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多点散发疫情,精准防疫原则不能丢

财经
2021
11/01
06:34
亚设网
分享

■ 社论

越是在疫情防控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越不能自乱阵脚,越要体现“措施精细”,这是前期防疫留给我们的重要经验。

最近,全国多点散发的新一轮疫情牵动人心。为此,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0月28日至30日在甘肃省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完善扁平化的指挥体系,态度坚决、措施精细、处置高效,一鼓作气打赢聚集性疫情歼灭战。

针对本轮疫情,日前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也指出,当前社区防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键就在于要落实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各项综合的防控措施,要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工作要求,也要做到从实从快从准从严。

目前,本轮疫情已波及十余个省份,加上眼下全国气温转冷,周边国家的疫情流行加剧,对这轮多点散发疫情的防控挑战不可低估,各方防疫神经必须迅速紧绷起来。

从目前的应对来看,有着常态化防控机制保障和前期经验参照,当前全国疫情防控整体平稳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但正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所指出的,本轮疫情确实暴露出一些地方存在思想上松懈麻痹、常态化防控应急准备不足、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薄弱环节。

多个地方的疫情防控状况,也因此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成为了全国焦点。有的因为防疫中的民生保障问题引发关切,有的因为想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防控压力,将本地户籍居民的健康码统一变更为“黄码”,还有地方将红绿灯统一调整至红灯。

事实上,这些地方因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没有大城市高,在防疫资源、经验等方面,往往面临更大的压力。一些做法因此可能会与社会期许形成落差,也并非完全不能理解。但面对当前的多点散发疫情,个别地方“一刀切”的做法,与科学、精准原则相抵牾,也应引起警惕。至少从部分地方的防疫表现来看,“快”应该是做到了,“实”和“严”还有待考验,“准”则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越是在疫情防控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越不能自乱阵脚,越要体现“措施精细”,这是前期防疫留给我们的重要经验。且随着防疫战线的持续拉长,着眼于精准防控的社区防控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已成为一种防疫常识。

像当前多数地方的风险区域划分,已能精确到街道、社区甚至楼栋,便为此作出了积极示范。其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确保疫情防控“从实从快从严”的同时,也能保障“从准”,最终实现防疫效果最大化,也能最大程度降低社会的防疫成本。

常态化防控视野下,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必须体现在具体的防疫措施中,也离不开常态化防控思维和机制的时时在线与完善。在某种程度上说,本轮多点散发疫情所检验的,正是某些地方的常态化防控成色。个别地方暴露的薄弱环节,应让更多地方举一反三,引以为戒,真正把防疫准备做得更充分一些,把防疫措施做得更精细化一些。

多点散发疫情袭来,为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当前的确需要各方一鼓作气,“态度坚决,处置高效”地打一场疫情歼灭战。而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精准的防控原则至关重要。这关乎我们的防疫成本,关乎全社会抗疫合力的凝聚和抗疫持久力,而最终关乎的是防疫的成败。

就拿社区防控来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再次重申:科学精准划定社区防控区域,避免因防控区域过小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也防范划定区域过大导致相应的处置力量不足。这样的明确要求,各地都当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

(董云龙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