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核销不良贷款连续4年超万亿 环比下降超15%

财经
2022
01/21
14:41
亚设网
分享

1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央行数据测算,2021年银行业共核销不良贷款10299亿元,为有统计以来连续四年超过万亿元。不过,2021年的金额较2020年有所下降,降幅达15.44%。

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银行业分别核销不良贷款10151亿元、10551亿元、12180亿元、10299亿元。

核销是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最主要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之一,在压降不良、腾出信贷空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2020年为例,当年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3.02万亿元,核销占比达40.33%。2018年7月起,央行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单独列示,核销详细数据得以披露。

“我们通过加大银行不良贷款核销处置力度,解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问题。在疫情冲击下,银行不良贷款会有所增加。因此,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是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的重要措施。这也是金融部门承担实体经济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央行行长易纲在第十二届陆家嘴(600663)论坛上表示。

2020年底,银保监会在公开答复全国政协的提案中也表示,银保监会会同央行等部门指导商业银行开展压力测试,积极制定疫情冲击下不良贷款上升应对预案,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动态考虑形势变化,采取前瞻性措施,合理运用财务资源,加大不良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力度及核销处置力度,妥善应对疫情冲击下未来不良贷款上升风险。

2021年银行业核销贷款减少一方面或与不良贷款减少有关,另一方面或与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增多有关。

2021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等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实施期限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对于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的贷款,银行应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企业征信记录。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11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对15.1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了延期。

同时从目前披露的10余家银行2021年业绩快报来看,不良率均下降。其中,兴业银行(601166)、光大银行(601818)还披露不良贷款余额情况,截至2021年末两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487.14亿元、413.66亿元,较2020年末减少9.42亿元、3亿元。

去年初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以试点方式拓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处置渠道和方式,3月个贷不良批量转让试点开始实施。截至去年末,18家参与试点的银行至少已经有13家银行已经公示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42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王晓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