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李栩:下一个时代风向标来临 万物互联赛道广阔

财经
2021
10/12
10:31
亚设网
分享

嘉宾介绍:李栩,易方达基金指数投资部研究员,指数投资部研究员,深谙指数市场,对指数有独特的见解和看法。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万物互联将是下一个时代风向标?物联网有何发展逻辑?未来有何重要的具体应用?对此,易方达基金指数投资部研究员李栩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李栩表示,不管从技术手段来看,还是从需求端来看,万物互联都是下一个时代的风向标。物联网赛道投资,整体来说有四大重要的驱动因素,分别体现在:需求、供给、生态和场景。

以下为文字精华:

1、易方达李栩:万物互联将是下一个时代风向标

物联网听起来大家并不陌生,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以及近几年新闻和政策上面有很多关于物联网的话题和词语的出现,我们并不陌生。物联网具体未来会有怎么样发展路径和未来的投资价值?未来物联网会产生怎样不一样的世界?物联网具体投资的是什么?

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在大概20几年的过程当中,物联网的内涵和意义不断的得到扩展和延伸。简而言之,就是把世界上物和物、人与物进行连接,从而进行控制、精准的管理和科学决策。

物联网就是互联网和通信网络的延伸,目的是让万物互联,物联网的诞生是源于人对环境认知存在的短板,通过物联网的技术人类可以快速建立起对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数据化描摹,从而更全面和更宏观的认识外部环境变化的轨迹,这是其比较深刻的哲学内涵,也是它科学的意义。

在2G向4G变迁过程当中,这种能力始终是求而不得的,一方面受限于连接能力无法支撑终端设备大量的接入,另一方面探知外部环境感知通信模组或设备未能实现规模的量产,也就是设备对外界感知是不足的。随着5G网络的发展,明确加速了整体物联网发展的速度,通过庞大的连接支持能力,物联网得以切入城市管理、公共事业,包括交通、制造、能源等细分的产业,融合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之后,物联网更加能够实现连接端数据与垂直应用解决方案之间的交互。

我们刚才简单介绍了物联网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去发展物联网,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对于国家而言,物联网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发现整个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的变革,比如说半导体、云计算,物联网也是很关键的技术。

这几天比较火热的概念就是元宇宙,背后也需要很多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比如有物联网的技术、云计算的技术、人工智能的技术,包括VR、AR的设备,包括区块链的技术共同做一个相应的支持和支撑,从而达到终极的概念。

整体来说,整个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重要的一个突破方向,它其实蕴含很大的增长潜能,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以我们看到2020年以来,整个高层对于新基建给予了高度关注,其中物联网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十四五”规划也正是将物联网列为7个数字经济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可见物联网整体来说,无论从技术手段,还是战略发展意义都是比较高的。物联网可能成为未来综合国力竞争很关键的技术手段和重要的发展产业。

对于企业物联网可以感什么?物联网有固有的商业逻辑,它可以助力降本增效,重塑企业的商业模式、产业模式。物联网一方面能够大幅降低设备个别运算和数据储存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把物体转化为有关该物体的信息源,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创造区别于产品和服务的新方式,以及能够自主管理全新价值源的东西,使得制造业领域不仅限于产品和服务,而是通过使用这些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有意义的信息和数据,颠覆以往对商业价值简单的定义和框架,这是对于企业而言商业逻辑上的改变,这就是我们总结下来物联网发展的意义,在国家战略发展意义上,以及在企业发展的意义上,物联网都具有更多的、更新的逻辑。

第三点,我们再看一下物联网发展的历程,物联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我们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我们知道物联网是很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下处于怎么样一个时点,我们现在看一下。整个物联网刚才介绍了上世纪90年代就被提出来了,直到近几年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步的奠基之下,互联网逐渐在很多领域开始落地。

产业发展来说,第一阶段是1998年到2008年PC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实现了计算机和计算机的相互连接,其实就在短短的不到10年之间。第二个阶段是2009年到2014年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等移动端的设备成为传播的载体,使得连接的兑现变成了从和计算机的互联,变成人与人的互联。第三个阶段2015年之后PC和手机出货量增速开始减缓,标志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移动互联网发展也慢慢进入了一个顶部的区域,同时基于网络通信质量不断提升,传输量、传输速度和联网成本的下降,不管从技术手段来看,还是从需求端来看,万物互联都是下一个时代的风向标。

2、易方达李栩:物联网赛道投资的四大驱动因素

近几年我们看到物联网首先与传统的产业融合是最先落地的,其中不乏大量人工智能的技术参与和支持,所以我们看去年年底到现在有一个词语叫做AIOT,这个词就非常的火热,尤其是在6月份华为鸿蒙系统发布之后,整个AIOT概念主题相关的领域和细分的行业都展现了很好的主题投资结果,整体收益率从市场关注度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当下AIOT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的投资方向。

接下来我们就从几个逻辑、方向看一下物联网赛道投资的几大重要的驱动因素,什么样的方面和角度、维度共同驱使物联网投资价值的发展,物联网投资大家对它的参与性。2020年我们可以看下来,整个物联网连接数正式超过了非物联网的连接数,叠加疫情促使消费者和企业加速拥抱AIOT,整个AIOT包括物联网发展迎来黄金的时代,这也是很重要的标志。AIOT就是智慧的物联网,广义上是指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及其在这实际当中的应用,在物联网当中加入人工智能的技术,利用物联网产生并收集到海量数据的储存、存储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加强人与物品的交互体验,从而去实现万物的智联化。

刚才也提到了物联网赛道投资驱动因素究竟是什么?背后有什么样的投资逻辑?这里再进行一个简单的研究分享,我们研究下来物联网赛道投资,整体来说有四大重要的驱动因素,分别体现在:需求、供给、生态和场景。接下来让我们分别对这几个因素做一个详细的观察,看企业的投资具体逻辑:

首先,需求层面,我们根据海外咨询公司可以发现,整体的物联网的终端是需求很旺盛爆发的阶段,根据海外咨询公司的预测,截止到2025年全球将有252亿部物联网设备,传输数据量也达到很高的水准。在2018年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复合增长率的预期增速是15.6%,带动物联网连接数据流量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8.7%,我们可以看到整体物联网的发展速度和它整体带动的流量复合增长速度都是非常快的,这也是因为下游整体终端需求旺盛的发展而带来在数据层面上的体现。我们知道数据的发展和海量数据的积累,也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处理迭代发展的空间。越多的数据积累下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的迭代,可能未来发展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其次,供给和生态、场景。这要放在整个物联网产业链维度去理解我们就知道每一部分具体的投资逻辑,所以在介绍这三个驱动因素之前,我们先看一下物联网整体的产业链是怎么样的,其实这几个逻辑分别对应物联网产业链的几环,所以我们可以看下来现在物联网赛道投资可能是全赛道的投资,不拘泥于我简简单单对场景的投资,也不简单是对生态的投资,它可能涉及在整个物联网产业链的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包括最后的应用端,其实在每一个层面都有相应的投资机会,这也是我们这个指数的优点。物联网主题指数也是涵盖了整个物联网产业链方方面面,是涵盖全赛道的投资机会。我们正在发行的物联网50ETF也是跟踪全赛道投资的指数,我们在未来可以看到整体比较全面的投资,可能我们去参与它更能够分享整个行业赛道共同成长的发展红利。

回到物联网产业链的介绍,其实整个物联网产业大体分为四个层次: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

感知层就是物联网的底层,利用各类的技术实现对物理事件的感知、识别和控制,是物联网应用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去感知、识别这个世界的环境数据,并且去控制它,这是感知层需要去做的事情,我们才能进行后续一系列处理和应用,所以它是物联网底层的技术。然后就是传输层,基于通信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互,让我们知道终端设备通过感知之后,需要把数据交互出来,交互到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需要传输层、网络层的参与。接下来是平台层,要实现终端和资产的管控一体化的服务,包括连接管理平台、设备管理平台、应用使用平台、业务分析平台,是整个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核心。我们知道感知层对世界的环境进行感知采集数据,通过传输层和网络层传输到这个平台进行统一的处理和解决。应用层最后就是面向各行各业,实际通过提供终端的服务,如物流、交通、安防、能源、医疗等等,丰富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是物联网产业整体的构建,四层架构。

我们看到刚才提到的供给,就是在感知层半导体芯片短缺比较严重,带来整体价格的保障,这块我们看到在感知层很多半导体的设备公司,比如生产在终端很重要的芯片,例如MCU、SOC芯片的厂商,在上半年由于缺芯带来价格上涨和产能利用率的高起,整体带来业务的爆发,所以产生不错的投资回报,供给端我们可以看到对应就是感知层上的投资机会。

第二是在生态上面,我们刚才提到鸿蒙推出加速了物联网生态的构建,在今年的6月份华为鸿蒙操作系统也正是面向消费者发布,鸿蒙OS是一套面向手机和物联网设备的操作系统,其中面向物联网设备的部分开源的开放有助于不同的品牌通过鸿蒙进行生态的整合,其中是什么逻辑?我们可以看到物联网终端应用其实是呈现高度碎片化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物体都是比较碎片化了,很难统一的整合起来,我们经常用物联网的终端设备,我发现还没有形成一张网,比如我们过去用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的电冰箱、智能的洗衣机,就拿智能家居来说,包括智能的音箱,我们发现每一个产品都有一个APP,我们要下一套发现要装5、6个APP分别控制产品,其实没有形成很好的网状的结构,仅仅是一个APP单独的点对点连接。其实这是由于物联网整个高度碎片化的特征带来的问题,但是通过统一的平台层发展,顶层的操作系统包括平台解决方案处理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真正可以通过一个APP、一个操作系统把所有的终端设备进行连接,使它们可以相互的协作,相互的改变整体的环境,达到相互配合、相互融合、相互协作的目的,这就是平台层发展对整体物联网产业发展重要驱动逻辑。

最后就是我们的场景,我们发现近几年应用场景也得到蓬勃的发展,比如说车联网,你可以看到整个特斯拉引领了电动车的风潮,这几年也带来汽车智能化和联网率的提升,目前来看整个电动汽车基本上都配备了可以接入运营商网络通信的模组,部分的高端燃油车其实也在跟进,接入运营商网络后,车主可以在中控屏上实现导航和看视频、浏览网页的功能,各地目前都在积极的在试点C—V2X系统,从而提升整个安全驾驶的等级,未来可能会实现车和路协同的协作,在未来真正实现L5等级自动驾驶提供相应的基础。

接下来还有在工业上的主要应用,就是在工业互联网上的应用,指的是在一个工厂里,从单个机器到生产线再到整个工厂通过联网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交互、智能的决策、提出优化的建议,进而助力企业提升全流程的生产效率,去降本增效,其中园区内网络的部署可能是第一步,基于5G网络工业网关、工业路由器,包括高清视讯的系统、边缘计算的设备正在逐步去构建又一个5G专网,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物联网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参与。

看下来,未来物联网的连接数随着场景的发展、迭代和展开,至少是千亿级别,是超越手机空间更广阔的市场,全球60亿的人口量级按照人均2部手机,也就是百亿级的存量市场,十亿级别的增量市场,每个人在衣食住行各类场景所接触的需要物联网的载体人均基本上可以达到5到10亿,其实是千亿级别的存量市场,并有望带来百亿级别的增量市场,所以我们看下来整体物联网的连接数,包括人均可以使用的物联网载体是远远手机不能打造的数量级,所以这个市场在未来会具有更广阔的投资价值。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