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欺银保监会,下骗投保人”,众安保险再吃罚单

财经
2021
08/10
10:34
亚设网
分享


“上欺银保监会,下骗投保人”,众安保险再吃罚单

文丨吴大郎

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192万元。一张罚单,把众安保险再次推向了舆论视野。

8月2日,CBIRC发布了开给众安保险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众安保险因为存在欺骗投保人、突破保险费率表上下限收取保费以及编制虚假报表和数据等四大问题,被罚145万元,相关责任人合计受罚57万元,共计202万元,创下今年以来的保险业罚单新纪录。

从处罚书来看,众安财险因存在在自营网络、第三方网络平台宣传销售页面欺骗投保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编制或者提供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的问题被处罚的四个问题被给予处罚。

首先是宣传销售用语上存在的问题。

众安财险在自营网络平台——官网和众安保险APP销售的“尊享e生医疗险2017”“尊享e生旗舰版”“女性尊享百万意外险”等5种产品的宣传销售用语与条款或事实不符。在第三方网络平台,众安财险销售的“重疾险”“600万医疗保障”的宣传销售用语与事实不符。

而在保险费率的规定外,2017年8月18日至2018年10月31日,众安财险在某APP司机端销售“拉活宝”车主保障计划,使用重大疾病保险条款(A款)、个人重大疾病保险条款和个人轻症疾病保险条款,突破对应保险费率表上下限收取保费。

2018年11月9日至12月22日,众安财险在某APP乘客端销售重疾保障计划,使用重大疾病保险条款(A款)、个人重大疾病保险条款也犯了同样的问题。

此外,众安财险向原中国保监会报送的2017年个人医疗保险理赔数据中,存在以业务结案时间代替赔款指令发出时间,拒赔案件作正常给付、协议给付案件处理,结案赔款金额为0的问题。众安财险存在将2018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部分拒赔案件作正常给付或部分给付案件处理,结案赔款金额为0的问题。

不过从CBIRC消保局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和2021年一季度的保险消费投诉情况通报来看,众安保险最近两个季度的消费投诉量、亿元保费投诉量、理赔纠纷投诉量和销售投诉量等指标,皆名列前十甚至前三,其在销售和理赔环节存在的问题,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对此,众安财险方面表示,上述监管检查中发现的公司2018年前后业务中的相关问题,公司上下高度重视,已全面完成了整改。

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传统保险公司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且难以撼动,新公司很难同他们竞争。因此,目前国外主流的保险科技公司大多以服务型为主,主要为传统险企提供技术支持。一旦这些初创公司获得认可,传统险企也大多选择并购这些企业。

相较之下,众安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不仅拥有相当稀缺(全国仅有四张)的互联网保险牌照,还有各路大佬扶持。

甫一成立就引来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哲”的联合投资,此后众安保险又先后引入优孚控股(上海富豪张幼才通过女儿张真持股)、软银以及中金香港、摩根士丹利等机构股东,一时星光闪耀。

在“三马”的加持下,众安保险短短四年就赴港上市,2017年9月顶着“香港金融科技第一股”的名号在港IPO,募资115亿港元,上市后很短时间内市值最高突破1500亿港元,火爆异常。

彼时,众安能够从众多强力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更多得益于其强大的股东背景,毕竟马云(阿里巴巴)、马明哲(平安保险)、马化腾(腾讯)三马加持,很难不让人报以期待。

三家股东中,阿里系与众安保险合作较为紧密,是众安保险最大的流量渠道,与淘宝合作的退货运费险、与蚂蚁金服合作的健康险在不同时期支撑了众安保险的收入。

平安仅与众安合作了一款汽车险,腾讯更仅局限于一些流量合作。

众安保险打着保险科技的旗号,实际主要靠股东导流销售保险产品,有些属于争议较大的强制搭售。比如与淘宝电商合作“退货运费险”、与平安合作汽车险、与携程(上市前携程悄然转让了股份)合作销售航旅险等。

上市之前,众安保险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生活消费、航旅两类产品,前者主要是与阿里系合作的退货运费险,后者主要是和携程等合作销售航空意外险等,2017年两者依然贡献了合计54%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处罚决定书还指出,时任众安保险总经理陈劲、副总经理姜兴、健康险事业部负责人刘海姣等3名高管被处警告,累计被罚款57万元。

要知道,一个企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顶级的人才队伍。众安保险虽然几经迭代,但是发展始终不够稳固,也与其高管团队频繁动荡,内部组织经常变化有莫大(博客,微博)的关系。

2021年1月22日,众安保险董事会宣布,陈劲先生因个人事务安排辞去执行董事及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职务,由总经理姜兴继任执行董事及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

这也意味着,陈劲与众安保险已经分道扬镳。

实际上,关于陈劲的离开,此前就有传言,据内部人士透露,早在2019年7月,陈劲就已经有了辞职动向。而关于众安保险高管离职,自2019年初就风波不断。

据了解,2019年众安科技原CEO陈玮离职,转赴泰康在线;陈玮离职后不久,众安车险总裁王禹也被曝离职;随后众安保险原副总裁吴逖本人亲自回应媒体称加盟合众财险;2020年原众安保险高级副总裁曾卓也确认加入美团。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高管频繁离职,而且新东家也声名赫赫,同时也在说明,众安在线可能并非是一个久留之地。

与此同时,众安保险对外的印象是经营不善、一手好牌被打得稀烂。

高管相继离任,也似乎预示着,这个看似很香的饽饽,不过是一个烫手山芋,各路高管的浅尝辄止,也说明这个被多个巨头资本掌控的平台,也并非一般人能够驾驭。

由此,众安在线仿佛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一方面众安保险虽然外表光鲜,却很难留住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众安保险面临的挑战,一般人也难以带领团队力挽狂澜。

因此,众安保险一直在这样不稳定的状态下谋求发展,其内耗之严重,可想而知。这或许也是众安在线在营收利润之外,资本市场认为其发展不顺、经营不稳的直观感受。

由此带来的,也是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其价值评估普遍偏低、对其未来的长期发展十分存疑。

- END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牛刀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