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3.4%

财经
2021
06/27
10:30
亚设网
分享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247.4亿元,同比增长83.4%(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比2019年1—5月份增长48.0%,两年平均增长21.7%。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049.9亿元,同比增长1.50倍;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133.0亿元,增长86.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394.4亿元,增长80.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198.0亿元,增长56.3%。

1—5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3008.7亿元,同比增长1.36倍;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9006.6亿元,增长85.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232.1亿元,增长29.1%。

1—5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个行业扭亏为盈,1个行业实现减亏。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87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77倍,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73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11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09倍,汽车制造业增长81.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9.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9.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5.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8.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0.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1.0%,纺织业增长4.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15万亿元,同比增长30.5%;发生营业成本40.20万亿元,增长28.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11%,同比提高2.05个百分点。

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31.41万亿元,同比增长9.3%;负债合计73.96万亿元,增长8.2%;所有者权益合计57.44万亿元,增长10.8%;资产负债率为56.3%,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

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7.44万亿元,同比增长14.1%;产成品存货4.93万亿元,增长10.2%。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48元,同比减少1.24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38元,同比减少0.72元。

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89.5元,同比增加14.5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58.9万元,同比增加36.3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7.8天,同比减少3.1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2.5天,同比减少7.0天。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299.2亿元,同比增长36.4%。

统计局: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3.4%

统计局: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3.4%

统计局: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3.4%

附注:

一、指标解释及相关说明

1、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2、营业收入: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3、营业成本: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

4、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5、负债合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6、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7、应收账款:指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8、产成品存货: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

9、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单位:%。

10、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单位:元。

1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100,单位:元。

12、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资产÷累计月数×12×100,单位:元。

13、人均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用工人数÷累计月数×12,单位:万元/人。

14、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计×100%,单位:%。

15、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360×平均产成品存货÷营业成本×累计月数÷12,单位:天。

16、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360×平均应收账款÷营业收入×累计月数÷12,单位:天。

17、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18、在各表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栏中,标“注”的表示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负数,即亏损;数值为正数的表明利润同比增长;数值在0至-100%之间(不含0)的表明利润同比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00%的表明由上年同期盈利转为本期亏损;数值为0的表明利润同比持平。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等指标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报告期数据与上年所公布的同指标数据之间有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计算增速。其主要原因是:(一)根据统计制度,每年定期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范围进行调整。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标准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而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变化。(二)加强统计执法,对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要求的企业进行了清理,对相关基数依规进行了修正。(三)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剔除跨地区、跨行业重复统计数据。

三、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四、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五、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附解读: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巩固,市场需求稳定恢复,工业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企业利润持续稳定增长。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3.4%,比2019年同期增长48.0%,两年平均增长21.7%(以2019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方法计算)。从5月份当月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6.4%,比2019年同期增长44.6%,两年平均增长20.2%。

5月份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近七成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八成行业盈利超过2019年同期。5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或扭亏为盈),占68.3%。其中,有8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100%,有6个行业利润增速在30%—100%之间。与2019年同期相比,有33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占80.5%。

二是原材料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5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1倍,两年平均增长32.0%,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高74.8和11.8个百分点,带动工业企业盈利较快增长。其中,受益于市场需求恢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利润增长较快,两年平均增速均在31%—68%之间,以上4个行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长8.3个百分点。

三是医药等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增长明显加快。5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0.6%,两年平均增长21.3%,增速分别比4月份加快6.4和3.7个百分点。其中,受新冠疫苗、检测试剂等防疫抗疫物资需求旺盛带动,医药制造业利润保持快速增长,5月份利润同比增长85.7%,两年平均增长50.9%,分别较4月份加快23.6和12.5个百分点;化学纤维、食品制造业利润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50倍、10.4%,比4月份分别加快58.0和4.7个百分点;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长9.0%,而4月份为下降1.0%。

四是单位成本费用下降,盈利能力持续上升。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75元,环比略降0.29元。其中,采矿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12.76元,原材料制造业同比减少1.99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同比减少0.35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02%,同比提高0.95个百分点。

五是企业亏损面持续缩小,亏损额大幅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2.6%,同比缩小3.2个百分点,比4月末缩小1.2个百分点。1—5月份,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减少29.6%。

六是应收账款增速继续回落。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4.1%,比4月末回落1.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2.5天,同比减少7.0天,比4月末减少0.2天。

七是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自2020年11月份以来连续保持同比下降;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5月份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但企业盈利不平衡状况较为突出,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一是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工业企业新增利润主要集中于上游采矿和原材料制造行业,下游行业成本压力不断加大。二是小微企业利润增速低于大中型企业,私营企业利润增速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下阶段,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着力引导大宗商品价格向供求基本面回归,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文章来源:国家统计局)

文章来源:国家统计局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