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不是培训商家跑路的理由

财经
2021
09/09
08:35
亚设网
分享

“双减”不是培训商家跑路的理由

【市场敏感】

预付销售金额必须托管于银行,保证预付资金不被卷走或者滥用。

魏敏

因为“双减”政策的影响,K12(基础教育)市场正在经历巨变,一些无法转型,或者觉得转型去素质教育、留学教育、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等赛道(K30,成人、职业教育)过为拥挤的投资人或者商家,直接选择了闭店另谋出路也在情理之中。除了要做好家长们未消费课时的善后,以及协助员工再就业,按说不会影响到客户头上。但是现实似乎有点不一样,最近部分培训商家直接选择闭店跑路的新闻在各地频发,最为恶劣的是,这些培训机构的管理层事先不漏口风,跑路前一天还在要求课程顾问动员家长续费,第二天多个连锁校区直接统一关门,家长惊慌失措,仓促维权。尤其是前一天刚刚选择大额续费的家长心情,不难想象。这其中不乏一些在当地非常知名的老牌少儿培训机构,教育行业从业者的道德底线如此被轻易击穿,不禁令人怀疑其初心。舆论发酵后,已经跑路的商家往往用一纸云淡风轻的公告来“稳住”家长,如何退费或者为何关门前一天还在要求客户续费,里面只字不提,却将所有责任推到“双减”政策头上,天下显然没有这个道理。

因为监管政策管到的只是合规层面,道德层面的缺失那是老板自己的事情。即便没有双减出台,过去与将来,这个行业每年都会有人经营不善,选择跑路。跑路的老板要知道后面有这个政策,可能也会提前若干年写进公告里去,来为自己的“缺德”寻找尽可能多的理由。面对这一令人烦扰的闹心事,很显然,家长首先会想到去寻求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帮助,其中例如跑路之前编造优惠来大肆圈钱的行为,是否已经违法,涉嫌诈骗,司法部门应给出解释。即便不属于公诉的范围,家长们自然也可以联合起来通过自诉来主张权利,拿回损失。但更为要紧的是,消费者要学会如何从源头去预防这一事件的发生,不给这些黑心商家得逞的机会。

通常来看,教育培训行业一般是预付费形式的收费,而消费者在预付费之后,是否还享有根据经营者的履约情况来进行调整或者救济的机会,实际上不得而知,处境也已经很被动。同时因为预付式消费的持续性和长期性,消费者对于经营者未来是否会正确履行消费合同并不知情。掏钱的那一刻开始,消费者实质上已经处于异常弱势的地位。信息不对称之下,卖方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隐瞒真实信息或者编造虚假信息为自己牟利,跑路的道德风险高企。虽然从形式上看,预付式消费是消费者与经营者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结果,但经营者可借此无偿吸收和占用一部分社会资金,而且基本上都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公允地去看,上海等地的教育部门,也早在数年前便已对培训行业的收费给消费者发出风险提示,消费者预付费不应超过三个月,以避免消费者预付资金的风险。但是部分家长还是败在了培训机构课程顾问的“话术”之下,加上“充多少课时能送若干课时”的优惠助攻,往往头脑发热,将监管机构的一再提示抛之脑后,不能不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当然,这也给包括培训行业在内的所有预付费客户,以及相关监管机构提了个醒,可参考其他行业的预付费款项的处理,例如预付销售金额必须托管于银行,保证预付资金不被卷走或者滥用。消费者在经营者店面处消费后,相应的预付款项才转入经营者账户。如果没有消费,则预付款仍在资金托管银行设置的专用账户中,一旦商家出现经营问题,消费者可以向监管机构申请退款。

(作者系上海高校教师)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