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观察】推广疫苗接种,要速度也要温度

财经
2021
07/15
06:34
亚设网
分享

14亿剂次!7月14日,我国疫苗接种剂次数字再次刷新,全国约50%的人口已接种。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是全国各地上下一心的重视和紧锣密鼓的工作。

全民免疫屏障构建如火如荼,但有一些地方却操之过急,行之粗暴。近日,为加速接种,部分地区出台了一些“原则性”的举措,“未接种疫苗不能进入公共场所”“未完成接种暂缓入学”,诸如此类层层加码的防疫标准,让应接尽接变了味,让好心防疫的政策失去了温度。

加速新冠疫苗接种,出发点无可非议。眼下,虽然国内已趋于常态化,但在全球,疫情仍然以燎原之势在肆虐。从广州到瑞丽,变种病毒“兵临城下”,此起彼伏的数据都表明,要巩固如今防疫成果,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挑战仍不可掉以轻心。

无论是保持社交距离,还是戴口罩,都是在传播端对疫情加以限制,要想恢复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接种疫苗才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于己,是保护生命健康的基础护盾;于他人,是切断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于社会,是构建免疫屏障的必经之路。

故此,推进全民接种新冠疫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利民利国的好事,但也需要遵守原则。提升免疫群体占比,执行过程不能一刀切;“应接尽接”是疫情防控的基础要求,但不能忽略“知情、同意、自愿”等基本原则。

接种疫苗,对于普通大众是何乐而不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为全社会的“免疫屏障”添砖加瓦。但也有少数体质特殊者,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以公共资源作为要挟,既妨碍了这部分人群的正常生活,也违背了最基本的原则,越过了公共治理的权力边界。

不管是与入学考核挂钩,还是用日常出行做筹码,抑或是用口诛笔伐来道德绑架,变了味的防疫政策,体现了地方政府在应对防疫工作的懒政思维,一句“对你好”忽视了不可抗力下的各异需求,一句“原则上”则是为自己偷懒寻求庇护,引起争议后再来开脱。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与病毒的赛跑,核心是人,是人的生命、人的感受、人的体验,是为民众的日常生活带去安全感,既要有速度,也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这考验着各地在公共治理方面的精细化能力。

防疫工作若摒弃初心,只顾埋头完成任务,通过层层加码的方式一刀切,将防控疫情与日常生活割裂开来,便是违背了初衷。毕竟,接种疫苗的意义是有利于健康,让大众的生活逐渐恢复常态,而不是让部分群体因为个人身体的不可抗力,生活在诸多不便之中。

不容放松的疫情形势下,新冠疫苗是对自己负责接种,需要争分夺秒完成,但无论是加速接种,还是防控疫情,各地相关部门都应严守权力边界,用科学、人性化的方式去对待,尊重那些无奈的例外。

北京商报评论员 汤艺甜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