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恒信不良率攀升 债务纠纷压顶

财经
2021
04/20
16:30
亚设网
分享

海通恒信不良率攀升 债务纠纷压顶

近日,海通恒信公布了其2020年年报。年报显示,2020年,海通恒信实现收入总额79.15亿元,同比增长10.8%;净利润为11.16亿元,同比下降17.6%。盈利下滑的同时,海通恒信资产质量呈持续下滑的态势。财报显示,2017年~2020年,海通恒信不良资产率分别为0.93%、0.94%、1.08%、1.10%。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海通恒信由于前期展业较为粗放,造成资产质量逐渐下滑,目前海通恒信的部分汽车金融业务处于放缓展业阶段,现阶段以处理存量业务为主。

此外,据一位经销商透露,海通恒信将更换新的总经理,新任总经理将由一位前任汽车金融公司高管担任。不过该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的证实。

就放缓展业的原因以及总经理上任的情况,《中国经营报》记者致函海通恒信进行采访,对方表示暂不接受采访。

前期展业激进

公开信息显示,海通恒信成立于2004年。2014年1月,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海通恒信母公司恒信金融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份,海通恒信成为海通国际控股的下属全资子公司。业务包括融资租赁、经营租赁、保理、委托贷款及其他贷款和咨询服务。

2020年年报信息显示,海通恒信融资租赁业务收入为59.5亿元,在总收入中占75.2%,经营租赁收入占5.9%,服务费收入占14.5%,保理利息收入占3.9%。从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占比来看,海通恒信对交通物流领域的依赖程度较高,占总额的36.4%。相比2019年交通物流占生息资产平均余额的37.1%,2020年这一数据并未有太大下滑。

据2020年年报,海通恒信的交通物流业务包括商用车租赁、乘用车租赁和现代物流业务。不过,据多位市场人士透露,目前海通恒信的乘用车融资租赁业务萎缩,几乎停止展业,目前主要在处理一些存量业务。与此同时,其车抵贷业务目前正常进行。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海通恒信在前期展业的过程中为了迅速扩大业务量,给经销商的放款门槛比较低。因此经销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跨配置”,也就是实际交易的车型和在融资租赁合同上显示的车型不一致。这样的情况下,往往融资租赁合同上显示的车型价格较高,但是实际交易的车型价格较低,从而造成发票显示的融资款虚高。业内在此类交易中,客户往往是知情的。愿意接受这类交易的客户通常并不是有正常购车需求的刚需客户,而是“融资客户”,他们往往以购车名义融资,选择0首付或超低首付购车,购车后再将车辆抵押套现,套现完成后,此类客户就不还款,从而形成融资租赁公司的逾期。

该知情人士还告诉记者,一般公司停止展业不会直接对外说不再放款,而是“拖着”。如提高放款风控审核标准,拉长放款审批周期,即使风控审批通过的客户,也会拉长放款周期,因此一些经销商就会选择不做公司的产品。

此外,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此前海通恒信还曾开展了一部分网约车以租代购业务,由于疫情原因一些网约车司机无法还款,因此这部分业务导致的逾期率也值得关注。

据一位汽车金融公司内部人士介绍,其在市场上了解到,海通恒信业务汽车金融业务大规模放缓大约是在疫情期间。或许是前期展业较为粗放使得坏账在疫情期间其中爆发。

财报显示,2017年~2020年,海通恒信不良资产率分别为0.93%、0.94%、1.08%、1.10%;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335.92%、339.05%、265.19%、255.16%。

不良资产率逐年上升,不良资产拨备却在逐年下降。

此外,上述经销商还告诉记者,目前海通恒信的内部人员结构处于调整阶段,一家汽车金融公司高层将到海通恒信任总经理,其内部人员或将大换血。

记者就其汽车金融业务停滞的原因以及内部人员结构调整的情况致函海通恒信进行采访,海通恒信方便表示暂不接受采访。根据天眼查信息,目前海通恒信总经理仍是周剑丽。

卷入债务纠纷

此外,海通恒信还被卷入多起债务纠纷。其中包括正在破产重组的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集团”)。华晨集团旗下拥有4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华晨中国(1114.HK)、申华控股(600653.SH)、金杯汽车(600609.SH)、新晨动力(1148.HK)。其中华晨中国目前已停牌,申华控股处于保壳状态,金杯汽车和新晨动力均大幅亏损。

根据华晨汽车2020年11月16日公告,目前,华晨集团已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合计1.44亿元。

华晨集团的破产重组使得海通恒信也被波及其中。根据最新的公告,海通恒信对华晨集团的诉讼已被驳回。

华晨中国近日公告称,海通恒信与被告华晨集团、上海华颂商旅汽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被告华晨集团于2021年4月1日收到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驳回原告海通恒信的起诉,裁定解除在本案中对华晨集团5973.44万元银行存款或者其他等值财产实施的保全措施。

海通恒信败诉的原因公告中并未提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海通恒信首次卷入债务纠纷。

根据庞大集团(601258.SH)的公告显示,海通恒信与庞大集团于2016年12月签订融资租赁业务合同,以试驾车、维修类设备等为融资标的融资约2.44亿元,租赁期限36个月。

但在2018年10月,因庞大集团逾期或未偿付总计9952万元,海通恒信向上海金融法院提出上诉,要求冻结庞大集团董事长庞庆华所持庞大集团全部股份。

公开信息显示,海通恒信此前还卷入北讯集团(002359.SZ)债务危机中,涉及金额4855万余元;此外,海通恒信涉及辉山乳业(06863.HK)旗下辉山丰源的应收融资租赁贷款金额达3亿元,目前已被分类为不良资产。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指出,大量债务纠纷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在前期选择合作标的时没有做好风控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海通恒信曾多次申请上市。海通恒信赴港IPO聆讯历时两年、申请三次到期,曾分别在2017年6月27日,海通恒信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随后分别于2018年2月28日、2018年9月21日、2019年3月25日重续上市申请。最终于2019年6月上市成功。

业内的共识在于,海通恒信融资压力大是海通恒信迫切上市的原因之一。不过,海通恒信仍面临较大偿债压力,其资产负债率、负债比率在逐年上升,2017年~2020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0.44%、84.27%、84.56%、85.34%;负债比率分别为344.12%、452.41%、452.62%、481.66%。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