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SGI新医疗TOP10:此消彼长,行业欣欣向荣,十年黄金发展期谁主沉浮?

财经
2021
09/08
10:34
亚设网
分享

2021年半年报已陆续披露结束。9月8日,和讯SGI新医疗TOP10榜单发布,几家新面孔进入视野。与此同时,新医疗TOP10企业还霸榜“和讯SGI指数TOP30”。

和讯SGI新医疗TOP10:此消彼长,行业欣欣向荣,十年黄金发展期谁主沉浮?


艾德生物(300685,股吧)、普门科技首次上榜,东方生物、圣湘生物相比于上个季度名次均有下滑,此长彼消。引起注意的是,化学原料药企键凯科技首次冲进榜单前三。

键凯科技主要从事医用药用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研发、生产与销售,广泛应用于制药行业及医疗器械制造业。与普通医用药用聚乙二醇相比,医用药用聚乙二醇衍生物是下游原料药及聚乙二醇凝胶类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制备中的重要材料。而医药制造及医疗器械行业的高成长性,作为上游端企业受益于此也是在情理之中。

另外,首次进榜的还有眼科“黑马”爱博医疗,在带量采购下,公司产销提高,销售收入大幅提升,使公司进入总榜第13名。

除此而外,医用成像器械公司海泰新光回归再入新医疗榜单前十,并且在总榜排名跃升为第五,主要系报告期公司荧光内窥镜国产替代加速,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提升。

和讯SGI新医疗TOP10:此消彼长,行业欣欣向荣,十年黄金发展期谁主沉浮?


从行业领域来看,新医疗TOP10以医疗器械企业为主,其中又以体外诊断公司占据多数,也是榜单中最活跃的行业细分领域。

和讯SGI新医疗TOP10:此消彼长,行业欣欣向荣,十年黄金发展期谁主沉浮?


SGI梳理财报数据发现,新医疗TOP10企业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净利率普遍较高;毛利率均值在70%左右,净利率均值也在40%上下。其中,键凯科技、艾德生物、东方生物、爱博医疗以及圣湘生物都是榜单中的佼佼者。但ROE普遍较低,除了东方生物。

体外诊断(IVD)作为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细分领域,早已是一个庞大的市场,疫情催生行业扩容。回看国内体外诊断市场,疫情期间市场规模攀升至上千亿,随着体外诊断需求爆发,带动相关公司业绩向好,并延续至2021年上半年。

东方生物因新冠检测试剂销量大增,业绩实现500%的增长,公司上半年ROE一跃起飞逾破天际。艾德生物检测试剂同比增长35.08%,检测服务同比增长87.02%;公司深耕肿瘤分子诊断,正处于上升期。而国内肿瘤分子诊断竞争较为分散、集中度低,国外巨头没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行业未来是一片蓝海,公司已是成熟的PCR,未来会更受资本市场青睐。

除了高毛利、高频次的行业特征,后疫情时代中国医疗新基建提供的机遇,也给行业发展按上加速器。随着疫情的变化,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仍不间断。

据行业观察,未来十年将是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黄金期。对于企业而言,欲乘东风扶摇直上,当需加强自身建设。

和讯SGI新医疗TOP10:此消彼长,行业欣欣向荣,十年黄金发展期谁主沉浮?


据SGI观察,新医疗TOP10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周转平均值为58天。其中,海泰新光、心脉医疗(688016,股吧)、乐普医疗(300003,股吧)、爱博医疗、圣湘生物收现比超30%。或因政府补助,或因市场需求产销提高,又或以带量采购扩大市场规模。总之,2021年上半年公司运营表现普遍不错。不过,艾德生物资金周转效率需进一步提升;普门科技规模较小,还有进步空间。

迈瑞医疗(300760,股吧)依旧稳坐新医疗TOP10头把交椅,与其自身相比,公司2021上半年SGI指数评分超越2019年度,与2020年度持平,迈瑞作为医疗器械行业龙头,综合实力有目共睹。此外,迈瑞收购了化学发光上游公司,更是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运营能力。据公司公告,公司收购全球知名IVD原料供应商Hytest,后者专注于为全球体外诊断试剂工业供应包括单抗、多抗、抗原、血清和血浆等优质免疫学原料。

据统计,截至2021年7月,A股市场IVD概念股多达57只,免疫、POCT、分子诊断等最受资本关注。然而当前国内IVD产业,国产产品市场份额占比虽大,但外国公司几乎垄断各细分领域的高端技术。对国内相关企业而言,研发难度依然较大。

和讯SGI新医疗TOP10:此消彼长,行业欣欣向荣,十年黄金发展期谁主沉浮?


据SGI观察,新医疗TOP10企业BVD创新指数均值为67,研发投入均值在11%左右。企业创新能力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医疗器械的开发需要较多的资本,并且研发周期较长,这对企业形成一定考验,在大比例投入的同时,还要承担商业化风险。

另外,有分析认为,体外诊断集采常态化大势所趋,各细分领域将逐步展开深入,未来,新医疗TOP10各位玩家谁将一退再退,谁又将驰骋,我们会持续观察。

但我们也要看到的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充满机遇、规模庞大且还在不断增长。对于医疗器械厂商而言,首先需认真思考自身的市场定位,是否有能力以量取胜?还是专注于开发不易被商品化的高附加值产品?若策略得当,将赢得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广阔机遇。

和讯SGI新医疗TOP10:此消彼长,行业欣欣向荣,十年黄金发展期谁主沉浮?


(刘海美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