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股价出现大幅破发 3年亏12亿的水滴公司怎么了?

财经
2021
05/10
10:30
亚设网
分享

上市首日股价出现大幅破发 3年亏12亿的水滴公司怎么了?

上市首日股价一度跌逾20%,水滴公司的资本市场之旅开篇并不美丽。

5月7日晚间,水滴公司(水滴筹母公司)正式敲钟登陆纽交所,此次发行价为每个美国存托股12美元,募集资金总额约4亿美元。

不过令人尴尬的是,截至美股当日收盘,水滴公司股价大幅破发收跌19.17%,这也让一直争议不断的水滴筹再次引发关注。

从医院扫楼到纽交所挂牌上市,水滴公司用了5年时间蹚出了一条互联网筹款平台的资本之路。虽然站在了新的起点,但公益与生意能否兼得等问题仍然待解。

美团创始人王慧文等加持,水滴筹火速上市

水滴公司能够火速赴美上市,成为中国在纽交所“保险科技第一股”,与其背后的大咖不无关系。

水滴公司招股书披露,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林证券是水滴公司IPO联席承销商。博裕资本、厚朴资本、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等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水滴2.1亿美元的等值股份。其中,王慧文的家族信托基金KevinSunny投资3000万美元、博裕资本投资1亿美元、厚朴资本投资8000万美元。

据悉,水滴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约4亿美元,其中50%将用于增强和扩展医疗保健服务和保险业务的运营,约30%用于研发,约20%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虽然顺利完成上市,但其近年来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其业务收入较单一,九成来自于保险业务。

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水滴公司实现营收2.38亿元、15.11亿元、30.28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09亿元、3.22亿元以及6.64亿元;调整后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亏损分别为1.4亿元、1.59亿元及2.47亿元。

对于上市首日出现大幅破发,水滴公司联合创始人、保险保障事业群总经理杨光在接受媒体群访时回应称,公司更多关注长期发展,第一天的表现并不代表后续的表现,短期价格波动并不会对公司产生很多影响。

创立以来纷争不断,急欲揭掉“公益”标签

公开资料显示,水滴公司创立于2016年,公司创始人为美团外卖联合创始人沈鹏。虽然这是一家年轻的公司,但其却屡次因业务问题陷入舆论漩涡。

2019年12月,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互联网筹款平台“水滴筹”在超过40个城市的医院派驻地推人员,有人拍到这些地推人员逐个病房引导患者发起筹款的视频画面。他们自称“志愿者”,对募捐金额填写随意,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甚至有所隐瞒,对捐款用途缺乏监督。

不仅如此,在筹款引发的审核争议方面。水滴筹平台也被爆出有人使用PS病历审核通过了水滴筹筹款项目。对此,水滴筹发布声明称,在审核通过后,还需提交人提交医疗证明等材料。如有虚假筹款行为,将被冻结筹款、终止项目、退还款项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从表面上来看,水滴公司旗下的业务具有满满的“公益属性”,但该公司高管却屡次公开表态与公益切割。

杨光表示,水滴筹不是公益组织或慈善组织,公益组织的模式是先向社会大众进行筹款,再根据项目情况来分配募集资金。水滴筹则是给大病患者提供筹款工具,让他们通过这一工具获得帮助。也就是说,水滴筹本身不是公益组织,而是一个线上化的工具或平台,只不过服务是免费的,所以,大家容易将其误解为公益平台。

这也解释了为何水滴公司首次释放上市消息时为何会引来轩然大波,对于水滴公司而言,也希望通过此次上市将公司业务公开化,尽快厘清“公益”对公司造成的困扰。

掘金万亿保险市场未来胜算几何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二季度,有关第三方调研机构数据显示,水滴筹品牌的无提示第一提及率为73.2%,轻松筹为5.9%。在提示后提及度方面,水滴筹高达93.2%,同样大幅领先。

体现在业绩方面,水滴公司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水滴累计的保险用户数量约为7940万人。2018年、2019年、2020年,累计的购买保险用户人数为170万、880万和1920万。通过“水滴保”平台产生的首年保费(FYP)收入分别为9.72亿元、66.68亿元、144.26亿元。

这也解释了为何创立仅仅数年,水滴公司就能先后拿到腾讯、蓝驰创投、创新工场、高榕资本、IDG资本、美团点评、中金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融资。

有业内人士称,由于“科技+保险”的双重属性,水滴公司不能被简单定义为互联网科技公司或金融公司,这种叠加属性赋予了水滴公司更大的想象空间,也成为创投机构看好该公司的主要原因。

从行业角度来看,艾瑞报告显示,2015年到2019年,中国寿险和健康险市场从1.6万亿元增长到3.1万亿元,2024年预计将增至6.1万亿元。其中,线上寿险和健康险在2024年预计达到5920亿元,较2019的18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1%。

“虽然行业前景广阔,但上市后意味着公司要接受更多的监督。其股价可能会对舆论事件更为敏感,这也提醒水滴公司要更加注重业务合规,谨防触碰监管红线。”上述人士称。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