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 | 芜湖,赶上了“末班车”

财经
2021
11/03
08:38
亚设网
分享

图片来源:芜湖发布

#关注

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来了

11月3日,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将正式开通运营。据“芜湖发布”消息,当日11时开始,市民即可进站购票乘车,体验到全国首个全自动运行跨座式单轨的安全、美观、环保、便利、舒适。这也标志芜湖即将正式跨入轨道交通时代。

2016年,芜湖轨道交通项目一期工程获国务院批准,芜湖成为全国第40个获批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在历经长达两年多的制式比选,在全面分析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等多种制式的经济技术参数后,芜湖确定轨道交通制式为跨座式单轨,要建成全国首个以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为主干线路的城市轨道交通网。

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是芜湖市城市建设发展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是财政部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也是安徽省迄今为止单体最大的PPP项目。

有分析指出,芜湖市南北距离40余公里,是典型的沿江带状城市形态,修建轻轨不仅能缓解局面交通压力,缩短城市组团之间的距离,还能促进要素快速流动,助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继而完善城市功能,让芜湖更好地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解读:今年上半年,河南洛阳、浙江绍兴先后开通地铁,芜湖也终于进入了单轨开通倒计时阶段。国家发改委网站资料显示,自2016年芜湖、绍兴、洛阳拿到城轨交通建设“入场券”之后,至今没有新发布任何一个城市首轮城轨交通获批的信息。

就在日前,《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报道,“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细化城轨审批条件,不受理不具备条件的城市和一般地级市的首轮建设规划;同时规定开通运营三年后客流不达标的,不能上报新一轮建设规划。可以说,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门槛提高、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芜湖是一个赶上“末班车”的幸运儿。

值得注意的是,芜湖轨道交通建设没有选择地铁,而是采用全新的轻型跨座式单轨系统。在相关领域专家看来,轨道交通制式的选择主要与城市人口和长期客流量,即未来预测客流有关。跨座式单轨造价低,每公里造价在1亿元左右,与地铁相比“划算”很多。

同时,跨座式单轨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80公里,运能运量适用于城区人口100至300万的城市骨干线路需求。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止2020年11月芜湖常住人口为364.4万人。

#动向

国家发改委:推动大城市加快发展老年助餐、居家照护服务

国家发改委11月2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公共服务机构、便民服务设施、商业服务网点辐射所有城乡社区,推进社区物业延伸发展基础性、嵌入式服务。推动大城市加快发展老年助餐、居家照护服务,力争五年内逐步覆盖80%以上社区。支持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托育服务设施。推动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统筹城市生活服务网点建设改造,扩大网点规模,完善网点布局、业态结构和服务功能。

国家级经开区新考核评价办法出炉:对外开放权重达30%

商务部11月2日消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2021年版)》已于近日印发,当中按照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统筹协调和发展质量设置五大类一级指标,30项二级指标。其中,“对外开放”一级指标包括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进出口总额以及相关占比、增速等7项二级指标,赋予30%权重,主要评价国家级经开区利用外资、对外贸易等方面情况,引导国家级经开区积极发挥开放平台作用,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深圳72项目列入“紫线”规划修编

深圳特区报11月1日消息,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日前公示了新编制的《深圳市城市紫线规划(修编)》,进一步加强已公布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的保护,72个项目划入范畴。城市紫线是经当地政府核定公布的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等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建设控制的地域界线。

深圳城市紫线保护范围,与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一致,涉及10个区(新区),主要包括建筑本体、必要的景观环境及构筑物。修编的72个项目,既有宝安沙井古墟、龙华鳌湖村、罗湖湖贝南坊、大鹏南澳墟等历史风貌区,也有罗湖国贸大厦、福田上海宾馆、南山同乐检查站、光明糖厂等历史建筑。

#声音

“鼓励储存一定数量生活必需品”刷屏,商务部回应

商务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一句话引出网友各种猜测,引起热切讨论。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回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生活物资货源充足,供应应该完全有保障。

他表示,前一段时间,受异常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给广大城乡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商务部专门印发通知,目的在于督促各地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指导商贸流通企业加强货源组织,畅通产销衔接,提前采购耐储蔬菜,与基地签订蔬菜供货协议。

此外,通知要求,北方省份要按时完成本年度冬春蔬菜储备计划,南方省份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完善蔬菜储备;及时投放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储备,补充市场供应;充分利用大型连锁商贸企业网络优势,保障商贸供应网络正常运营;及时发布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稳定社会预期;若个别地方因疫情防控采取封闭管理措施,要迅速公布保供网点货源、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满足居民生活必需品采购需求。

#数读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1》:中国旅游百强县市浙江占比近三成

11月2日,竞争力智库、中国经济导报社和北京中新城市(300778,股吧)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1》。

报告显示,2021中国旅游百强县市平均实现旅游总收入156.16亿元,恢复至疫情前的76.5%;平均接待游客1530.48万人次,恢复至疫情前的79.3%;游客人均单次消费1020元;旅游总收入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平均为60.3%,较疫情前下滑31.8个百分点。

据悉,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对象为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1871个县域(不含县级市辖区)。按照省份分布,2021中国旅游百强县市分布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浙江(30个)、四川(10个)、江西(8个)、贵州和江苏(同为7个)、湖南(6个)。

此外报告还发布了2021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市名单,按照省份分布,排名前列的分别是湖南、四川、贵州(均有8地入围),广西、云南(7地入围)以及浙江(6地入围)。以下为完整名单:

城市24小时 | 芜湖,赶上了“末班车”

#放榜

七万家民企自评营商环境最佳省市 十地上榜

11月1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报告。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德江表示,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连续三年持续上升。2021年超过七成的样本企业认为所在城市总体营商环境较去年有所改善。

在这项为期三个月、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69120家大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调查中,全国样本企业自行填写了印象中营商环境最好的省份和城市。按照填报结果,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得票最高,成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深圳、杭州、广州、苏州、南京得票最高,成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按照2021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计算总得分,营商环境得分前十的省份依次是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北京、四川、湖南、河南、福建;营商环境得分前十的城市(不含直辖市)依次是杭州、温州、苏州、深圳、宁波、青岛、南京、广州、长沙、成都。

报告称,企业对所在城市“五大环境”百分制评分中,法治环境得分最高、政务环境得分第二,要素环境、创新环境得分均较去年有所提升,仅市场环境得分略有下降。

#人事

中组部选派,130名干部“空降”海南

据海南日报11月1日从海南省委组织部获悉,中组部继续选派第四批130名优秀干部在海南挂职,持续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此批110名挂职干部整体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均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30人、硕士57人,共占79.09%。

所有挂职干部均安排到与自贸区(港)建设密切相关的岗位工作,其中59名干部安排到35个省直单位工作;17名干部安排到12个市县工作,其中10名干部在10个市县(区)党政领导班子中担任职务;30名干部安排到17个企事业单位工作;4名干部安排到3个省属法定机构工作。

(徐帅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