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足迹 | 央行报告:绿色金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财经
2021
06/09
16:37
亚设网
分享

绿色足迹 | 央行报告:绿色金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绿色金融是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6月8日,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1)》,这是央行每年例行对区域金融发展情况所做的“诊断报告”。

《报告》显示,2020年央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区域绿色金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试验区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国务院陆续批复浙江、江西、广东、贵州、甘肃和新疆等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各试验区以创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为主线,在绿色金融标准、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六省(区)九地试验区绿色贷款余额达2368.3

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15.1%;绿色债券余额1350 亿元,同比增长66%。

广州强化创新引领,拓展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推动绿色债券创新在全国形成绿

色金融示范效应,2020年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荣获国际金融论坛(IFF)绿色金融特别贡献奖。

浙江湖州、衢州在全国率先发布地方绿色技术规范 10 余项,湖州获批全国首个绿色金融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新疆昌吉、哈密、克拉玛依三地试验片区实现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专营机构全覆盖,有效提升绿色金融服务供给。

江西在强化政策激励、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支持赣江新区绿色票据业务试点,创新“绿票融”等特色金融产品,绿色金融服务供给能力获得提升。

试验区取得的经验还将进一步推广。此前央行副行长刘桂平曾公开表示,央行将立足于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三大功能,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同时注重总结推广,适时启动试验区扩容工作。

各地积极踊跃响应

在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各地响应绿色发展的政策号召,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创新。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报告》显示,以西部地区为例,陕西对“散污乱”企业开展整治“回头看”1.9 万家,完成散煤治理 81.4

万户。同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甘肃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 6.6%,较上年提高 0.8

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中,辽宁省扎实推进辽河流域治理和渤海综合治理,渤海优良水质比例达到 80%。

绿色金融助力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贡献金融力量。为发挥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作用,甘肃兰州新区创新建成“绿金通”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四川依托联合环境交易所绿色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绿蓉融”,发布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评价标准,评选入库首批150家绿色企业和

55个绿色项目,并实现与“天府信用通”平台全线对接,2020年末,四川省联合环境交易所在天府信用通“绿色金融”专版累计上线绿色金融产品13 项,办理融资申请金额

8.04 亿元。

金融机构加快绿色转型,2020年,重庆农商行、四川绵阳市商业银行、贵州银行先后成为加入赤道银行。

区域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签署《长江中游湖泊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联合宣言》,合力抓好湖泊湿地管理保护、生态修复和科学利用,全面落实《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布局推进绿色产业、生态环保、现代农业和新能源等领域绿色技术创新。

(马慜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