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电影 上半场“凉凉” 有电影票房仅数千元

财经
2021
08/18
08:35
亚设网
分享

作者: 刘晓颖

[ 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7月份上映的48部电影中,有25部票房收入不足50万元,数量占比超过52%。 ]

在疫情的影响下,今年的暑期档依旧冷清。

灯塔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7月票房仅为32.28亿元。暑期档一般是7月到8月,这份上半场的成绩单明显逊色于近年数据:2019年暑期档同期的票房为57.56亿元,2018年暑期档同期则为69.64亿元,2017年暑期档同期也有50.50亿元。

纵观今年暑期档的票房格局,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明显。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7月份上映的48部电影中,有25部票房收入不足50万元,数量占比超过52%,而排名前三的《中国医生》《1921》《白蛇2:青蛇劫起》票房分别为12.39亿元、4.17亿元和3.44亿元,收入约占7月总票房的62%。

第一财经记者在对灯塔专业版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后发现,在25部票房不足50万元的电影中,有10部为老电影重新上映。除了重映的电影外,其余15部票房未过50万元的电影则以剧情片为主,其次是动画和纪录片。

记者注意到,一些电影的票房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比如,7月9日上映的《芬芳的红杜鹃》票房4110元;7月10日上映的《橙衣天使》票房3080元;7月16日上映的《大树下的守望》票房2948元;7月23日上映的《八义村的半农时代》票房仅2905元。

不难发现,这些低票房的电影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低知名度”、“低曝光率”。在网页进行简单搜索,基本只能在专业影评网站和第三方售票平台等查到相关电影,宣传资料和背景信息等微乎其微,甚至可以算是“查无此片”。

在人们的印象中,疫情前国内的电影市场火爆,动辄出现亿元甚至过十亿元的大电影。但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的电影市场两极分化还是极为严重的,每年上映几百部电影,能入“主流”的不到十分之一,许多都是“炮灰”,而所谓的“炮灰”即票房成绩不理想的电影。

在业内看来,低票房电影在行业内其实算是常见现象。虽然目前中国电影(600977,股吧)非常火热,但每年国产片还是约有80%的投资亏本。

以疫情前的2019年为例,根据第三方平台统计的《2019年国产电影票房最低TOP100》,在2019年国产院线电影市场票房最低的100部电影中,其市场成绩从182元到8.53万元不等,一百部电影加起来的总票房仅为306万元。

而2019年当年全国的电影总票房超过640亿元,相较之下,垫底的百部电影加起来的票房甚至未到当年总票房的一个零头。

据前述人士分析,低票房电影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宣传片”,例如前述的《芬芳的红杜鹃》和《橙衣天使》,主要是为了进行地方、行业或者人物宣传;第二类是影视行业新手用来积累经验的“练手片”;第三类则是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影片,主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类则是希望通过进入院线提高新媒体版权价格,此后可以卖个好价钱。“电影产业两极分化,每年院线电影七八百部,上亿票房的不足十分之一,很多电影可能就是博个名气,然后变身‘网大’在网络渠道分成赚钱。”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