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血渭一号墓”考古新规划:发掘今年结束,修复出土遗物

财经
2021
11/10
14:40
亚设网
分享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畅)青海省位于黄河上游,许多中国古代丰富文明集聚于此。“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就囊括了一处位于青海都兰县热水乡的“2018血渭一号墓”。近段时间,关于这处墓址的各类消息频传,先是墓主人身份得到确定,“九层妖塔原型”的传闻被澄清,后是青海省博开馆,“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文物首次展出。

“2018血渭一号墓”考古新规划:发掘今年结束,修复出土遗物

“2018血渭一号墓”考古现场。受访者供图

迄今为止,这处墓穴都有哪些发现?未来有什么规划?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副研究员韩建华。

2018年,青海都兰“热水墓群”被盗,公安机关破获案件,追回文物646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6件(套),引起很大的震动。其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热水联合队进行抢救性发掘,这就是“2018血渭一号墓”项目。

韩建华作为领队,全程参与了考古工作。截至目前,墓葬共出土金银器、铜器及纺织品等各类文物2000余件。部分文物带有浓郁的西亚萨珊波斯和中亚粟特等民族风格。不过,对于墓主人身份的判定并没有那么顺利。

直到2020年11月,韩建华还记得那个激动时刻——考古发掘临近结束,考古队正套箱提取文物,现场一个工作人员突然打来电话,“出印章了!”他立即动身去现场,“当时我下到墓室,等待印章拍摄、测量等程序结束,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把印章拿过来端详,当时只看到几道凹痕,其他什么都看不清。但我想,墓里出土了印章,肯定跟墓主人身份有关系。”

后来经过科学检测,确定这是一枚银金合金印章,印文由双峰骆驼图像和古藏文组成,藏文可译为“外甥阿柴王之印”。阿柴是吐蕃人对吐谷浑的称呼,阿柴王即是吐谷浑王。根据印章的内容,结合敦煌文书《阿柴纪年》记载,初步推定墓主人可能是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王莫贺吐浑可汗,他的母亲是吐蕃的墀邦公主。

“2018血渭一号墓”规模较大,位置也很特殊,有媒体宣传时,称这里是小说《鬼吹灯》中“九层妖塔”的原型。对此,韩建华无奈辟谣,“真正的‘九层妖塔’创作原型是1982年发掘的‘血渭一号大墓’,不是‘2018血渭一号墓’,二者相距400多米。热水墓群的墓葬编号一直比较混乱,考古编号最省事便捷的就是在遗迹前加上开始发掘的年份,‘2018血渭一号墓’因此得名。”

种种研究证明,“2018血渭一号墓”是青藏高原地区发现的布局最完整、结构最清晰、形制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之一,其墓园、祭祀建筑、殉牲坑、一主室四侧室布局的墓室等墓葬结构,是热水墓群考古研究的重要发现,也是首次揭示出吐谷浑陵墓形制的基本特征,为研究中国古代陵墓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韩建华透露,“2018血渭一号墓”的发掘工作今年就会结束,接下来的工作有以下几项:实验室考古,对套箱提取的十四个箱子进行清理、保护、信息提取;修复出土的各类遗物;整理考古报告。

新京报记者 张畅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陈荻雁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