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金融密钥”破除藩篱 浙江城乡绿色发展日益兴盛

财经
2021
12/08
08:31
亚设网
分享


邮储银行“金融密钥”破除藩篱 浙江城乡绿色发展日益兴盛


邮储银行“金融密钥”破除藩篱 浙江城乡绿色发展日益兴盛

□ “绿谷分”打掉农户信用的梗阻点,资金“堵”路转瞬变“通”路;清波竹涛中,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化身“超级充电宝”,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变得相得益彰——从环境美到发展美,浙江城乡建设中隐含着一串“绿色金融密码”。


□ 从低碳生活到现代农业,从清洁能源到节能减排,每个人、每家企业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参与者。在浙江,金融机构创新路、开便路,通过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提升了每一位参与者的活力。

江南11月,秋意袭人。收割机在田间地头奏响一年一度的晚稻“丰收曲”;高效运转的热电厂锅炉烧得轰隆隆作响……浙江城镇与乡村的欣欣向荣,离不开金融资金的持续支持。在这些长期普惠资金的助力下,普通的田园村镇变身国家级生态小镇,抽蓄水电站变身超级“充电宝”,绿水青山成为造福一方的金山银山。

作为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获得者,浙江是全国城乡融合建设的标兵。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来到浙江丽水莲都区碧湖镇,湖州德清、安吉等地,实地探寻浙江城乡建设从环境美到发展美所隐含的“绿色金融密码”。金融机构正在这片热土创新创造各类金融产品,为实现“双碳”目标书写新答卷。

耕好一块“袁隆平试验田”

深秋时节,正值晚稻成熟季。青黄色的稻叶连成一片,稻谷颗粒饱满。2014年开始与袁隆平院士团队合作,厉定伟的育种基地成为19个超级水稻品种试验点之一。每天清晨,他都会早早来到试验田,观察并记录稻子的变化。这些宝贵的数据最终会传给袁隆平院士团队,为培育出好的水稻种子积累经验。

现年51岁的厉定伟,在浙江丽水赫赫有名,他种的水稻不仅品质好,而且产量高,是当地有口皆碑的“种粮状元”。与袁隆平合作育种8年来,他培育的40多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还不算多,我还想扩大规模,试验更多品种。”见到记者,厉定伟热情洋溢,笑称袁隆平院士就是看上了他爱钻研、种田用心那股劲。

但厉定伟扩产的想法一直没能实现。“因为资金不够,贷款又很难。需要抵押物或担保,亲戚朋友往往不愿意,农户之间互保则很容易被违约的人拖下水。”厉定伟告诉记者,自己做大做强的愿望以前就是绊在了“钱”上。

直到2020年,邮储银行丽水市碧湖支行通过“粮农贷”授信的方式,为厉定伟补足了资金缺口。首笔贷款到账、尝到甜头的他,今年计划再贷200万元,将试验田由96亩扩大至300亩。“地已经租好了,明年我想尝试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稻虫被鱼鸭吃掉,稻谷就不用打农药,实现稻鱼共生、绿色种养,这是真正的生态农业。”厉定伟兴致勃勃地跟记者分享了种养新思路。

邮储银行碧湖支行客户经理小朱告诉记者,厉定伟的信用贷款能办下来,多亏“绿谷分”为确定授信额度与利率提供了依据,不再依赖抵押或担保。

实际上,过去农户贷款难,主要“堵点”在信用体系不健全上,无法合理评估农户的信用,金融机构就不敢放贷。“绿谷分”解决的正是信用问题,打掉农户信用的梗阻点,资金“堵”路转瞬变“通”路。

“‘绿谷分’是丽水在全国首创的个人生态信用分,通过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53个部门的大数据综合打分,直观量化市民生态信用情况。现在,当地金融机构放贷基本都会参考‘绿谷分’。截至6月末,丽水相关信用贷款发放达12.82亿元。”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一位科长一边介绍,一边演示如何用“浙里办”App查询“绿谷分”。

打造一台“超级充电宝”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不仅要求农业实现现代化的“绿”,工业也要“绿”色来加持。湖州安吉县天荒坪镇有一处风光旖旎的秘境,水库大坝下,静水深流,碧波不兴,两岸群山里远岫参差,竹涛阵阵。此间,藏着一座拥有3项世界第一、4项全国第一的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这座电站的年均发电量24.35亿度,可供312万人用1年。

这台“超级充电宝”的建设过程颇为不易,除了攻关技术难题,还面临资金压力。“我们通过银团贷款模式,为电站量身设计融资方案,最终授信10亿元支持该项目,目前已放款6.59亿元。”邮储银行湖州市分行行长叶松青介绍。

目前,我国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发电占比不到三分之一,要实现“双碳”目标,对传统能源产业的改造也是关键。湖州德清县的中能热电有限公司(下称中能热电)通过烧煤供热,是典型的传统能源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该公司近年来省下12万吨碳排放配额。

如何把富余的碳排放配额盘活,为公司转型发展获取更多资金,是中能热电董事长姚建华的心头大事。今年6月,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上线,给了姚建华将“碳减排”转变为“碳资产”的良机。邮储银行湖州市分行根据当地多家有碳排放配额电力企业的融资需求,探索推出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9月,邮储银行湖州市分行以中能热电的6万吨碳排放配额作为质押发放贷款200万元,并且给予企业利率优惠。

就这样,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变得相得益彰。叶松青说,该行还在探索碳核算试点工作,计划将其纳入企业授信准入、额度重检等环节,评定为绿色的企业/项目且参与碳核算的融资主体,可享受正常利率定价基础上的减点支持,促进企业碳减排改造,轻装上阵。

建设一家绿色银行

实际上,从低碳生活到现代农业,从清洁能源到节能减排,每个人、每家企业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参与者。金融机构要做的,是创新路、开便路,通过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提升每一位参与者的活力。

将绿色金融落到实处,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也做了不少有益探索。“从规划、政策、渠道、产品、风控、信息披露等层面着手,我们要确保绿色金融战略融入到全行上下各个业务流程。”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杨苗昌说,公司从“小产品”和“大项目”两个方面入手,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该行辖内的湖州市分行创新研究出了小微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表现与信用评级体系。“针对小微企业财务数据质量普遍不高的问题,银行在以往的授信评级中参考过多财务指标,从而影响评级结果。ESG信用指标更侧重于衡量企业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潜质,能弥补传统财务指标的局限性,将ESG信用指标纳入传统授信评级机制,结合企业财务表现和ESG表现,可以更准确判别信贷主体的违约风险。”杨苗昌介绍。

这只是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发展绿色金融先行先试的一个案例,在该行系统内,类似的创新探索还有很多。从资源配置到渠道平台,从产品创新到风险防控,在一列“绿色”举措下,截至9月末,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近230.9亿元,较今年初增长37.7%。

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又只是邮储银行的一个“绿色”样板。在努力建成一流绿色普惠银行和气候友好型银行的大路上,邮储银行连续获得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的“绿色银行总体评价先进单位”称号,总分行均成立了绿色银行建设领导小组。今年,邮储银行正式采纳负责任银行原则,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成为第二家签署PRB的中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正式成为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支持机构,将进一步提升环境与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质量。截至9月末,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3467.43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23.42%。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