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行业“十四五”规划发布,这两类卫星成焦点

财经
2021
11/23
20:39
亚设网
分享

新京报讯(记者 张建林)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加快卫星通信建设、加速北斗应用推广、加强卫星频率与轨道资源管理和利用;鼓励卫星通信应用创新,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信息通信领域规模化应用,在航空、航海、公共安全和应急、交通能源等领域推广应用。

据悉,该《规划》是未来五年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推进信息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指导性文件。

加速北斗应用推广,精密单点定位能规范共享单车停放

《规划》提出,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规模化应用工程,加速北斗应用推广,建立北斗网络辅助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北斗在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车联网、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扩大应用市场规模;推动北斗高精度定位地基增强站共建共享。

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方介绍,防灾减灾领域是北斗应用较为突出的行业应用之一。通过北斗系统的短报文与位置报告功能,实现灾害预警速报、救灾指挥调度、快速应急通信等,可极大提高灾害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实际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导航设备等,逐渐成为北斗应用的新亮点。而这些位置服务功能,离不开“精密单点定位”技术。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导航工程系主任张小红介绍,精密单点定位(PPP)指的是用户利用一台 GNSS接收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设备)的载波相位和测码伪距观测值,采用高精度的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并通过模型改正或参数估计的方法精细考虑与卫星端、信号传播路径及接收机端有关误差对定位的影响,实现高精度定位的一种方法。

早期,PPP在大范围移动测量、低轨卫星定轨、精密授时、大气科学、地球动力学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而现在,精密定位也广泛面向大众用户的行业。“比如现在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的电子围栏,我们用这项技术可以确定到厘米级的精度。按规范来讲,如果没有停到指定区域,单车可能就上不了锁。我们打车的时候,能精准地在家门口上车,这也是该技术的应用场景。”张小红解释。

推进卫星通信建设,高轨高通量卫星市场前景广阔

除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规划》还提出,要完善高中低轨卫星网络协调布局,实现5G地面蜂窝通信和卫星通信融合,初步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信息网络,开展卫星通信应用开发和试点示范。

以高轨高通量卫星为例,高轨卫星相对静止,广播优势突出。

“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大约能覆盖40%的地球表面,使覆盖区内的任何地面、海上、空中的通信站能同时相互通信。在赤道上空等间隔分布的3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可以实现除两极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星空年代董事长佘章树介绍。

在卫星通信方面,和传统卫星相比,高轨高通量卫星相当于把家庭上网从电话拨号升级到了百兆宽带,还可提供更低单位带宽价格的卫星互联网普遍接入服务,其带宽容量比传统卫星大10倍以上。

佘章树认为,相比于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高轨高通量卫星的商业逻辑更清晰,技术方面非常成熟,市场前景广阔。高通量卫星可通过大幅提升容量降低单位带宽成本,并可以单星组网实现运营,且卫星寿命为15年至20年,高轨高通量卫星可以简化天线设计,降低技术复杂性。此外,高轨高通量卫星可以建设更少的地面终端。

卫星组网成功之后,卫星波束覆盖区域的移动通信系统如船、飞机等都将成为各大商业卫星企业的目标场景。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消息,今年7月,中国信通院与中国卫通(601698,股吧)联合开展了高轨高通量卫星通信体制技术试验,试验采用了优化的5G信号体制,在天地融合、高低轨融合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将推动我国卫星通信技术体制研究和标准化,逐步形成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推动高轨卫星互联网的发展。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