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Choice“最佳分析师”| 信达证券张燕生:周期下行 化工行业投资关注这两点

财经
2022
01/19
12:34
亚设网
分享

2021第九届Choice“最佳分析师”评选活动已经结束,第九届Choice“最佳分析师”榜单于2022年1月18日隆重揭晓。

十佳分析分析师如何炼成?他们站在资本市场研究最前沿,掌握行业发展最新动态,2022年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如何把握?本期Choice数据对话2021年度最佳分析师——信达证券张燕生,邀您共享思维盛宴!

对话Choice“最佳分析师”| 信达证券张燕生:周期下行 化工行业投资关注这两点

提问:恭喜您荣获2021年最佳分析师称号,这次拿到东方财富Choice 2021年最佳分析师奖项有什么感想吗,能否总结一下去年的研究工作?

张燕生:拿奖项就是一个副产品,主要还是做好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工作是做分析,帮助客户赚钱,其实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做好自己的事让客户满意,奖项只是副产品。

去年的工作方面,我觉得要客观看待自己,去年化工有不错的行情,这个是大趋势,并不是完全靠个人能力的。个人方面,研究看好的几个标的除了周期属性,还有很强的成长属性,所以市场比较认可,我觉得两方面的作用实现这个结果。

提问:化工行业这两年有没有比较大的变化?

张燕生:我们国家的化工行业是非常基础的行业,它产值大概有14万亿,算是一个相当大的基础行业,涉及到衣食住行,用到的能源和材料。所以化工行业相当于半个宏观经济,涉及的面非常广,不是一个小行业。

这样的行业会跟随宏观经济的趋势,比如在过去由于经济高增速,行业有很强的需求属性,放眼任何子行业,需求都蒸蒸日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出口的需求。行业内的企业就有很强的β属性,大家可以一起成长。有的企业增长快一些,有的企业增长慢一些,但大家方向是一样的,都可以增长。

但从最近五六年情况不一样了,2016年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到今天演变了很多种形式,比如安全上、环保上、减碳能耗上,在供给侧进行限制。

现在的情况是需求增速缓下来了,供给侧早就准备好了大量的供给能力,甚至很多都是过剩的,所以现在企业之间变成存量竞争。有的企业要整合行业,有的企业要退出行业,全行业一起增长的时代过去了。这时候要更加精雕细琢找子行业里面的好企业,仔细研究它的α属性。

提问:“碳中和”以及电动车上游材料的需求增长对行业有怎样的影响?

张燕生:这个事要回到一个大的前提,做投资是为了什么?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眼光不能只放在细节上。我们要先看看全局,为什么我们做金融行业?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把社会上的资金配置到最有效率的企业上实现更快速的扩大发展,这是金融目的。我们本身不生产产品,但是我们通过合理的资金配置,实现社会效率的提高,这是最核心的目的。

以这个目的做投资,顺带做好了投资,也给自己回报。这个钱从哪里赚来的?我认为从几种情况下可以赚到钱,一种就是我配置了一家优秀企业,随着企业成长赚到钱。二赚被低估的资产到正常估值的钱。比如周期行业,周期行业很多产品价格往往持续波动,作为生产这些东西的周期性企业业绩也是在这之间从不太盈利,一般盈利,到突然超级盈利之间来回波动。

从低估到正常估值就是我们赚钱的逻辑,还有一个逻辑就是正常估值到高估值之间还有一波赚钱机会。一个企业正常值10块钱,也有可能涨到20块钱,如果从低估的5块钱恢复到10块钱,可能要一两年的时间,而它从10块钱到高估20块钱只用半年的时间,所以这种赚钱方式往往是资本市场更受到关注。但这种赚钱方式也往往有巨大风险,价格从20块钱回到10块钱可能也只用三个月。

这种投资面临的风险很大,卖方分析的角度讲,我也是金融市场的一分子,我希望能做到帮助金融的融通,偏好推荐的投资逻辑也主要是这两种:一是陪伴公司成长,二是从低估到正常估值,成长和低估价值发现。

我个人不太推荐从正常估值到高估值那一阶段的投资。作为卖方分析,我觉得那一部分赚钱的逻辑,博弈的风险和收益是靠基金经理的智慧,而不是靠卖方的智慧。

我们要找投资标的的时候找两个维度的判准标准,一个是企业有连续成长的空间,有成长的业绩,另外成长企业还应该在低估的时候买入,而不要在高估的时候。成长性很好但高估了,我觉得也不是太好的投资标的,要找到交集才算是更好,低估和成长。

个人偏好成长和低估的标的,那就要避开太热门的赛道。举一个例子,十几年前,你在南京西路步行街上逛街,或者北京王府井逛街不可能在地上捡到100块钱,因为人潮汹涌。你要想捡100块钱只能去不是人很多的地方,才有可能没被人发现。

股市是一模一样的,热门赛道的确有很多成长性很好的公司,但肯定没有低估的公司。如果去低估公司里找,这里面大部分是不太好的公司,但也有可能是被埋没的金子,有可能出现底部反转但还没有被大家看到的,即便概率不一定高。

这次评选奖项,我推荐那些股票表现还可以,其实我都是从这个低估区间开始推荐的。现在热门的赛道里面的投资机会,我是个人不太把很多精力放在这块的。

提问:2022年你比较看好哪些细分投资机会?

张燕生:主要有几个方向,第一个由于经济发展降速,现在很多行业没有一个大的需求落地,而是在供给侧参与存量博弈,企业有可能变好,有可能变坏。当进入存量博弈的时候,就需要精细多了,千万不要相信β板块的属性了,A不行就买B,很可能A不行的逻辑是B行,或者B行逻辑的是A不行,所以这时候一定要精挑细选。

精挑细选的时候,你就要想这个行业里面谁有同行不能跨越的壁垒,谁就是一个好公司。每家公司都会表示很乐观,表示自己公司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研发优势,引进生产线,上设备,但无论如何这些肯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优势。

上设备的时间先后,技术优势别人也可以引进。尤其是化工行业,很多人所谓技术先进都是叫引进技术。引进技术一种是引进国内,一种是引进国际的,国内化工行业的技术路线,很多由各类研究所、研究院、高校进行研发的,是可以转让给其他公司的,这个技术并不是先进技术的壁垒。

我们观察很多国际上的大牌化工企业,巴斯夫,杜邦、拜尔等公司,大量的研发不是依托于社会上的研究院,而是自己研发机构研究的,所以它能把自己的技术专利用在自己公司里面,这跟国内化工行业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在甄别化工企业有技术优势的时候往往要先打一个问号,看是不是别人不可跨越的,这一条其实很难。

什么叫很强的不可逾越的竞争壁垒?我们发现往往有矿反而是简单粗暴的壁垒。就是你有,我无,这个在地理上、资源上就是稀缺的。这说起来好像没有太高大上的逻辑,反而是不可替代的,甚至5年、10年、20年不可逾越的,我在去年推荐几个标的里面就有这样的公司,未来明年、后年依然是看好的。

因为在存量的竞争里面独有的矿产稀缺优势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当然不是指煤矿别人都有的矿,而是天然碱、钾肥,稀缺独一无二的矿。我们选股的时候想一想到底这些公司在存量博弈过程中,有没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壁垒,这是第一条。

第二从选股方面,在经济发展增速没有十几年前那么高,国内市场几乎存量博弈的情况下,尽量找国际化做的更好的企业,走出中国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这好像是个非常老土的话题,做国际市场不就是出口吗?中国做国际贸易早就第一了,我们现在考虑是国际化的2.0,并不是只做出口,出口是国际化的1.0。

20年前大学生毕业都喜欢去外企,很多外资公司在中国投资企业,并不是选择只在本国有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向中国出口产品,而是说在精耕细作中国市场,所以它在这边有很多合资企业。我们看到日本过去20年广场协议之后经济增速下来后,我们说日本失去了20年,但其实日本也没有失去20年,日本企业到海外持续的扩张,他把企业布局到海外,并不是只从自己国家出口,中国企业今天也开始走到这一步了。

尤其最近几年,国际上政治环境变得越来越反全球化,这给国际贸易增添了不确定性。公司如果不想只局限于国内市场,想走出去做国际化不内卷,参与更大市场的竞争,那就不要局限于从自己本国做出口,而是说要把自己的触角伸出去,甚至把自己的产能、市场营销布局到全球去,未来几年就会面临更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A股其实有不少这样的公司,他们开始把工厂布局到东南亚、越南、泰国,甚至已经开始有公司去欧美建厂,这样的做法就可以去规避掉国际政治形势上的风险,去把自己的市场拓展到别人的家门口。在国内GDP不再持续高增长的时候,我们看好这样国际化2.0做得好的公司。

提问:化工行业今后的波动性怎么看?行业的周期性怎么变化?

张燕生:我觉得化工行业刚刚又过了一个周期的高点,这是毫无疑问的,也不需要避讳。在过去五年里面化工有几次波动,都是由供给侧驱动的。比如2016年开始,煤炭供给侧改革驱动了煤价的上涨,2016年开始化工的周期也来了,因为煤炭是大部分国内化工行业最基础的原料。

当然之后也有过周期的高点,当时由于环保督察和安全检查的影响,2017年巡视组到各地检查环保,2018年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引发4月份环保的安全大检查,也进行供给侧限制。2020年又面临疫情出现需求大幅度下滑,之后又出现需求大幅反弹。

到了2021年,能耗和碳排放控制在供给侧方面带来限制,也导致大量的化工产品的周期又出现上行。依然还是老套路,供给侧出现限制价格上行,但是从9月份之后,政策上也开始调整,将更加科学理性看待碳中和和减碳的目标,从周期属性来讲,化工产品价格又在回调,供给端又开始恢复比较正常的状态。

现在看,化工行业在走一个周期下行的路线。当然下行不一定意味着悲观,如果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行,那意味着下游行业迎来了春天,此消彼涨,反而对我们去下游寻找抄底也会有好处。上游原材料开始回归的时候,往下游看也可能有新的投资机会。

行业波动性方面,我觉得不好预测,过去五年里面的波动往往起点都是由政策推动的。

提问:化工行业公司投资方面主要看哪些指标?

张燕生:其实前面也提到了,两个选股的方式,一个是有没有不可逾越的竞争壁垒,可以在存量竞争中能够体现优势,第二个就是跳出国内的竞争走国际化。

每期我们都将深度专访一位最佳分析师,把握投资脉搏,寻找2022价值风口,敬请期待!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