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2025“小目标”遭质疑:年销400万辆 新能源车占80%…公司这样回应

财经
2021
07/04
12:31
亚设网
分享


长城汽车2025“小目标”遭质疑:年销400万辆 新能源车占80%…公司这样回应


长城汽车2025“小目标”遭质疑:年销400万辆 新能源车占80%…公司这样回应

6月28日,长城汽车(601633.SH)董事长魏建军在公司2025战略发布会上表示:至2025年,长城汽车将实现年销售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80%、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的目标。未来5年,长城汽车将累计投入1000亿元的研发资金。


不过,从长城汽车2020年的数据来看,年销量为1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仅为5.14%。

也就是说,长城汽车发布的宏伟目标与现阶段经营情况相差甚远。结合当前国内汽车市场和政府预期数据,长城汽车2025的目标遭到诸多用户和分析人士的质疑。

以6月28日44.32元的收盘价计算,6月29日至7月2日,长城汽车的股价累计下跌5.5%,反映出资本市场的审慎态度。

实际上,面对这些目标,长城汽车也并没有显示出十足的把握。7月2日,长城汽车证券法务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表示,“目标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年销量达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80%

长城汽车定下2025年目标

针对“2025年销售4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80%”的目标,长城汽车证券法务部相关负责人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公司制定2025目标是有全面考量的。“目标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对比长城汽车现阶段的经营情况和国家发展规划,2025目标显得十分遥远。

2016年,长城汽车年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2017-2019年分别超107万、105万、106万辆,2020年达到111万辆,同比增长4.8%,其中新能源汽车才卖了57421辆,占比仅为5.14%。

长城汽车最新的股权激励计划,要求2021-2023年销量分别不低于149/190/280万辆。

中汽协提出,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据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汽车总销量的20%,也就是600万辆。

另据EV Sales发布的2020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数据,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全球销量达312.48万辆。平安证券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的销量有望达到1500万辆。

按照长城汽车定下的目标,到2025年,长城汽车全年销售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达到320万辆,相当于2020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总合。预计超过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0%及全球销量的20%。

长城汽车证券法务部相关负责人认为,未来几年,汽车市场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长城汽车要达到年销400万辆,至少要占据中国1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部分市场份额可能来自中小车企的出清,甚至是争夺合资车企的份额。

目前,长城汽车研发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包括BEV、PHEV、HEV、FCEV。上述负责人称,新事物的发展对旧有事物造成的冲击,不是线性的,而是在达到某个门槛后,形成实质性的破坏,导致旧有体系崩塌。“假如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整个汽车市场的某个百分比,可能导致燃油车体系迅速崩塌,一些燃油车企业退出。”

他指出,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存在的车企数量并不多。美国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特斯拉;德国的奔驰、宝马、大众;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加上马自达、三菱。当前国内车企百花齐放,表明汽车市场并不成熟。

“未来中国汽车市场一定会形成寡头竞争。长城汽车的目标是到2025年,跻身国内的几家汽车寡头之一。”

5年投入1000亿元研发资金

可能带来财务影响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此前表示,“中国汽车品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只有在这三至五年的时间里,快速放大优势,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领跑。而且,中国汽车品牌的机会,只有一次。”

长城汽车证券法务部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公司制定了相应的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全球大布局。未来几年,海外市场会成为公司销量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汽车市场,长城汽车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长城汽车要实现全球化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构建全球化的品牌、技术和人才建设。公司自建了俄罗斯工厂、收购了泰国工厂,目前正在推进收购巴西和印度的工厂。2020年,长城汽车在海外60多个国家有销售,在大的海外市场建立销售子公司,小的市场采取出口整车、零件,寻找代销商的模式。

第二策略是持续研发的高度投入。未来5年,长城汽车将累计投入1000亿元的研发资金;加强人才建设,计划到2023年,全球研发人员达到3万人,其中软件开发人1万人。

2020年,长城汽车的总营业收入为1033.08亿元,但净利润仅为53.62亿元;而研发费用为30.67亿元。实际上,长城汽车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从未超过35亿元,5年累计投入1000亿元研发资金,这对长城汽车也是沉重的负担。

对此,长城汽车证券法务部相关负责人向红星资本局表示,5年保持高研发投入,会对长城汽车的财务表现造成较大影响,降低净利润,但不一定会对公司的股价造成不利影响。研发成果和技术储备是持续构建更强竞争力的基础,市场不仅看财务表现,更看重发展前景和未来预期。

长城汽车计划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占当年总营收的5%,这样既可以保证研发的强度,又不会过分侵蚀利润。汽车是规模效应影响很大的行业,销量增长一倍,利润绝对不止一倍。因此高研发投入的影响会小于市场当前的预测。

至于研发资金的来源是公司自有资金?募资?还是借贷?他表示目前尚不明确。

2025年营收超过6000亿元

能实现吗?

按照目标,长城汽车2025年的营收要超过6000亿元。这比2020年的营收翻了近6倍,这些收入来自哪里?

长城汽车证券法务部相关负责人向红星资本局表示,主要来自整车销售和智能服务。他特别提出,小鹏、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采用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收费模式,长城汽车同样会对智能服务收费,“未来几年,长城汽车会积极拓展智能服务,这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对于自动驾驶,长城汽车持开放态度。他表示,长城汽车会综合考虑成本、服务、问题解决能力、车型定位需求等多方面,采购不同供应商的自动驾驶方案,整车集成由产品数字化中心(GTC)负责。长城汽车会向可靠性、可商用性方面进行持续、深入的研发布局。

长城汽车自动驾驶前瞻分部孵化出的毫末智行,已经做出了可行的自动驾驶方案,目前搭载到WEY摩卡车型。长城汽车证券法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L3级别的自动驾驶,在今年9月就能研发完成,10月实现量产上市。”

创业不到两年,毫末智行营收突破亿级,已经成为自动驾驶领域营收增速最快的公司。今年2月,毫末智行获得了3亿元Pre-A轮融资,目标是成为独立的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

长城汽车既是毫末智行的大客户,也是大股东。天眼查APP显示,保定市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毫末智行35.55%的股份,合并雄安长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持有33.85%的股份。股权穿透后,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为公司最终受益人,持有46.96%的股份。

整车销售方面,长城汽车有哈弗、WEY、炮、欧拉、坦克、沙龙六大品牌。“6大品牌都有各自的使命,有的走量,有的提高公司的议价能力,有的拓展市场。过去几年,长城汽车主要依托SUV和轿车两个车型发展,未来会形成全品类车型。事实上,WEY已经在向全品类方向过度。欧拉和沙龙是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是高性价比、入门款,沙龙主打高端新能源汽车。”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