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指数”、“宁组合” 下半年谁更牛?基金经理最新研判分析来了

财经
2021
08/15
10:31
亚设网
分享

目前A股市场最为激变的一大问题是:究竟是追逐“宁组合”还是坚守“茅指数”?

在这一极端的市场行情之下,这一问题确实牵动人心。究竟后续市场该如何演变?新能源还能一骑绝尘么?哪些细分子行业也有机遇?中国基金报记者对此采访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多位基金投资人士。

这些投研人士认为,后续大概率继续维持结构性行情,虽然价值风的投资价值正在显现,但难见风格切换,成长风格仍占据主流,而成长股内部也会分化。新能车、光伏、高端制造等领域认为看好。

大概率继续结构性行情

谈及后续市场,多位基金经理仍认为,后续大概率继续维持结构性行情,而成长股内部也会分化。

同泰基金研究总监杨喆就认为,下半年结构机会为主,而房住不炒释放出的资金,必然向资本市场转移,科技创新需要的资金支持,只能由资本市场提供,市场会给予创新型赛道较高的估值;成长行业与个股未来的增长趋势是可以期待的,长期看好医药、新能源、光伏、电子、芯片等面向全球市场有竞争力的领域。

不少基金经理认为可能会“内部分化”。中邮创业基金经理吴尚认为,个股层面继续看好结构性行情。他认为高景气的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板块仍将有不错的投资机会,但普涨行情很难持续,内部也会分化。只看赛道景气度不看估值匹配度的市场风格会得到纠偏,消费板块业绩和估值匹配度较好的公司将有机会。

创金合信数字经济基金经理王浩冰也表示,下半年市场环境可能仍将有利于成长股,但对于部分估值已经很高的股票,估值继续大幅扩张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最看好各个行业中估值合理的“真成长”标的。

此外,万家新机遇龙头企业基金经理束金伟展望下半年表示,一方面下半年企业盈利依然具备韧性,因而整体市场中枢并不具备大幅下行的系统性风险,但上行的难度也较大,或呈现震荡格局。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信号释放以及力度或有所提前,这会通过美债利率、美元指数、人民币汇率等指标传导至国内,尤其影响北向资金和杠杆资金,导致市场波动或将加大。

光大保德信基金海外投资部总监詹佳认为,市场会随着流动性释放的降速,对价值的判断逐渐回归长期理性,估值进一步修正,风格两极化可能会缓和。一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能重新回归投资人的主流视野。

英大领先回报、英大灵活配置基金经理郑中华表示,预期2021年市场的总体基调为波动降维,在估值维持现状的状态下,由盈利带动指数震荡上行。行业之间的分歧仍然较大,但会逐渐趋于平静,预期市场逐渐由短期利润表改善的逻辑转向中期景气度维持高位的逻辑,具体行业上来看是顺周期向高端制造偏倚。当经济增速逐渐下行,且通胀预期平稳之后,市场的重心将逐渐迁移至中长期景气度的条线当中。中长期建议布局国家战略转型的科技类行业,包含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5G产业链等。

此外,国泰基金表示,后市在流动性偏宽、经济走弱的背景下,市场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短期市场结构分化明显,各板块之间相关系数已经接近历史低位。结构分化明显也意味着市场系统性风险较低。大小盘风格上,根据超额流动性指标,下半年依然以中小盘风格为主。

市场风险点在估值、疫情等

究竟市场风险点在何方?黄金赛道估值过高、疫情、全球宽松政策退出等因素都是市场风险点。

骆帅认为从股权风险溢价出发,股票市场整体的性价比是不低的,系统性的风险不大,即使出现也有很多的政策手段可以对冲。结构性的潜在利空主要是部分热门板块交易非常拥挤,尽管长期空间大,但短期存在一定的回撤风险。潜在的利好包括疫情得到控制后国内需求的尽快复苏,以及财政和新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发力。

束金伟认为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还是在于疫情,即可能是利好因素,也可能是利空因素。利好主要表现在:如果病毒的变异导致疫情的反复无常,美国的服务业就业修复缓慢低于预期,美联储Taper延后,全球流动性总体继续宽松,与此同时,疫情影响下,海外制造业份额受制于产能被压缩,而国内制造业则可能进一步扩张,流动性环境和经济基本面对A股市场都更为有利。

而杨喆表示,市场风险来自于第一高增长领域的共识度过高,情绪化资金流入达到极致,容易出现反转,导致高波动;第二美欧等经济体进行宽松政策逐步退出带来的风险偏好下降,对A股可能有短期情绪影响。

金鹰基金表示,短期市场的风险点可能更多来自外围,主要是美联储方面的Taper(缩减购债)操作。从回顾2013年的历史经验来看,由于缩减购债预期的释放,美债利率可能会大幅上行,尤其在当下美债利率低至1.3%附近,没有充分反应今年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体的复苏。内外资风险偏好回落,从资金面影响到A股。利好的因素更多来自于,全球经济仍在复苏过程中;国内经济虽有下行,但韧性较强;国内货币和财政政策方面偏积极,不会形成冲击。

郑中华表示,从经济来看,疫情发酵程度仍是影响全球经济恢复的最重要因素,疫情的发酵甚至会再度重新影响全球市场的总体趋势和行业分化特征。从政策来看,全球要风险因素仍为联储TAPER和加息预期,美元加息导致全球流动性缩水仍是影响中国A股的重要因素;国内政策风险在于货币政策与全球货币政策的衔接问题。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增速已经在季度范围内出现下行迹象,且年度范围内的中长期展望亦不乐观,因此国内货币政策如何与全球货币政策进行对接,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素。

“风险主要在于经济超预期下滑,新老产业交接不利。”前海联合基金研究部负责人王静认为。

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也表示,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宏观短周期的总需求增速回落将会给上市公司带来较大的业绩压力,但流动性的边际改善会有助于减轻权益市场的估值压力。从市场结构层面来看,热点赛道的过度拥挤有可能导致事件驱动型的踩踏,不同风格的切换可能会非常激烈,但市场上仍有相当“便宜”的好资产,可以为投资提供坚实的安全边际。

价值股价值逐渐显现但成长股仍占上风

风险转向尚待观察

成长股还能占据上风么?南方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董事、基金经理骆帅预计,后面一段时间成长风格仍会占主导趋势。当前整个经济周期处于相对中后期,一些信用和价格指标处于高点附近,所以他个人认为和经济周期相关度高的周期板块超额收益可能不太明显,一些和经济周期相关度不高的资产,如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稳健成长类板块,相对更符合市场风格。

“这个风格什么时候可能会逆转或者再均衡?可能需要看到国内可选消费和投资有显著改善,这个时间点可能要等到四季度或者明年一季度。”骆帅表示。

光大保德信基金海外投资部总监詹佳也认为,如果是偏顺周期,和经济总量关系比较大的一类 “价值股”,还是比较难有起色,下半年总体还是成长股比较占优。

同泰基金研究总监杨喆认为,下半年市场的风格会适度均衡,前期调整的行业中,估值回到合理位置、长期增速稳定的行业,会重新有配置机会。更主流的机会还在成长领域,部分成长板块的估值短期过高,不排除会横盘一段时间或者大幅度调整,但不妨碍未来几年的持续高增速。

“短期的极致行情大概率会得到纠偏,但中期风格是否会发生切换,取决于投资者在短暂的情绪释放后,如何理性认知这些板块的或有风险,当然后续政策的变化也是影响预期的重要因素。” 中邮创业基金基金经理吴尚表示。

不过,也有人看到价值股的投资价值。束金伟就表示,拉长时间维度看,价值股其实一直都是有机会的,一是估值处在历史较低位;二是盈利相对稳定,因此长期胜率是很高的。但中短期是否有机会关键还是在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和对风险的容忍度,核心是判断下半年的增量资金主力。

“关于市场风格的转换问题,其实通常都有外部的触发因素作为催化剂,比如本身交易拥挤、流动性收紧、风险事件暴露等,而下半年看,包括美联储Taper在内,确实有一些因素能够触发风格转换,因而价值股投资机会确实要比上半年大。” 束金伟直言。

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也表示,质地优异的股票股价短期的低迷,特别是价格明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个股,从二级市场投资的角度来说,恰恰是长期投资该个股的难得时机,这样的时机值得长期投资者积极把握。

此外,金鹰基金表示,低迷价值股的机会可能更多来自于风格由极端向均衡回归的阶段,板块估值得到修复。后续来看可能不会出现大的市场风格切换。一方面,目前未观察到可以承接科技风格的其他风格板块,白酒等消费板块估值偏贵,盈利增长短期也难以快速消化高估值问题;周期板块表现更多有赖于通胀价格,在全球逐渐走出疫情、国内保供稳价的背景下,后续上游资源品价格走高的空间可能不大。另一方面,在经济回落的背景下,具有弱周期属性的科技风格在业绩增长上可能会具有一些优势。

郑中华也认为,截至目前,低迷价值股的估值水平已经接近历史最低。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认为低迷价值股总体具备绝对收益的特征,亦即虽然未来很难迎接戴维斯双击,但保持估值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者赚取确定性业绩增速的收益仍是可以期待的。对于市场风格而言,个人认为短期内难以转换,主要因为行业间的景气度关系并未发生变化,高端制造业相对于传统行业而言仍具备显著的增速优势,风格转换缺乏基本面支撑。

新能源半导体仍被看好

“热门赛道的持续性主要取决于赛道本身盈利的持续性,目前主流的黄金赛道如新能源、半导体都能看未来10年的投资逻辑,比如新能源是碳中和政策下的核心赛道;半导体则是这轮5G科技周期下的关键赛道,这两个赛道产业趋势、政策支持均具备,持续性较强。”束金伟谈及黄金赛道表示。

束金伟进一步表示,虽然中短期可能会由于估值较贵、筹码拥挤等因素出现波动,但是企业盈利高增长能够快速消化估值,是回调后可以继续关注的板块。因此,基于赛道盈利的持续性考虑,未来看好新能源和5G技术周期下的一些细分赛道,比如:新能源下细分的:光伏、电动车、储能等;技术周期下细分的:半导体、云计算、人工智能、5G应用等。

光大保德信基金海外投资部总监詹佳表示,热门赛道持续性不太可预测,市场有分歧,因此波动也比较高,会集中精力投资一些具有扎实长期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相信二级市场最终会反应企业真实价值。国内外市场在制造端和消费端的创新能力需求和品质提升需求还是比较确定的长趋势,会在这种普遍升级的过程中,找一些好赛道好公司来投资。

吴尚认为,由于投资者结构变化和信息传播效率的提升,行情的演绎时间被大大压缩,类似最近的结构性行情将会时常发生。与股价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基本面变化是相对较慢的,目前比较热门的新能源、半导体等板块,长期趋势是非常好的,对其中的优质公司买入并长期持有一定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但导致短期大幅上涨的还是投资者预期的变化而非行业基本面因素,2019年以来数次极致的结构性行情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见顶回落。

吴尚目前看好两个方向,一是依托中国工程师红利和产业集群优势,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建立海外市场认可度,不断向高质量高附加值品类拓展的品牌类公司。二是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环节,拥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实现突破,打入全球顶级供应链的零部件及设备公司。

郑中华表示,目前的黄金赛道短期存在一定的回调要求和风险,但中长期仍看好其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市场表现。年底之前相对看好的板块包括:第一,前期热门赛道当中PEG相对较低的清洁能源;第二,前期因为原材料成本上升而出现短期利润表承压的高端制造业,再叠加以下半年有最新变化的细分赛道,主要包含消费电子当中的龙头个券;第三,中长期逻辑较强,2022年显著恢复的行业,包含保险、游戏、职业教育等细分板块。

创金合信数字经济基金经理王浩冰表示,TMT、制造、消费均有值得持续关注的方向:第一、信息消费基础设施将受益于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第二、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将是未来3-5年内趋势确定、且同时具有比较大的价值增量的新兴制造领域。第三、线下服务消费尽管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短期有一定压力,但经过本轮供给侧出清后,竞争格局进一步改善,同时数字化程度的提升有助于扩展龙头公司的管理半径。

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也之谈,目前特别的热点赛道,包括新能源产业链、半导体制造以及智能汽车产业链。从长期来看,这些赛道无疑是国家经济发展最具持续性的增量领域。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