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盈利拐点未至 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或将促进AI商业化落地

财经
2021
07/26
20:37
亚设网
分享

财联社(上海,记者孙诗卉)讯,虽然云从科技IPO顺利过会,但看不见“钱途”仍然是目前AI产业绕不开的话题。通过三年的技术沉淀,AI产业已经进入场景落地的时点,如何打造合适的商业模式,让AI技术产业化落地,是当前急需攻克的难题。

据悉,AI产业竞争日趋加剧,传统硬件厂商,如海康威视(002415,股吧)、大华股份(002236,股吧)(002236.SZ),互联网大厂如阿里、腾讯纷纷下场。多位分析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拥有更多客户资源和资金在前期抢占市场中将更具优势。

华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尹沿技近日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AI企业的竞争力一方面在于专业领域的数据积累,另一方面在于产品化落地能力,目前,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产品将首先赢得国内市场的青睐。

AI企业盈利拐点未至 商业化落地能力还需加强

近年来,AI行业虽然在资本市场上热度不减,业内企业也争相上市,但该行业目前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盈利模式还未成熟,如何从技术研发走向商业化仍需探索。

最近,以AI为主营业务的依图科技,在为上市准备了8个月后,宣布终止科创版IPO。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依图科技营收分别为 6871.89 万元、3.04 亿元、7.17 亿元、3.81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22.97%。但超高营收复合增长背后,公司在2017年度至2020年上半年间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1.66亿元、-11.61亿元、-36.42亿元、-12.99亿元,累计亏损超72亿元。

刚刚过会的云从科技,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净亏损额也接近23亿元。

资本市场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AI是新兴行业,成长时间尚短,一个企业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再到产业化,是需要时间的,目前,以”AI四小龙“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为代表的AI产业,在生命周期中尚处于初创阶段,距离成熟期还有一定的距离。

如何走到成熟期,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与产品落地能力,是业内普遍关注的焦点。“现在市场上,大型互联网企业也都在AI领域有所布局,与这些大型互联网企业相比,AI企业在技术上并没有突出优势;而在与具体行业及场景结合方面,AI企业又缺乏行业内部的积累,不论是客户资源还是研发成本,都不占优势。”某AI行业资深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产品如何落地,场景的重要性早已是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尹沿技认为,AI赛道当前仍处于蓝海市场,各家均有机会抢占细分的应用领域。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相较纯AI服务,软硬件一体交互的解决方案更受市场欢迎。

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更受欢迎

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在软硬件一体交互的解决方案模式方面取得初步成绩。

据科大讯飞(002230,股吧)(002230.SZ)官微发布的618战报显示,“618”期间,公司AI+硬件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08%,其中,AI学习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06%,多款智能硬件产品销售额强劲增长。今年以来,公司持续丰富AI+硬件一体化产品,先后推出了智能学习机Q10、新一代智能办公本X2、讯飞翻译笔S11,等等。

海康威视(002415.SZ)作为传统安防领域龙头,进入数字化转型以来,不再局限于安防视频监控领域,而是在AI赋能下向更大的视频物联领域进军。公司围绕AI Cloud架构已经开发出全方位的软硬件产品体系,并推出多种开放平台和一套交付方法论,加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公司销售更多附加软件的高端硬件,已有部分客户的单年销售额从数十万扩张至数千万元。

尹沿技表示,当前流通的数据流中,70%都是视频产生的数据,因此基于视觉的AI一定会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目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安防产业已经从过去视频监控的千亿市场迈向了视频物联的万亿新赛道,行业空间被进一步打开。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由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高度定制化的特征,因此,AI行业很难出现寡头垄断(尤其是在应用层面),不同类型参与方相互合作、共同推动客户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落地是最优选择。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