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主营业务产品持续高景气 湖北宜化走出亏损泥潭

财经
2021
08/17
20:30
亚设网
分享

三大主营业务产品持续高景气 湖北宜化走出亏损泥潭

三大主营产品迎来上涨周期,湖北宜化成功走出亏损泥潭。

日前,湖北宜化发布(000422.SZ)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93.49亿元,同期增长52.14%,归属净利润为7.26亿元,同期增长367.93%。上半年公司三大主营产品持续景气,磷酸二铵、尿素、聚氯乙烯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8.7%、29.8%、43.3%。

湖北宜化表示,“上半年,公司主导产品产量稳步上升并达四年最好水平,报告期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半年度盈利创历史最好水平。”

东亚前海证券分析师李子卓指出,“随着三者库存持续低位运行、需求不断提高,未来三者仍将有望保持高度景气。”

国金证券分析师王席鑫、孙琦祥、罗雅婷认为,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需求拉动下,未来磷酸铁锂需求增速快,同时带动前驱体磷酸铁需求爆发。

而此前,公司已经明确表示正在研究磷化工产业链的延伸相关工作,磷化工产业链延伸或指日可待。但目前化肥产业仍占据公司营收的半壁江山,磷化工产业链的打造或仍需布局时间。

磷化工产业有多远

湖北宜化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化肥、化工行业已处于成熟期,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重要的发展战略是转型升级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三大传统产业,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两大新兴产业。”

根据湖北宜化的规划,公司计划2021年生产化肥250万吨、化工产品18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对比去年生产水平,2020年公司实现化肥生产261万吨、化工产品生产173万吨,公司对化工板块的关注也可见一斑。

湖北宜化也进一步指出,2021年,公司将进一步继续聚焦主业,剥离辅业,加速处置闲置及不良资产,并积极推进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

为进一步优化公司产业布局,子公司湖北宜化肥业有限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其持有的雷波县华瑞矿业有限公司18.5%的股权。为改善全资子公司湖南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公司以债转股的方式完成了对湖南宜化增资3.7亿元,为下一步处置其资产,减轻公司经营负担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风口拉动,磷化工有望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此前,湖北宜化已经明确表示,正在研究磷化工产业链的延伸相关工作。

李子卓分析称,湖北宜化自有磷矿为其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其具备磷矿石储量1.3亿吨、产能30万吨,并有望在年底新增150万吨采矿权。

在李子卓看来,磷化工产业极具发展前景,一方面,受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影响,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产品备受市场关注。另一方面,在农业需求持续旺盛的背景下,草甘膦价格上升,行业前景广阔。

国金证券分析师王席鑫、孙琦祥、罗雅婷也认为,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需求拉动下,未来磷酸铁锂需求增速快,同时带动前驱体磷酸铁需求爆发。磷酸铁成本占比中磷源占比约40%,来源包括工业级磷酸一铵或精制磷酸。

但目前来看,湖北宜化的磷化工产业链仍待升级。公司2020年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要产品分别为尿素、磷酸二铵、聚氯乙烯,分别占总营收比重的34.08%、32.32%、13.84%。而与磷化工产业链相关的磷酸二铵,只是重要的高浓度氮磷复合肥料,可用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及果树的基肥,也可作为追肥,对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公司半年报显示,磷酸二铵营收为19.96亿元,占比达21.35%。

国金证券分析师王席鑫、孙琦祥、罗雅婷认为,农化方面,在下游高景气影响下,磷肥、磷矿石等农化产品景气或将持续向上。

对比来看,湖北宜化与云天化(600096.SH)、司尔特(002538.SZ)同处化肥行业板块。截至8月17日,湖北宜化的市值110.3亿元,位于行业第7;云天化为325.2亿,位于第3;司尔特为66.85亿,位于行业第13。

新能源发展背景下,磷化工产业链的打造或将成为行业追逐热点,在此领域湖北宜化仍有提升空间。云天化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商品粮食营收为119.94亿元,占总收入的38.78%,磷酸二铵为47.39亿元,占比为15.32%。此外,尿素、磷酸一铵分别占比5.71%、5.38%。司尔特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三元复合肥营收为10.15亿元,占总收入的47.18%,磷酸一铵营收为7.88亿元,占比36.62%。

氯碱产品或成主力?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宜化半年报显示,公司氯碱产品(主要包括聚氯乙烯、烧碱)上半年营收为33.08亿元,占总营收的35.38%。

湖北宜化表示,“聚氯乙烯、烧碱装置的盈利水平目前居于国内同行业中上游水平。”

对于烧碱市场,国金证券分析师王席鑫、孙琦祥、罗雅婷指出,由于供需改善,行业库存低位,目前烧碱是低估值的景气周期产品。

而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电子电气以及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当前,其市场反应较为良好。数据显示,去年二季度之后,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国内经济逐步复苏,PVC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涨幅超过43%,不断刷新近几年的历史高位。

目前,公司子公司青海宜化和内蒙宜化结合市场需求生产氯碱产品,在销售淡季正常生产。两子公司开工率、电力、电石等主要原燃材料单耗值指标一直处于行业前列。内蒙宜化位于乌海市,青海宜化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两地氯碱产品的主要生产成本—电力价格优势明显。

申港证券分析师曹旭特认为,在碳中和背景下,原料电石价格有望高位运行,叠加行业本身供需格局的改善,PVC价格仍然易涨难跌。湖北宜化主要采取电石法生产PVC,内蒙古宜化具备年产60万吨的电石产能,青海宜化具备年产45万吨的电石产能。相对于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材料的乙炔、乙烯气法,电石法生产成本较为低廉。

PVC主要生产原料以电石为主。今年3月,内蒙古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文件,该文件的落地引发内蒙古地区能耗双控政策趋严。申港证券分析师曹旭特认为,由于内蒙古电石产量位居首位,并且外销电石比例相对较大,限产导致国内电石价格持续上涨,对PVC成本支撑增强。

除受政策背景影响,产品也面临供求偏紧。2016至2020年,PVC年均新增产能100万吨左右,产能增速不到5%,相对于其他通用树脂的产能投放高峰而言,供应压力较小。2021年,PVC粉有220万吨装置计划投产,其中大沽(80万吨)属于产能置换,实际投放的产能100万吨附近,与过去几年基本持平。

而下游需求依旧强劲,国内PVC下游制品可分为硬质品和软制品,其中硬制品与房地产密切相关,考虑到管材、型材等需求一般滞后房地产新开工数据3至6个月,基建对于PVC的刚性需求仍在。另外,PVC铺地制品出口增速较快。2021年1-6月PVC铺地制品累计出口265万吨,增幅达26%。申港证券分析师曹旭特认为,未来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认可,PVC板材在下游制品中所占比重预计还将进一步提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