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涨跌幅年度榜单揭晓!英伟达翻倍 谷歌领涨FAANG 中概股总体表现欠佳

财经
2022
01/01
08:31
亚设网
分享

2021年收官,哈富资讯先祝大家新年快乐!2022年虎虎生威,财源滚滚!新的一年,哈富资讯伴您同行!

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盘点过去一年全球股市的大小事情。


全球指数涨跌幅:“爆冷”与“逆袭”交织


这一年,市场可谓是“爆冷”与“逆袭”交织:2020年以年涨幅78.71%牛冠全球的恒生科技指数,2021年却未能再接再厉,最终录得32.70%的跌幅,排名垫底;2020年座次靠后的英、法、德股市年涨幅分别为-14.34%、-7.14%、3.51%,今年均逆袭领跑,其中法国股市累涨28.85%,全球涨幅第一,德国股市累涨15.79%,英国股市累涨14.30%。下图为2021年全球主要股指涨跌幅。

美股涨跌幅年度榜单揭晓!英伟达翻倍 谷歌领涨FAANG 中概股总体表现欠佳

据北京时间2022年1月1日05:00的数据统计,2020年、2021年排名靠后的指数均为4只,其中恒生指数连续两年录得负值。下图为2020年全球主要股指涨跌幅。

美股涨跌幅年度榜单揭晓!英伟达翻倍 谷歌领涨FAANG 中概股总体表现欠佳

从全球重要指数来看,这两年美股市表现相对强势,其中纳指连续两年全球涨幅第四,三大指数均跻身涨幅榜前五名。A股中,创业板指最强势,全年上涨12.02%。

美股科技股强势:英伟达翻倍 谷歌领涨FAANG


2021是芯片大年,全球范围内“缺芯”一度引发热议!有的汽车厂商不得不减产或减少部分芯片数量,已应对燃眉之急。半导体芯片股全年总体表现强势,其中英伟达涨幅翻倍。据统计,2020年,小小的芯片让汽车产量损失了数百万辆,汽车行业收入损失了数十亿美元。对全球汽车行业而言,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而最新的预测显示,到2022年上半年,这个问题仍将挥之不去。对于汽车芯片的未来,英特尔称,10年后汽车芯片市场将达1150亿美元。

美股涨跌幅年度榜单揭晓!英伟达翻倍 谷歌领涨FAANG 中概股总体表现欠佳

数据显示,截止美股2021年收官,FAANG股整体表现强势,其中谷歌累涨超65%,领涨FAANG;微软累涨逾52%,苹果累涨超34%,跑赢标普500指数。Meta Platforms、奈飞、亚马逊三者分别累涨超23%、11%、2.38%,跑输标普500指数。

美股涨跌幅年度榜单揭晓!英伟达翻倍 谷歌领涨FAANG 中概股总体表现欠佳

中概股总体表现欠佳 阿里巴巴全年累跌近50%


2021年,美股连创新高,科技股成为领头羊,但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则普遍表现不佳。阿里巴巴、京东和拼多多三大电商巨头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爱奇艺、哔哩哔哩等备受投资者关注的在线视频网站不再风光;教育培训上市公司更是惨遭投资者抛弃,龙头新东方跌幅超过90%。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机构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以及中国国内对相关行业加强监管是中概股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


美股涨跌幅年度榜单揭晓!英伟达翻倍 谷歌领涨FAANG 中概股总体表现欠佳

新能源汽车股全面爆发:特斯拉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 马斯克一度成全球首富


2020年,新能源汽车站上风口。2021年,新能源汽车继续突飞猛进,迎来全面爆发。

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市场渗透率达到12.7%,不出意外的话,全年销量突破300万辆指日可待。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更是突破20%,美国则从2%提升到5.2%。

从品牌上看,特斯拉全球销量超过100万辆,市值最高突破1万亿美元,CEO马斯克成为全球首富;中国造车新势力同样高歌猛进,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销量和股价都创下新高。今年还有多家新汽车品牌登陆资本市场。欧洲传统汽车厂商也在积极转型,欧洲市场销量最好的前十个新能源车品牌,有九家都是欧洲老牌汽车厂商。

美股涨跌幅年度榜单揭晓!英伟达翻倍 谷歌领涨FAANG 中概股总体表现欠佳

全球大事件盘点

2021年对华尔街来说是极尽疯狂的一年:在量化宽松的大背景下,散户抱团上演逼空大战,美联储高官炒股风波引争议以及加密货币和能源价格暴涨;而在科技革新方面,苹果实行隐私新政让多只互联网巨头为之颤抖,脸书更是直接改名“Meta”转身投入元宇宙事业。

1、散户追捧游戏驿站(GME.US),上演史诗级逼空大战

游戏驿站轧空事件是2021年刚开年发生的第一件大事。据了解,游戏驿站是一家销售视频游戏、电子产品和游戏商品的美国零售商。一开始,华尔街认为这种商业模式很可能会失败,游戏驿站的股价也从2014年的50美元下跌到2020年的3美元。然而,Reddit上一个名为“WallStreetBets”论坛的散户投资者并不认为游戏驿站是一家失败的公司。因此,这些散户便帮助该公司股价在2020年底恢复到20美元。这一价格上涨成功引起华尔街对冲基金的注意,并开始了他们的做空之旅。

在意识到华尔街的卖空行为后,散户投资者于1月制定了购买并持有游戏驿站股票的计划以提高股价,结果十分理想,游戏驿站股价也一度冲破了480美元大关,短时间内涨超10倍,拉爆了多个空头,1月29日,卖空对冲基金遭受197.5亿美元重大损失。但因该股股价暴涨带来不可控的保证金风险,多家包括Robinhood在内的券商只能以保证金不够的理由禁止投资者买入该股,才让这场史诗级逼空大战告一段落。

分析:由于持续的疫情大流行,手握充裕现金的散户投资者开始涌入社群平台,呼吁购买陷入困境的公司股票。过去这1年来,市场上有数十只Meme股飙升,但多数股票未能维持涨势,包括电商平台ContextLogic、医疗保险公司Clover Health等零售股今年都跌逾7成。由此可见,由游戏驿站带火的Meme股中很大部分都是靠市场情绪推动,没有基本面支撑,因此,很多投资者都可能因为进场晚了或者抛售慢了而经历巨幅损失。

2、史上最惨烈爆仓事件:Bill Hwang创史上最大单日亏损

2021年3月下旬,韩国对冲基金Bill Hwang旗下的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基金爆仓,导致投行对其仓位进行强平,连锁引发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在大宗交易市场以大幅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这些股票,使得一系列中概股和美国传媒股暴跌。当周,腾讯音乐累计下跌40.51%,百度累计下跌24.73%,跟谁学累计下跌66.45%,唯品会累计下跌35.01%。

在这起事件中,Bill Hwang单日狂抛190亿美元,创下“人类史上最大单日亏损”。不仅如此,多家国际知名大行也纷纷被拖下水,其中野村控股、瑞士信贷的合计损失据估计超过100亿美元,多位高管被迫辞职。

3、苹果隐私政策变革或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

今年4月,苹果顶着Facebook的激烈反对,强硬调整隐私政策推行了ATT,所有App Store上架的App都必须遵守这一新政策,即App开发者需要征得用户许可,才能跟踪用户或访问其设备的IDFA(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广告标识)。简而言之,App要想获得及处理苹果用户的数据,必须征得同意。

在该政策公布大约六个月后,Snap(SNAP.US)由于苹果iPhone调整隐私政策伤害了其广告业务,三季度业绩未达预期。受此消息影响,Facebook(FB.US)、Twitter(TWTR.US)及其它社交媒体和数字广告股盘后大跌,Snap更是暴跌22.5%。数字广告股同样受到冲击,当日The Trade Desk(TTD.US)和Magnite(MGNI.US)在盘后交易中下跌均超过5%,Liveramp(RAMP.US)下跌超过3%。

4、爆火的“元宇宙”究竟是时代变革,还是泡沫?

毋庸置疑,今年是元宇宙从概念走向流行的年份。今年3月,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RBLX.US)正式在美国纽约上市;10月,美国社交媒体巨头脸书(FB.US)宣布更名为“元”(Meta);近期,微软、苹果、腾讯、华为、阿迪达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或高调进军或低调布局相关产业。

有些人将元宇宙理解为“3D版的互联网”,而有些人更是将其视为“新一轮技术革命”,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一个社交游戏平台”。在元宇宙的终极状态下,其可为游戏和社交结合、零售及电商环节、工业互联网等带来发展机遇,在提高生活、工业、社会、科技迭代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力成本、资源成本、时间成本、交易成本。

元宇宙概念之所以能在2021年爆火的原因,一方面,疫情防控加速了社会虚拟化,“宅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线上生活由原先短时期的例外状态成为常态,使得更多现实社会无法实现的需求转而用线上方式来满足。同时,互联网渗透率高及VR/AR硬件、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云计算等关键技术逐步发展迭代,也为2021年成为元宇宙元年做了铺垫。

5、2021年太空之旅赚足眼球,明年还有多少机会?

今年7月,维珍集团创始人、英国富豪理查德-布兰森乘坐维珍银河的飞行器完成首次亚轨道试飞。布兰森也因此成为全球首位乘坐自家飞行器进入“太空边缘”的亿万富翁。几天之后,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乘坐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号”飞船飞上太空,尽管这次“太空之旅”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0几分钟。到了9月,马斯克的SpaceX公司直接将四名平民旅客送上太空,成为全球首个全部由平民组成的太空旅行团。本月,日本富豪前泽友作及其助手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开启了为期12天的太空旅行。

随着富豪们亲自上阵,不仅带火了一群美股太空旅行概念股,且在这种你追我赶的热情背后更是凸显了商业太空旅行市场领域的激烈竞争。未来可能还有成千上万的人通过这些私营公司的飞船进入太空,太空或将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经济和技术故事之一。

6、“活久见”系列:美官员因炒股风波相继离职

美联储超百年历史来首次出现“两名高官因炒股风波相继宣布退休”此类大事。事情发生在9月初,各个地区联储公布了其主席在2020年的财务状况,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主席们竟亲自下场炒股。虽然他们的交易都合法合规,但因该央行在去年实施的超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美股涨势如虹,这很难让大众相信这之间没有潜在的利益冲突。

于是到了9月底,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宣布卸任计划,将在10月8日离职,现任达拉斯联储第一副主席的Meredith Black将推迟退休并担任临时主席。早些时候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才刚刚宣称因健康原因提前九个月退休。随后,又爆出美联储副主席理查德·克拉里达在2020年2月27日将100万至500万美元的债券基金变现,并买入了股票基金,备受市场争议。10月,Prospect 杂志公开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股票账户,直指其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大幅下跌前抛售大额股票。

为了平息公众的怒火及挽救市场对美联储的信心,美联储在总统提名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之际颁布新规:将禁止政策制定者和其他高级官员购买个股和债券,并将限制其交易,仅限于购买共同基金等多元化投资工具。此外,该新规还要求美联储高官们必须在 30 天内披露交易信息,提前 45 天通知仍被允许交易的证券,且这些证券必须持有一年以上,且在“金融市场压力加剧”期间不能买卖基金。

这段炒股风波平息一段时间后,又一美国政府官员因炒股再引争议。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和她的丈夫已经购买了包括谷歌(GOOGL.US)、Roblox(RBLX.US)和迪士尼(DIS.US)在内的数支科技股的看涨期权,交易金额达数百万美元,此次相关交易是在12月17日至12月21日之间进行的。佩洛西过去曾因类似交易而受到过批评,但她为这些交易进行了辩护。她在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美国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市场,因此,议员们“应该能够参与进来”。

7、“疫情反复”在2021年C位出道

如果说2020年的关键词是“疫情”,那么“疫情反复”在2021年则能站上C位,同时,全年出现的各种新冠变异毒株更是出圈。7月时,Delta变种的肆虐就让道指在7月19号大跌了2.1%,是今年单日的第二大跌幅。而在11月底时,Omicron的兴起更是让感恩节变成了股灾节,三大股指分别下跌超过2%,11月26号2.5%的跌幅更是今年道指的最大单日跌幅。

不过,疫情的反复中也不都是负面消息,有一些激动人心的好消息,也不断提振起投资者的热情,这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11月5日美股盘前辉瑞公布口服药消息。据报道,辉瑞公布了其研究性新冠口服药Paxlovid研究结果,中期分析显示,该药物将高危新冠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了89%。同日,辉瑞CEO还大胆预计,美国疫情可能明年1月结束,原因是拜登政府要求聘雇人数超过 100 人的企业须让员工接种疫苗或每周筛检,该法规自明年 1 月 4 日起生效。最新的消息显示,Paxlovid已经于12月22日获得了FDA的批准,成为了美国首个获批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

8、全球港口堵塞能从今年火到明年

到目前为止,2021年的港口拥堵水平是前所未有的,严重影响了集装箱船和散货船的可用运力,扰乱了全球供应链系统。港口的拥堵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议题。除了从新闻堵成“旧闻”的洛杉矶&长滩港外,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美国萨凡纳港、马来西亚丹戎帕拉帕斯港、马来西亚巴生港等港口也纷纷加入拥堵行列。

苏伊士运河的“断行”事件更是全球一时的焦点,3月23日清晨时分,“长赐号”试图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时遭遇沙尘暴等极端天气,速度高达74公里/小时的强风导致船体失控偏离主航道。苏伊士运河最狭窄处仅约300米宽,而“长赐号”总长则接近400米,在运河中打横搁浅的巨轮造成航道双向堵塞,直接影响400多艘船只的通行。最终,在经过各方连续六天的努力后,“长赐号”在29日成功脱困。

堵塞导致船舶在苏伊士运河南部入口(红海)和北部入口(地中海)排起长队,总共持续了6天,但拥堵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年第二季度。3月26日,即长赐号搁浅三天后,等待的船舶总数达到169艘,其中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受到的影响最大。3月29日,搁浅的长赐号被解救,此时等待的船舶数量达到300多艘。

除了苏伊士运河,美西洛杉矶/长滩港拥堵程度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自2021年7月以来,洛杉矶/长滩港外等待的集装箱船数量持续大幅上涨。创纪录的船舶数量在等待卸货,从灵便型集装箱船到超大型集装箱船,锚地被占满,有船舶被迫在港口外漂流等待。

目前约有75艘船仍在等待,比一个月前等待的船舶多出近20%,比两个月前多出近100%。港口外的拥堵尚未显示出缓解迹象,据最新数据,洛杉矶港的船舶平均等待时间已达14.6天。

9、电动车热潮延续:是特斯拉?还是下一个特斯拉?

2021年是美国电动车行业飞涨之年。在政策上,为实现减排目标并推进美国能源转型,拜登政府当前正大力推进电动汽车普及率,并计划到2030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达到40%。待《重建更好》法案在参议院通过,电动汽车产业链将获得来自美国政府的大量资金支持。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在能源转型大趋势,以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动之下,美国汽车行业将迎来重大变革。

从个股表现来看,特斯拉必须在今年拥有姓名。据了解,特斯拉于今年10月突破万亿美元关口后,特斯拉市值一度飙升至1.2 万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但受马斯克出售股票等消息影响,其市值一度跌破1万亿美元,股价一度失守900美元,而随着马斯克接近完成出售10%股份的目标,特斯拉股价又回升至1000美元以上,市值重返1万亿美元。然而,投资者除了追捧特斯拉,还在竭力寻找下一个特斯拉,大量资金涌入了Rivian和Lucid Group,而这两家公司都没有产生实质性的营收。其中Rivian首日挂牌市值一举冲上近千亿美元,将传统车企福特汽车及通用汽车给比了下去,并直接剑指龙头特斯拉,而Lucid也在年底时被纳入了纳指100的指数之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10、通胀助力能源价格疯涨,2021年买到就是赚到

在全球通胀的大背景下,2021年的能源价格也是一路走高。由于全球经济进入恢复期、发达国家持续采用大规模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石油、煤炭、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加上季节性因素干扰,能源供应出现异常,多国天然气短缺,价格大涨,欧美能源困境尤为突出。天然气、煤炭和电力价格飙升推升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和通胀预期。

(文章来源:哈富资讯)

文章来源:哈富资讯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