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的补习班

财经
2021
09/24
06:32
亚设网
分享

我们村里的补习班

【燕语东西】

校方还说“华裔妈妈是鸡娃界的中流砥柱”,这个说法我第一次听到,不禁莞尔。

筱燕

多伦多地广人稀,建筑低矮,人们着装随意,一派乡土风范,不像国内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高楼林立、满街都是武装到牙齿的俊男靓女,所以有华裔同胞称之为“多村”。

九月开学季,村里的神兽纷纷归笼,华裔妈妈们松了一口气。孩子们盼开学,盼着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一起疯玩。这里的小学没有课本,很少布置作业,下午三点就放学了,也有妈妈表示担心:玩来玩去,什么也没学到,学业可怎么办?!

我没有这样的担心。对于加拿大的教育理念,我是认同的,小学不玩什么时候玩?知识每分钟都在老化,我不看重全A成绩,我看重的是培养学习兴趣、找到学习方法。

按国内一些教育专家的说法,中国教育正在转向,西方教育已实现了转向,即从以知识和教室为中心转向了以孩子为中心、从以教材为中心转向了以学习为中心。教育转向的魅力,我已从女儿身上感受到了。

女儿从国内回到多伦多时,在一间普通的英语公校五年级插班,很快就接受并喜欢上了新学校。她说,喜欢老师对同学的态度,平等而温和。她也想念国内的老师们,但对师长们骨子里的“我是为你好”有些反感。其次,喜欢上课的氛围,可以吃零食、上厕所,可以发表和老师不同的观点,老师不仅不生气,还会特别表扬有自己想法的孩子。第三,班里的同学肤色和族裔各异,但都很友好,上学第一天就带她参观校园,介绍学校各项设施。

对于多村的教育,我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点,家长相对被动。学习主动权基本在孩子手中,这是好事,但家长很难实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业情况,更谈不上与校方配合。第二点,老师水平参差,个别老师的职业操守也不尽如人意。

女儿上学期就遇到了不负责任的法语老师,一堂课只讲十几分钟,其余时间放羊,让孩子们自己写作业,也不回答孩子们的提问。女儿的法语本来就是零基础,这样一来雪上加霜,我只好找法语私教给她补习。

在找私教的过程中,我有了意外的收获,初步了解了多村的补习市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补习班里学霸扎堆,令人惊叹!

有一次,我给一家颇具规模的补习学校打电话,半天没人接线,终于有老师来答话了,说学校六条电话线都不够用,架不住家长们的咨询和报名热情。打开这家学校的官网,随便点开一看,去年该校有25名学生被英美顶级名校录取,其中1个剑桥、2个普林斯顿、3个斯坦福、6个哈佛。除英语和法语等课程外,该校还有各类国际竞赛的辅导课程,其学生曾代表加拿大国家队出战国际计算机奥赛、斩获金牌,还有学生在一万多名参赛者的全球写作比赛中夺冠。

成绩惊艳,其实也符合逻辑。从校方来说,要让家长心甘情愿地掏钱,必须得靠成绩说话,这样才能不断吸引生源、保证正常运营和发展壮大。而另一方面,成绩好的学生更愿意花时间补习,学业优异是他们的自主追求,生源因此有了一定的保障。

其实,因为教育机制和人口规模等原因,多村的补习学校一般规模都不大,很多没有专职老师,来上课的是现职公校或私校老师,包括大学老师。我看到一份小学英语写作班的招生启事,授课老师是本地一家名牌大学教写作的教授,颇有“高射炮打蚊子”之感。

此外,多村的补习班流派纷呈,每家补习机构都有自己的“一招鲜”,而华裔运营的补习班,最大的优势是“华裔妈妈,我们最懂你”。

最终,我给女儿报了一个法语阅读课,老师是法语纯正的老外,提供课程的学校则由华商运营。我很奇怪,课后每次都有作业,这太不加拿大了,直到校方揭露了谜底——“这是我们要求的,我们知道华裔妈妈最喜欢作业”。校方还说“华裔妈妈是鸡娃界的中流砥柱”,这个说法我第一次听到,不禁莞尔。

(作者系旅居加拿大华裔作家)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