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头版刊文:强周期品种还能热多久?走着瞧!

财经
2021
09/15
10:31
亚设网
分享

今年是强周期品种的大热之年,但事情从北京时间本周一晚间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从国内来看,一份未经证实的云南省《关于坚决做好能耗双控有关工作的通知》在网络间疯传。《通知》要求,工业硅、黄磷等多个产业被大幅限产。受此消息影响,有色、煤炭等商品期货夜盘突然全线杀跌。

从国际来看,本周一,近期表现格外强劲的伦敦铝,13年来首次于盘中触及3000美元/吨,但在逼近历史新高后回落,收盘跌幅超1.2%;伦敦铜跌幅也超1.5%,镍、铅、锌等金属的表现也较弱。

周二,国内期货市场黑色系大宗商品开始领跌,焦煤、焦炭跌幅超5%,玻璃、沪铝、沪镍等跌幅皆超4%,纯碱、螺纹钢等跌超3%。股市方面,有色、煤炭、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一时间,“商品牛接近尾声”的声浪响起。然而,事实是否如此还有待一番考量。

本轮商品牛的驱动力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货币宽松、供应链不畅、碳达峰与碳中和,以及长达数年的供给侧改革。随着美联储缩表时间的临近,全球货币宽松格局可能在今年四季度迎来变化。而近期全球主要经济体已开始着手解决海运成本高涨、运力不足等问题。由此可见,前两大驱动力存在减弱的趋势。然而,碳中和的趋势不会变,数年积蓄的供给侧改革成果不会变。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商品牛是在缺少需求的背景下形成的。虽然目前依然缺少需求,但需求增长的预期不但未有变化,甚至还在强化。而这种强化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美国1.2万亿美元基建投资法案可能于9月底获美国国会通过;二是中国的专项债大概率在年内发行完毕。市场预期,这些资金有相当部分会投向基建,从而给商品需求带来一定支撑。

不过,商品价格连番疯涨并非好事。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PPI同比上涨9.5%,而CPI同比涨幅回落至0.8%,CPI与PPI剪刀差扩大至8.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消费不振的背景之下,许多企业正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从上市公司半年报数据来看,连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龙头企业都出现了毛利率下滑,金龙鱼等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来自机构的数据显示,中下游的交运、轻工、纺织服装、农林牧渔、公用事业等行业半年报毛利率下滑幅度超过20%。这种趋势可能会在三季报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为了缓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供稳价举措。8月27日,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发布公告称,决定近期开始投放2021年第三批国家储备铜铝锌。此外,国储局还对原油、棉花等物资进行了投放。市场甚至还传出一些其他的调控预期。然而,在需求并不是太旺的背景下进行价格调控,更多的并不是供需层面的技术问题,而是经济层面的取舍问题。

市场观点

发改委要求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 专家认为“煤飞色舞”行情进入尾声

中金:大宗商品供应再起波澜 或难成趋势


股市机会

“煤飞色舞”刷屏 周期龙头集体狂奔!低估值高增长潜力股出炉(名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