户侧最大规模储能电站、城市中心最大规模充电站、第一个直流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第一个区域直流增量配网项目。该项目还被列入北京市新能源应用技术示范基地。
上述项目投资方即为北京福威斯油气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福威斯油气),福威斯光储充公司参与了项目的设计、制造和施工。
这两家公司背后的股权关系均指向了国内动力电池上市企业国轩高科(002074.SZ)。
4月17日,国轩高科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公司通过孙公司合肥轩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福斯威光储充公司25%的股权,通过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持有北京福威斯油气40%的股权;公司并未参与上述两家持股公司的运营管理;对本次事故中牺牲的消防官兵表示深深的哀悼,也对本次事故产生的社会影响深表歉意。
尽管目前事故原因尚未明确,但在北京当地发生如此重大的安全事故,储能行业的发展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近几年,国内储能市场逐渐升温,各地政府的各类与储能相关的鼓励政策也陆续出台,各类市场主体相继进入储能行业;国内双碳目标的确立,也为国内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储能产业则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4月14日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下称《白皮书》)中,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3269.2MW;而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2902.4MW;2020年,中国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规模1559.6MW,新增投运规模首次突破GW大关,是2019年同期的2.4倍。
《白皮书》指出,随着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储能的规模化应用迫在眉睫;若未来两年能有稳定的盈利模式保驾护航,“十四五”后期,2024年和2025年将再形成新一轮高增长,累计规模分别将达到32.7GW和55.9GW,以配合风、光在2025年的装机目标。
但在广阔前景下,国内储能行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风险,而储能电站的安全更是近年来国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在上述《白皮书》中指出,目前国内储能产业的从业者大多是实力单薄的中小型企业,尚未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电力市场机构滞后缺模式,技术厂商靠垫资,集成商担风险。
目前,占据绝大多数的新建风光发电侧项目属于强配储能,缺乏模式和价格传导机制;缺乏体现储能成本疏导机制的强配储能必然引发低价的无序竞争,而安全问题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出现。
在安全方面,韩国、美国近年来曾发生多起储能电站着火事故,造成严重损失。其中,韩国在过去3年内发生近30起储能电站火灾事件,导致全行业长时间停滞整顿。
真锂研究市场总监王观林对记者表示,国内储能方面相关标准此前都是用动力电池标准去满足储能电池的标准,原有的储能电池技术参数与现有电力系统并不匹配,包括在电池的额定容量和额定功率的标注方面,这就隐含了巨大的隐患。
2019年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颁布新的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标准,但也仅对电池、模块、电池簇等有一定要求,对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集成、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还在陆续完善中。
王观林表示,以上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都是推荐标准,并未作为强制要求执行,因此企业招标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漏洞,存在安全隐患。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来看,本次事故也将推动储能技术标准的更快制定。
4月17日,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召开应急管理系统储能电站安全检查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储能电站安全检查工作;随后,顺义、延庆等地迅速跟进,在辖区内开展对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厂、电池厂和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