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早自习: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科创板、创业板资产重组面临重大改革;今年前4月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1.42%;“五一”假期期间外盘商品涨多跌少

财经
2021
05/06
10:36
亚设网
分享

市场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不急转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精准实施宏观政策,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把握好时度效,固本培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落实落细,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发挥对优化经济结构的撬动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证券报)

【央行: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央行:近年来我国稳步推进去杠杆取得较好成效,2020年四季度、2021年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连续净下降;初步测算,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76.8%,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各部门杠杆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未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经济增长稳定,债务总量与经济增长相匹配,预计今年宏观杠杆率将保持基本稳定。(中国证券报)

【文旅部: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系统传播事件。假期游客满意度达84.8,处于“满意”水平。(中国新闻网)

证券要闻

【科创板、创业板资产重组面临重大改革】沪深交易所拟进一步完善科创板、创业板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将设立并购重组委员会,专门审议重组上市等事项,并延长重组交易申请审核时限。上交所就科创板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上市委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拟设立并购重组委审议重组上市;明确重组交易申请审核时限不超过3个月,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的交易所审核时间调整为60天。深交所完善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下并购重组审核机制,拟设立创业板并购重组委,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和重组上市申请进行审议,同时审核期限将从现行的45天相应延长至2个月。(Wind资讯)

深交所拟调整创业板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的审核期限,从现行45天的审核期限调整为2个月。

【本周36家公司超17亿股限售股解禁】本周共有36家公司超17亿股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量17.76亿股,解禁市值为约323亿元。具体到个股,解禁市值排名前3的是亿纬锂能(300014,股吧)、文灿股份(603348,股吧)、中科曙光(603019,股吧),解禁市值分别为42.95亿元、39.92亿元、38.48亿元。(经济参考报)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预计5月A股结构博弈加剧】中信证券认为,5月A股结构博弈加剧,但整体依然波澜不惊,是布局下半年行情的最佳窗口。同时,市场主要驱动因素由业绩转向估值,建议布局三条主线:一是前期调整相对到位,同时年报、一季报盈利大幅抬升的高性价比成长主线,如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医疗服务等;二是前期因疫情受损的服务消费复苏,主要集中在餐饮旅游、酒店、航空等,预计“五一”假期亮眼的数据将是主要催化;三是受益于海外需求复苏的品种,包括出口产业链中的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居、机械、建材等。(中信证券)

基金要闻

【公私募大佬扎堆现身 五一节前机构调研不停歇】五一节前一周(4月26日至30日),A股年报、一季报收官,上市公司陆续召开业绩说明会,勤奋的机构投资者也忙碌在路上,机构调研热度持续升温,周内沪深两市逾220家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值得关注的是,期间多位公私募大佬扎堆现身调研名单。广联达(002410,股吧)是节前最受关注的公司之一。4月26日晚间披露一季报后,次日便有300多家机构合计413人在线参与了广联达的电话会议。另外立讯精密(002475,股吧)节前迎来2021年以来的首场调研。4月28日,逾200家机构电话调研该公司。(证券时报)

【次新基金业绩分化 基金经理建仓趋于谨慎】由于建仓时点和节奏不一,今年以来成立的次新基金业绩出现较大分化。近期,不少基金经理的建仓节奏变得更为谨慎,希望在震荡市中积累安全垫。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今年一季度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偏股混合、平衡混合、灵活配置、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0.8%,至今仍有过半产品处于亏损状态。(上海证券报)

【今年前4月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1.42% 最牛赚38%】2021年前4月,A股市场呈现 “冰火两重天”行情。春节之后,核心资产大幅下跌,进入4月有所反弹,医药、资源等板块表现较好,一些有业绩支持的核心资产渐有起色。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公募基金把握行情机会,收复一季度“失地”,前4月取得1.42%的整体收益,跑赢沪深300等主流指数;有超过65%的权益基金获得正收益,表现最好的产品收益率接近38%。(证券时报)

期市焦点

【“五一”假期期间外盘商品涨多跌少】“五一”假期期间,外盘商品涨多跌少;商品方面,假期期间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不佳,美联储政策收紧预期降温,贵金属经历了大涨大跌,总体有所上涨。有色金属中,伦铜5月5日延续涨势,时隔3个交易日后再次突破10000美元/吨大关;伦锌假期期间重心抬升,涨幅超过2%。分析人士建议本周继续关注美国经济数据,政策收紧预期大概率将继续降温,金银价格未来或振荡偏强。有色金属方面,短期来看,铜价在这一波上涨中经历了小幅回调,向上的空间依然存在,伦铜可能会在10300美元/吨附近有所回调。整个供给层面保持稳定,全球三大交易所库存近期有所降低,旺盛的需求为铜价上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但投资者仍需要警惕利多出尽引发的回调。(期货日报)

【铜价维持强势格局】海外疫情得到控制,经济走势偏强;国内供需错配预期依然较强,铜材企业将被动接受高铜价,国内社库依然存在大幅去化的可能。当前铜价已经接近历史高点,但是整体的驱动依然向上,建议投资者依然以多头思路为主。(国泰君安期货)

【需求季节性增长将支撑菜粕】当下国内菜籽油厂生产处于亏损状态,油厂采购菜籽意愿不强,短期内菜粕库存难以提升。而除了水产养殖的刚性需求之外,由于菜粕与豆粕差价偏大,菜粕在鸭料中的占比为10%—15%,在蛋禽和肉禽中的占比在8%—10%,在生猪饲料中的占比在5%左右。初步预计,随着后续国内养殖恢复,菜粕的需求增长将更加明显,即便一个月后新菜籽上市,菜粕的压力也不会实质性增大。并且5月份之后,国外豆类市场进入天气市炒作周期,由于美国大豆库存紧张,在天气市当中,豆类价格将易涨难跌。届时,国内菜粕市场价格必然会继续受到支持,中短期偏强走势将持续。(然厚商贸)

(陈状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