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两大重磅法规即将施行 数据安全技术迎革新 渗透率或向发达国家看齐

财经
2021
08/31
06:33
亚设网
分享

财联社(深圳,记者 付静)讯,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落地,未来我国数据安全技术将迎来变革,网络安全渗透率亦将不断提升。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切入该赛道,而头部互联网公司亦在加速抢滩布局。

两大法规9月1日起施行

2021年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数据安全法是是国家安全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数据安全的专门法律,不仅对国家、企业、个人层面的数据安全做出保障,也将极大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赛迪研究院网络安全所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数据安全法的出台表明国家规范数据行业发展、坚决维护数据安全的决心,行业将迎来春天。”

同日起施行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于今年8月17日正式公布,旨在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及维护网络安全。

此前,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据条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两大政策均涉及到企业层面。数据安全法指出,将推动有关部门、行业组织、科研机构、企业、个人等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数据安全和促进发展的良好环境;条例则提出要建立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并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建设与管理、军民融合、表彰奖励等方面作了相应规定。

数据安全将迎技术革新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落地,产业链相关方将迎来利好。站在产业链角度,网络安全上游包括基础硬件(如芯片、存储设备)、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能力(如算法、引擎);中游包括安全硬件(如防火墙、防病毒产品)、软件(如安全管理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和服务(如安全培训服务);下游应用侧则涵盖了金融、电信、能源、制造及党政等多领域。

三六零(601360.SH)、奇安信-U(688561.SH)、东方通(300379,股吧)(300379.SZ)、绿盟科技(300369,股吧)(300369.SZ)、卫士通(002268,股吧)(002268.SZ)、深信服(300454,股吧)(300454.SZ)、任子行(300311,股吧)(300311.SZ)、启明星辰(002439,股吧)(002439.SZ)、安恒信息(688023.SH)、中孚信息(300659,股吧)(300659.SZ)、数字认证(300579,股吧)(300579.SZ)、北信源(300352,股吧)(300352.SZ)等上市公司均为该赛道玩家,同时互联网头部企业亦在加快抢滩布局网络安全。

专注于网信安全的东方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政策颁布之后,首先会有相配套的解读文件和标准出台,以支撑法律层面的实施;其次数据安全保障工作的进度会加快、力度会提升;最后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会快速展开,预计相关主管部门将推出针对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安全检测评估和数据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及规划。

东方通特别指出了技术方面的展望,“目前国内的数据安全供应商主要是传统网络安全厂商,而数据安全法将为整个数据安全行业带来新的春天,给从事数据相关业务的厂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数据安全的实施离不开技术的提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形成巨大商机,而各大数据安全厂商也将开展新一轮技术革新,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市场商机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网络安全龙头奇安信-U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网络安全产业相关政策频频落地,我们注意到两点趋势,一是这几年客户已经开始不仅仅满足于合规需求,更注重全局规划和体系化建设;二是开始对新场景新应用的安全进行重点布局,比如身份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等。”

网络安全渗透率向发达国家看齐

数据显示,仅2021年上半年,我国共有4751家公司开展网络安全业务,相比上一年增长23.1%。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年度报告》预测,未来三年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23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1358.3亿元。

对此东方通认为,“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5G、数据安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都成为驱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需求旺盛,随着市场规模增加,未来将会造就一大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储备的头部厂家。”

不过,我国网络安全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与国外差距较大。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在近日召开的2021北京网络安全大会上表示,“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距离实现创新能力强、供给质量高、需求释放足、产融合作深、人才队伍专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还任重而道远。”东方通亦向记者指出了几点原因,包括企业的安全意识与投入不足、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待提高、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高端人才供不应求等等。

天风证券此前曾将信息安全列为A股硬科技6大板块28条细分赛道之一,并在研报中表示,顶层政策和事件驱动下,网络安全渗透率将向发达国家看齐。

奇安信-U亦向记者表示,“工信部发布的《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草案中提出了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达10%的目标。10%是一个与发达国家网络安全投入进行横向对比、向发达国家看齐的比例。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预算占比仅为1.84%,还不足美国的1/10,也低于全球3.74%的平均水平。所以我们要加快补短板,否则会成为安全洼地,吸引全球攻击。”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