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收跌:创业板指跌逾2% “赛道股”重挫

财经
2022
01/04
16:40
亚设网
分享


A股三大指数收跌:创业板指跌逾2% “赛道股”重挫


A股三大指数收跌:创业板指跌逾2% “赛道股”重挫


A股三大指数收跌:创业板指跌逾2% “赛道股”重挫

A股今日迎来新年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其中沪指下跌0.20%,收报3632.33点;深证成指下跌0.44%,收报14791.31点;创业板指下跌2.18%,收报3250.16点。市场成交额达到1.26万亿元,行业板块涨多跌少,中药板块掀起涨停潮,文化传媒、农牧饲渔、旅游酒店板块涨幅居前;去年领涨的“赛道股”今日纷纷重挫,能源金属、光伏设备、风电设备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消息面:

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三部门修订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2、最新市值500强来了!TOP20大洗牌 哪些公司上榜了?(附全榜单)


3、网信办: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实施影响网络舆论、规避监督管理


4、A股2022怎么走?十大券商:有望迎来指数级别上涨 聚焦三大方向!


5、重磅!基金公司最新业绩50强榜单来了


6、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回升至50.9


7、周三上市!A股近10年最大规模IPO来了 日均盈利2.95亿 弃购金额超7亿


8、又见大肉签?新年首周8只新股亮相 今年A股上市银行第一股登场!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展望2022年,盈利端回落与分母端克制宽松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仍将维持上有顶、下有底的区间震荡,市场整体运行节奏将与证监会“多措并举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坚决防止大上大下、急上急下”的总基调相契合。进一步聚焦本轮跨年攻势,此轮躁动在节奏上将更为温和。一方面分母端的阶段性驱动正在弱化,当前市场对2022年上半年的宽货币节奏已有较为充分预期。另一方面分子端仍需进一步验证,稳增长政策带来的边际驱动将通过经济/金融数据得到陆续验证,而这将是夯实本轮跨年行情的主要驱动。整体来看,本轮跨年攻势在节奏上平波缓进,更需在调结构中稳扎稳打。

海通证券表示,政策面:“稳增长”信号明确,后续政策力度有望不断加强。基本面:预计22年GDP同比5%~5.5%,A股ROE高点在22Q1。流动性: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的长期趋势不变,22年股市资金供求偏平衡。美联储加息:有可能22Q2开始,届时中美国债利率有上行压力。风格:22年价值、大盘略占优,沪深300强于中证500。硬科技:22年利润增速绝对值高但相比21年回落,估值消化契机是市场调整。消费:当前估值中等偏高、业绩增速回落,大机会还需要等待。看好一季度行情,配置上偏均衡,如低估的金融地产、高景气的硬科技、跟随反弹的消费。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近期A股调整,长短端利率走势分化,期限利差收窄,更多反映经济衰退预期和对宽信用政策效果的担忧。在这一背景下,今年1月A股市场有望迎来回暖,整体表现应该强于去年12月,主要原因在于年初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将获得改善。不过,对于今年春季行情持续的时间和高度应该抱有合理预期,因为与2021年初相比,当前无论是经济预期、增量资金均不及去年。从经济预期来看去年年初投资者对经济抱有复苏预期,而当前经济数据表现疲弱,供需两端均表现低迷。从增量资金来看,去年1月新基金发行达到了近5000亿份的天量,今年新基金发行规模难以媲美去年年初。在历年的春季行情中,中信建投认为今年的春季行情应该是偏弱的一类。另一方面稳增长政策力度仍然有待观察,春节后金融数据公布或是重要时点。

兴业证券认为,随着“宽货币”、边际“宽信用”窗口持续兑现、强化,负面因素逐步消退,指数行情仍在途中。兴业证券表示2022年市场有望迎来指数级别的上涨,甚至出现一波类似“mini版2014”的行情。1、经济下行压力下,政策端“稳增长”已在发力,市场进入“宽货币”同时边际“宽信用”的窗口。降息、降准等积极信号不断出现,市场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将持续升温。2、信用边际放松的环境通常带来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的修复上涨,并常常伴随指数级别的上涨。3、与2014年的区别在于,一方面,2014年是全面的系统性放松,而当前在地产“房住不炒”、基建“托而不举”大基调下,政策宽松力度和空间相对有限,更有可能是阶段性、托底式的放松。另一方面,2014年逐渐演变成为一轮杠杆牛,但当前市场杠杆力量较弱。以场内杠杆为例,2013-2015年两融占市场总成交额的比重快速提升,至2014年底时一度逼近30%。与之相比,当前两融成交占比仅在7.6%左右,机构资金仍是市场主导力量。

广发证券表示,展望2022年春季躁动行情,建议A股“春季躁动”抓住“双碳新周期”和景气变化。广发证券表示当前有部分投资者担忧中国移动的巨量IPO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冲击,认为无需过分担心。当前市场仍处“可为阶段”,建议继续围绕“双碳新周期”下的产业/政策线索,以及“高频预期景气度观测模型”指引下的产业中期景气预期,布局春季躁动。行业配置建议继续高区-低区均衡,(1)降准及地产链条企稳(券商、白电、消费建材);(2) “双碳新周期”+新基建稳增长(动力电池、绿电运营、煤化工、军工);(3) PPI-CPI剪刀差收敛(食品加工)。

华西证券表示,年初地方两会和中央两会将陆续召开,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下,“稳增长”政策将积极推进。传统基建、房地产和新基建(新能源、高端制造、硬科技)为三大抓手: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基础设施投资适度超前开展;房地产政策求“稳”,因城施策+鼓励房企并购化解行业风险;调结构并进,新能源、硬科技等是重点支持方向。一月份,在国内散点疫情传播(部分地区或就地过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扰动下,A股行业内部或呈现分化,板块轮动较快成为主要特征。1月份市场,均衡配置为佳。三条配置主线:1)“稳增长”背景下的“传统基建+地产”板块,如:建材、房地产;2)“高端制造&硬科技”投资主线的:新能源(车)、军工、电子等;3)受益于政策(扶持)推动的强势主题相关,如:元宇宙(传媒)、中药等。

国盛证券认为,首先,未来半年内,不论是自上而下的估算还是基于个股盈利预期的修正,2021Q4~2022Q2期间A股都处于盈利下行周期,业绩强弱的边际变化开始倾向大盘。其次,2021年以来,机构抱团股持续杀估值,目前已回落至5年中枢。且从估值与盈利的关系来看,传统核心资产(剔除新能源、半导体的机构抱团股)估值与盈利预期反向背离,现阶段已具备中期配置价值。再者,作为2021年的增量主力,公募和私募在2022年继续超预期入场的概率在降低,反而是配置型资金(险资)在2022年可能会有边际正贡献。总结来看,21年小票显著的超额收益背后,是由盈利周期、大盘性价比、增量资金等变量共同推动的,而这些条件变量在未来中期内都在发生逆转。因此,也许从更长周期的维度,小票依然能够继续创造超额;但在未来半年内,应是大小风格的均衡期,更应该关注的是大盘的回归。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