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挺住丨钱睿:极端天气考验城市韧性

财经
2021
07/22
12:43
亚设网
分享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暴雨,其中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根据北京市政府当时举行的灾情通报会的数据显示,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亿元。

9年后,城市特大降雨事件以及带来的灾难再一次出现。

2021年7月20日16时至17时,郑州一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极为罕见。截至21日下午,这一场强降雨造成河南全省120多万人受灾,因灾造成25人死亡7人失联。

从7月20日晚间开始,网络上有了无数个关于河南救援信息的文章与帖子,朋友圈也出现了综合性的救援信息地图;如下图所示,仍然可以看到很多诸如高压电漏电,天然气漏气,个人或社区的求助信息:这些风险点仍然在持续不断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该如何及时、有效应对这些急情?又该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对此,AECOM中国区战略与发展主任城市设计师、资深城市战略咨询经理钱睿分享了他的如下看法。

郑州挺住丨钱睿:极端天气考验城市韧性


概念澄清: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发之时,我曾说:城市因人而伟大。上次是武汉,这一次是郑州,城市如何在紧急情况下给出信息透明、决策高效、应对有效的措施与组织,为人民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考验着城市智慧和“韧性”。

紧急来临时,首要是做好基础性排涝工作,其后是建立应对短期内其他潜在冲击的能力,比如能源与物资补给的问题,面对灾害时城市以及避难场所的有效性问题,大水退去后的疫病问题、交通问题、经济损失问题(各大保险公司应该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等;同时,还要顾及本次事件对市民、对公共部门、对全社会可能形成的影响,这就要求城市、乡镇一定要以街道、乡镇为单位迅速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应急供给能力,保证社会继续运转,尽可能减小人民财产损失。对于城市工作者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形成以韧性社会、韧性城市为基础的城市公共领域应急管理与使用行动,确保在抗灾救灾以及恢复社会秩序的各个阶段,整个城市可以安全、健康继续运行。

这里必须要澄清两个概念:

一、城市韧性:指的是特定地区在面对自然灾害、疫病、战争、社会动荡等急性、突发性冲击时,或者在面对中长期的经济下行、人口萎缩、资源匮乏、社会分层严重等中长期挑战时,自我调整并恢复的能力。很多人经常把韧性城市与城市防灾混为一谈,我认为城市防灾恰是韧性城市、韧性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当冲击来临、挑战存在时,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有机制,有措施地可以逐步自行回到社会运行的正轨——这是我认为疫情过后韧性城市规划如此受到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关注与重视的原因之一——他直接关乎在“变数”情形下大城市/区域治理是否有效,这是专业问题,但更是我们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绝不可小觑或者误读。

二,海绵城市,这两天我们沉浸在朋友圈的狂轰滥炸之中,一个文章的题目尤为醒目,《此前报道:郑州,534亿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9年前北京的“7.21”以后,在规划领域就出现了一股风潮——海绵城市建设,每一个城市都要建海绵,不加选择的砸钱建海绵——也正是为此,这两天郑州的500亿海绵才会被拿出来反复调侃。那么到底什么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即环境低影响开发):  这其实是一种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马里兰州开始实施。而在中国,我们只是更为体系化、产品化、模式化地使用这一策略。这一策略能够解决的其实是常规降雨、暴雨带来的问题,而我们看这次河南的灾难性降水,这不是海绵城市可以解决的问题;在公共舆论场内过度夸大海绵城市作用带来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掉以轻心的心态+无以挽回的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与资源,建立与疫情应对一样的“韧性”规划与以灾害、案件、风险数据为依托的应急响应机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固定线路热线等多种模式都要考虑到),以完善我国社会发展的全面向能力建设:韧性社会。 关于公共空间的相关策略请详见《2020中国韧性城市| 公共领域与应急管理》一文,针对此次河南的暴雨,建议如下:

重新梳理全市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场所的类型与级别,不可局限于室外开敞空间;配合新的公共空间系统,调整非常时期内各级公共空间使用规则;以社区公共空间为最小单元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优化,设计能促进健康生活的公共空间,增加公共卫生监测与应急用途的临时或永久设施,形成去中心化的公共设施网络;将有条件接待受灾群众的医院、学校、机关等机构周边的公共空间划定成为特别管理区,分时、分区域由应急管理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牵头进行特别管理。

缺失的策略:

疫情期间,我们结合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特点,从“公共”概念入手,综合考量公共空间,及相关公共政策与公共参与三个面向,提出了“公共领域与应急管理行动建议”,希望可以为公共部门,企业以及专业机构,广大市民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同样,这一次特大降雨让我们看到了这又是一场 “城市保卫战”,应对这样的问题,首先还是要从公共领域入手解决人与水的关系问题,而解决人与水的关系问题是决不能单独依靠巨大的海绵城市,或者巨大的排水工程官网,又或者是密布的城市水道+生态草沟的单一功效的。必须要依靠合力,依靠来自公共政策的粘合作用,把蓝-绿-灰-数色基础设施有效的粘连在一起,同时要更为积极的吸引、激发这三类基础设施相关的利益主体与相关方进入到应对冲击这一领域——把城市社会的韧性建设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与生态活动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蓝绿灰数基础设施的整合性策略+良好的制度与机制设计才是未来中国城市应对灾害与极端气候的韧性之法。

蓝色基础设施指的是水体,包括大部分河、湖水系;绿色基础设施,顾名思义指的是区域内的生态或公共用地形成的基础设施,如公园、防护绿地、生态绿地、街道绿化,渗水铺面,等等,环境低影响开发中常用的也是这一类基础设施;灰色基础设施,即为通常理解的市政基础设施,接着地形地势设置的重力流排水管网可以说是我们抵御水相关灾害的底线与主力;数字基础设施亦是新型产物,但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字基础设施的检测与信息管理下,我们才可以清楚地感知城市系统内不同的风险点与问题点在哪里,进而决策如何应对……在此基础之上,蓝色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加持才更有意义。

灾害没有行政边界!必须要做到更大范围的区域联动,河北、山东、江苏北部、湖北、北京等,截止到完稿,石家庄等地已发出暴雨红色预警。只望各地平安!

(常丹丹 HO016)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