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同城登陆港股 布局即时配送赛道

财经
2021
12/18
12:31
亚设网
分享

顺丰同城登陆港股 布局即时配送赛道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2352.SZ,以下简称“顺丰控股”)的资本棋局再落一子。

12月14日,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9699.HK,以下简称“顺丰同城”)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面向全球公开发行约1.31亿股普通股,每股定价为16.42港元,募资约20.31亿港元。

在巨头林立的即时配送赛道,顺丰同城从2019年独立至今,用时三年跑步冲入资本市场,其扩张速度、资金投入及盈利能力均在上市过程中引起关注。

上市当天,顺丰控股董事长、总经理王卫亦现身敲锣现场,他在发言中将顺丰同城视为顺丰控股的一大战略,并称接下来顺丰同城将回归商业的本质,以赚钱来回报投资者、员工及股东。

当日,顺丰同城高管团队详谈企业上市后之计划、未来预期的机遇与挑战等。

进入即时配送赛道

新消费时代叠加特殊时期催化,国内即时配送的需求大增。艾瑞咨询报告显示,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从2016年的46亿单增至2020年的210亿单,复合年增长率为46%,预测到2025年将增至795亿单。

顺丰同城以“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之定位进入即时配送赛道。2016年,顺丰同城作为顺丰控股的业务部门开展同城即配业务,后于2019年独立经营。

在顺丰同城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孙海金看来,顺丰同城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定位。“顺丰同城定位于第三方平台,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另外一大特点,在于骑手端,我们将骑手统一调度管理,满足客户需求。”

据了解,顺丰同城具有面向B端商户的客制化和标准化产品体系,亦有面向C端用户的取、送、买、办等服务体系,能满足餐饮外卖、同城零售、近场电商、近场服务等全场景全链路配送需求。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2018年~2020年,顺丰同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93亿元、21.1亿元、4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20.8%。今年前5个月,顺丰同城的营业收入已达30.46亿元。

在此期间,顺丰同城的订单总数从2018年的0.798亿笔增加至2019年的2.111亿笔、2020年的7.609亿笔,复合年增长率为208.7%。

在资本层面,此次IPO之前,顺丰同城的A轮、A+轮和B轮融资中已经出现高盛、新希望集团、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君联资本、中信资本等巨头身影。

而此次IPO,淘宝中国(阿里巴巴附属公司)和Hello Inc。(哈啰出行)作为顺丰同城的基石投资者,总计认购约8.9亿港元。其中,前者认购约8.51亿港元,后者认购约0.39亿港元。

按照顺丰同城股票发售价为每股16.42港元,基石投资者认购H股总数为5420.6万股,占H股发售股份的41.32%,占顺丰同城完成全球发售后总股本的5.81%(未行使超额配售权)。

对于淘宝中国的认购,孙海金解释称,双方是由业务合作推升到资本合作。“一方面,阿里巴巴需要更定制化、专业化的即时配送供应商去补充它的履约体系。另一方面,对顺丰同城而言,我们的定位是开放、中立,无论哪个客户都会欢迎。”

募资助力降本增效

此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顺丰同城预期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及技术基础设施。

据顺丰同城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陈霖介绍,“在技术基础方面,我们会投入人力成本,继续扩充技术团队,确保持续研发新技术。在研发技术投入方面,我们主要投入在智能运营及智慧调度系统,确保运营效率及面向全场景调度能力持续提升和优化,辅助公司降本增效。”

在上市过程中,顺丰同城的营业成本及盈利能力颇受关注。据招股书披露,顺丰同城的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劳务外包成本及与所雇骑手有关的雇员福利开支。2018年~2020年及2021年前5个月,劳务外包成本在顺丰同城营业成本中的占比均在85%以上。

与此同时,2018年~2020年,顺丰同城的毛利率分别为-23.3%、

-16%、-3.9%,截至今年5月末,毛利率亏损进一步收窄至-0.9%。

对于近几年的亏损状况,顺丰同城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联席公司秘书曾海林解释称,“过去我们更多的是投资,在运力底盘、科技团队等方面持续投入。未来随着规模效应、技术等运用起来后,预计亏损可以持续改善。”

孙海金进一步补充表示,要结合行业特征来看待企业的亏损。“这个行业被定位为未来的基础行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大,因此我们早期也会进行投入。并且在过去几年,我们用较少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就达到了现在的规模。”

事实上,在上市仪式当日,王卫已谈到顺丰同城为什么选择在此时上市。在王卫看来,即时配送是一个大趋势,“我们具备所有条件,我们是好的企业,好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好的团队,在任何时间上市都没问题。”

在当日的媒体采访现场,顺丰同城董事会主席、顺丰控股董事、副总经理兼助理CEO陈飞也表示真金不怕红炉火。“从长远来说,只要业绩做得好,自然能反映公司的长期价值。”

采用全场景模式

从业务模式来看,顺丰同城采用全场景业务模式,既涵盖成熟场景,如餐饮外卖,又扩充至增量场景,如同城零售、近场电商及进场服务。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1年5月31日,顺丰同城已累计服务超2000名品牌客户、53万注册商家、1.26亿个人用户,业务覆盖国内超1000个市县。

顺丰同城自身有哪些优势?孙海金表示,行业的核心差异在四个方面:产品和服务、网络覆盖、精细化运营和品牌心智。

其中,产品和服务意味着企业必须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其次,作为行业内的玩家,必须在客户种类、空间和时间上搭建起网络,全面覆盖。除此之外,企业还应从各方面强调运营效率、建立品牌心智。

在孙海金看来,“顺丰同城在这四个方面都会有很强的表现”。特别是顺丰同城会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综合定制方案,并且对骑手做更全面、更综合的调度,匹配客户需求。与此同时,背靠顺丰控股的大物流网络,顺丰同城也能够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5个月,顺丰控股均位列顺丰同城前5大客户。在此期间,顺丰同城向顺丰控股提供服务的销售额分别占当期总销售额的13.1%、33.6%、38.6%。

对于顺丰同城与顺丰控股的关联交易上升,陈飞表示,顺丰同城在末端的派送是与顺丰集团的有机结合。“顺丰集团在某些时间段对末端业务的需求量较大,顺丰同城可以为顺丰集团的末端派送提供一个缓冲,缓解顺丰大网的业务压力。”

而孙海金也指出,接下来的2022年、2023年,顺丰同城与顺丰控股的关联交易会趋于平稳甚至比例下降,“因为我们对外部的业务增长更有信心。”

虽然顺丰同城进入资本市场,但上市并不是管理层的终极理想。早在2019年3月顺丰同城独立运营后,孙海金就将企业的市占率与市值作为目标。而现阶段,孙海金也坦言,未来的挑战还在于如何建设一个真正无障碍的网络。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