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光电董事长龚俊强:中山要“呵护”好落户的科研院所

财经
2021
12/26
14:30
亚设网
分享


联合光电董事长龚俊强:中山要“呵护”好落户的科研院所

2005年,联合光电落地中山火炬开发区,如今已成长为一家集光成像、光显示、光感知为核心技术的光学方案综合解决提供商。当前,以联合光电为中心,火炬开发区光电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完善,光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在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中通道重大发展机遇下,中山市委市政府、火炬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但与一线城市相比,中山在轨道交通、高端人才引进、产业配套等方面还存在着差距。

近段时间来,中山开展“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活动,政府服务更细致、效率更高,并鼓励企业勇于创新,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也让企业更加放心放胆扎根中山做大做强。未来,中山光电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更进一步“呵护”好科研院所,充分考虑人才、资金和项目等因素,推动其走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将人才建设与企业发展捆绑在一起

科研创新是技术驱动型公司的生命线。联合光电每年研发投入接近销售收入的10%,平均每年投入1个多亿进行研发。经过多年光学领域技术的沉淀和深耕,联合光电掌握了光学镜头及光电产品的设计开发、超精密模具技术及智能制造技术,从光学设计、模具设计、精密加工、开发到全智能组装制造系统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已掌握多项首次首创领先技术,如:黑光全彩技术实现全球首创、光学防抖技术首次应用于工业安防领域、国内唯一掌握超短焦技术、领先的自由曲面超精密加工技术等。联合光电已成为国内唯一独立开发并规模量产的企业,在高倍高清安防变焦镜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90%,业已成为全球销量第一。

研发创新对于联合光电发展进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也因此,联合光电对人才的需求和渴望尤其强烈。目前,联合光电拥有1700多名员工,公司的每一次突破和收获离不开他们的勤奋和努力。

为了持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联合光电将人才建设与企业发展紧紧捆绑在一起,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仅开设博士工作站,引进博士以上高学历人才十余名;还与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研究生实习基地,精心培养硕士以上研究生;并在公司推广学历提升计划,出资100万成立学历提升基金,帮助在职员工提升学历层次。

一方面,我们确实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和高级技师,另一方面也需要硕博人才。但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是,相比于北上广深等城市,中山引进高端人才的成本甚至会更高。所以,当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研究生院)落户中山后,我作为中山市光电产业协会的会长,对此感到无比振奋。

最为解渴的是,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研究生院)极大地解决了中山高端人才稀缺的问题,增加了高端人才对中山的黏性和认同感。这对中山乃至大湾区的光电产业来说,都是一个极大地推动作用。长春理工的光电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头地位,其硕博联合教育培养研究院落户火炬开发区,不仅给中山、给大湾区带来了光电产业的人才,还带来了科研转化的平台,带动了高精尖的项目。我们也希望政府要“呵护”好这样的科研院所,让它真正能够做大规模,让更多专注核心技术研发的公司受益。

将推动更多企业“走进来”

当初,联合光电选择落户火炬开发区创业,一方面是考虑到火炬开发区是由科技部、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共同创办的国家级高新区,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扶持力度大;另一方面,拥有光电产业配套优势的火炬开发区上游企业较多,可以为联合光电提供优质的供应商;此外,地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火炬开发区交通便利,中山作为宜居城市幸福指数也很高。

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中山市光电产业协会拥有200多家会员企业,都非常活跃。未来,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高端医疗等领域,光电产品都会有重要应用。这将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未来前途更广、赛道更宽的一个产业,尤其是在当前我们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桥时代、深中通道重大发展机遇,中山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为企业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

联合光电也将围绕火炬开发区和中山的产业布局,积极与深圳、香港、澳门等重点城市对接合作。同时,作为中山市光电产业协会、火炬开发区商会会长,我也将积极搭建各类交流合作平台,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推动更多企业“走进来”落户火炬区、扎根中山。

(文章来源:南方Plus)

文章来源:南方Plus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