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这么热 顶尖科学家们看到哪些产业的“火花”?

财经
2021
11/03
08:32
亚设网
分享

11月2日,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进入第2天。今天,“最强大脑”们将热议哪些前沿技术,激发哪些产业火花?

上证报记者在众多论坛中为大家找了个当前最时髦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双碳治理论坛。

“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已成为时下最热的话题。如何科学减碳、减排与碳循环,用科技开启“净零”未来,成为顶尖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在双碳治理论坛上,科学家们分别从科技、地球、海洋、经济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记者还遇到了一位眼熟的科学家——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

朱棣文教授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曾担任美国能源部部长,最近几年他一直在参与研发新能源电池。他认为,人类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气温上升,可能会上升2-3摄氏度,这将带来一系列挑战,解决的主要途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目前,温室气体绝大多数来自化工行业,发展清洁能源是最好的方法。好消息是清洁能源正在快速发展,10到20年我们将能使用更多的清洁电能,希望今后能达到60%的比例。

不过,清洁能源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尤其是电网和能源的分配,需要对输变电进行改进,如特高压、超高压;另一个方面是储电受到限制。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周成虎认为,化工材料推进了经济现代化,但人类活动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将全球平均温度控制在上升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他指出,为减少碳排放,中国正在打造一个碳汇生态系统,包括对作物的合理施肥、加强对畜牧业碳排放、扩大植树造林;对物理碳汇进行管理,如草原的管理;用生态工程的方式进行碳汇,如加大城市绿化;利用生物捕捉二氧化碳技术等。

2015年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杨培东教授研发了基于纳米颗粒的太阳能电池,和被称为“液体阳光”的人工光合作用装置。他展示了天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认为埋在地下的石油和煤炭等化学能源,其实也是亿万年前自然光合的产物。如果人类能模拟光合作用,使用二氧化碳的催化剂和纳米材料技术,对水进行分离,就能产生无穷的清洁能源。杨培东教授还向大家展示了“液体阳光”产生再生能源的过程。

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焦念志从海洋角度出发,分析了如何通过海洋减少碳排放,甚至可以负碳排放。海洋有巨大的潜能,目前有四分之一的碳会通过河流进入海洋,海洋生物本身也会产生碳。他建议,可以建立综合海洋、陆地统筹系统来减少碳排放,做到负排放,如进行大规模的海洋养殖,是很有效的方式。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拉尔斯·彼得·汉森一直致力于绿色金融与经济研究,他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后果与经济政策,尤其是气候变化的地球科学和经济不确定性对市场的影响,气候变化与全球经济增长等。在他看来,应该达成共识,推出智慧的、慎重的政策,代表积极的、前进的方向,能达到最优化的结果,虽然要真正达到双碳目标有很大困难,但采取行动总比等待要好。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刘科近20年来一直在从事新能源的研究,他分享了很多细分新能源项目的发展前景,如风能、太阳能的储能,氢气新能源的利弊。他认为,液体仍是人类用作燃料、储能、交通的首选,并指出插入式混合动力车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把煤经济转化为绿色能源经济是重要的方式。

在圆桌论坛中,顶尖科学家们就不同领域科技如何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机制加强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协作等问题进行讨论。大家认为,科技是解决双碳问题的主要途径,绿色低碳是必然的能源转型方向,随着低碳能源的布局推进,先进的低碳科技与数字化技术是成功转型的坚实保障。科学家同时呼吁,科技界、政府部门和国家组织等加强行业和跨界合作,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真正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