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巨头宣布年底关停300家门店:苦果只能自己一口一口咽...

财经
2021
11/06
14:31
亚设网
分享


这家巨头宣布年底关停300家门店:苦果只能自己一口一口咽...

经历几轮快速扩张的海底捞现在可能“捞”不动了。11月5日晚,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决定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海底捞称,目前的苦果只能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


海底捞将关停门店冲上热搜第一

这家巨头宣布年底关停300家门店:苦果只能自己一口一口咽...

5日晚,海底捞火锅通过微博发布公告称,将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此次关停门店不裁员。

海底捞表示,这些门店经营未达预期主要是由公司在2019年指定的快速扩张策略所导致的,表现为:

①部分门店选址出现失误;

②让各级管理人员无法理解且疲于奔命的组织结构变革;

③优秀店经理数量不足;

④过度相信连住利益的KPI指标,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

这家巨头宣布年底关停300家门店:苦果只能自己一口一口咽...

海底捞在结尾称,目前的苦果只能一口一口咽下去。

此前因短斤缺两上热搜

10月19日,海底捞冲上热搜第一,有顾客发现,200g毛肚实际只有138g。

河南郑州,耿女士和朋友去海底捞新世界百货店就餐时,其中点了一份72元的捞派脆脆毛肚,可上菜后发现分量明显很少,要求员工称重时发现规格约200g的毛肚实际只有138g,竟少了62g。

记者陪同耿女士去店内核实情况,店长解释:员工备菜时操作失误导致,当天只有这一份菜品不合格。

郑州市城东路市场监管所所长称这种情况,按照新消法规定可以对顾客损失进行三倍赔偿。当事人耿女士回应:不要一分钱不要卡,道歉解释清楚即可。

海底捞毛肚缺斤少两的事情被曝光后,很快引发热议。随后,海底捞紧急声明,产品按要求摆盘后存放需在半小时内。顾客凌晨4点就餐,因员工提前摆盘后放入冻库保存,产品特性导致水分流失。属操作失误,已加强整改。

事发当天就给顾客当面道歉了,并支持顾客依法维权。因顾客提出两万现金赔偿,未能达成一致。已就此向市场局主动报告。

这家巨头宣布年底关停300家门店:苦果只能自己一口一口咽...

对于海底捞的这份说明,有的网友并不买账。也有网友则表示,海底捞是过分了,但顾客开口要2万索赔也有点过分了。

业绩下滑股价暴跌

自今年2月18日以来,海底捞的股价上演雪崩式下跌,截至6月24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仅剩36.9港元,累计跌幅超57%,总市值已蒸发2589亿港元。

股价暴跌的同时,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的一番言论在投资圈彻底刷屏了。“大家神化了海底捞,我非常反感,你们要理性,投资要谨慎,要想知道什么是名不符实,看看海底捞就知道了。” 近日,张勇在一次交流会上表示,对趋势的判断错了,现在看来,进一步的扩店计划确实是盲目自信。

除了暴跌的股价,海底捞的业绩也出现了大幅下滑。

据海底捞的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海底捞营收286亿元,同比增长7.8%;全年净利润3.1亿元,同比下降86.8%。

疫情最凶猛的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的净利润亏损9.65亿元,以此计算,2020年下半年海底捞虽然扭亏为盈,但仍没有恢复疫情之前的水平,据财报显示,2019年下半年,海底捞的净利润为14.34亿元,意味着海底捞2020年下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了11.4%。

相比净利润的暴跌,更令海底捞担忧的或许是持续走低的翻台率。

一直以来,海底捞的超高翻台率都是同行望尘莫及的优势。2018年或许是海底捞的高光时刻,当年海底捞服务1.6亿人次,平均翻台率5.2次/天,几乎创下了餐饮界的最高翻台率。

但近年来,海底捞的翻台率却出现连续下滑。相关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下降到4.8次,为近三年来最低。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餐厅平均翻台率再次减少到3.3次。

海底捞的扩张故事

海底捞的故事起源于1994年的四川简阳,从那里开始,海底捞谱写出了一张中国餐饮企业普遍梦寐以求却少有实现的“扩张路线图”。

海底捞首席战略官、执行董事周兆呈博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企业的扩张,并非仅仅是门店绝对数量上的增加,也不仅仅是对‘大规模’的追求。对海底捞来说,更看重的是一些有标志意义的突破。”

在周兆呈看来,从1994年到2021年,在海底捞27年的历史中,有以下几个关键节点:

第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1999年海底捞从四川简阳走到西安。可以说,从1994年20多岁的张勇夫妇和施永宏夫妇在四川简阳创办海底捞开始,到5年后西安火锅店的开张,从家乡县级城市到省会城市,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第二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在2004年,也是在创业10年之际,海底捞将第一家火锅店开进了北京。同时,基于自身对市场、顾客、产品和服务的理解,逐渐站住脚,并形成一定的口碑,从而实现了从省会城市向首都的跨越。

对很多企业来说,进入首都之后往往意味着要高举高打,开始拓展全国市场,但对海底捞来说,它依然选择了6年的沉寂期。

“从简阳县城到省会城市再到首都,我们并没有想到所谓的高举高打,只是企业一个纵向的策略,是不断向上的努力,横向的覆盖和扩张还是后面的事情。” 周兆呈告诉记者。

事实上,从1994年到2009年,海底捞每年的门店增长都是个位数,直到2010年,海底捞历史上第一次增加了10家以上的门店。

对此,周兆呈解释说,“数量上的扩张并不是创始人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在相关准备没有做好的时候,数量的扩张并不是首要的追求。相反,这段时间,海底捞把大量精力用在了管理和服务上,同时保证产品质量。”

2010年,海底捞在全国的门店达到50家,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即便如此,海底捞的门店也依然相对集中在原有的几个主要城市里,并没有在大量的不同省市做散点式布局。

第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出现在2012年,海底捞第一家海外门店在新加坡开业。紧接着,2013年,海底捞第一家美国门店开业,从而拉开了整个海外拓展的序幕。随后,海底捞的门店在韩国、日本、英国等遍地开花,直到如今,海底捞已经进入了14个国家和地区。

自此之后,海底捞才开始了横向覆盖和数量扩张的阶段。到2016年,海底捞的门店数量达到176家,从2010年到2016年平均每年新增门店为20家左右。从2017年到2020年,海底捞的门店数量开始实现大跨步增长。

2017年,海底捞门店骤增到273家。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在港股上市,成为一家公众公司,门店数量也一跃增加到466家。2019年门店数量增至768家,2020年增至1298家,每年门店扩张速度达到1.5-1.7倍。

细心人会发现,伴随海底捞纵向和横向扩张的节奏,海底捞内部的组织架构不断进行着调整,也正是组织的适应性,为海底捞在下一阶段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企业发展的最初阶段,海底捞就奉行亲情化做法,营造家庭氛围和空间,用亲情激发员工的服务热情。同时,在人才传承方面建立师徒制,与薪酬制度挂钩,实行责任连带。这使得海底捞在发展初期,虽门店数量少,却已探索出一条差异化道路,为后续的扩张做好了铺垫。

后来,随着海底捞走出四川,门店数量不断增加,为了适应企业发展及管理需要,在架构设计上分成三个管理层级:总部管大区、大区管小区、小区管门店。

为适应门店扩张带来的管理人才需求,海底捞还在2007年发布升迁考试制度,要求所有晋升的员工,必须先行参加相关职位的升迁考试,合格后,进入公司的后备人才数据库方可录用。

应该说,在最初扩张阶段,大小区制度在帮助海底捞强化管理、把控风险发挥了作用,但随着门店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一些管理上的弊端开始显现,三层架构带来的决策程序过多,不能及时与终端门店形成互动。

为解决多层架构带来的信息沟通问题,降低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海底捞将大区和小区裁撤,进一步下放权力。自此之后,权力下放也成为了海底捞的核心。同时,为弥补大小区取消后留下的空间,在门店的基础上设置“教练”,指导门店运营,引入“计件工资”和“末位淘汰”。

此后,为解决同一区域间的门店数量增加带来的协调问题,海底捞在2016年将同一区域的5-18个门店组成一个抱团小组,实现门店与区域的利益捆绑,保证门店自治的同时,最大程度维护区域内的整体利益。

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管理决策的落实效率。也就是在这之后,海底捞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并凭此获得进入港交所的门票。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