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抛百亿再融资计划 进一步加码杀入汽车领域

财经
2022
02/22
08:31
亚设网
分享


立讯精密抛百亿再融资计划 进一步加码杀入汽车领域

有“小富士康”之称的立讯精密(002475)2月21日晚间抛出规模高达135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公告显示,此次定向增发融资将投入到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生产线建设及技术升级、智能移动终端精密零组件产品生产线建设、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半导体先进封装及测试产品生产线建设、智能移动终端显示模组产品生产线建设、智能汽车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等投资项目。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投资项目当中,有两个涉及到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汽车领域,立讯精密进入汽车市场的“野心”已经显露无疑。


10天以前曾宣布牵手奇瑞致力于成为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

2022年2月11日,立讯精密与奇瑞控股集团、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芜湖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双方奠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协议基础上,公司与奇瑞新能源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为立讯精密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提供前沿的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及出海口,致力于实现公司成为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

协议签署当日,立讯精密的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简称“立讯有限”)与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协议约定立讯有限以100.54亿元人民币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交易完成后,立讯有限不对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及奇瑞新能源构成控制。《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签署前,青岛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46.77%股权,系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

一直以来,立讯精密被视作富士康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凭借其在A股市场的“果链一哥”地位,立讯精密一直以来吸引了大量公募基金以及海外投资机构的持续关注和配置。

上述牵手奇瑞的举措,引起资本市场轩然大波。“跨界”造车之举,究竟能否获得成功,投资人并不确定。二级市场上,2月11日当天,立讯精密股价下跌6.09%,次日,小幅反弹2.07%。

定向增发135亿元两大项目加码汽车业务

2月21日晚间,公司发布了一连串的公告,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规模达到135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多个项目当中,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智能汽车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投资项目均涉及汽车产业。立讯精密对于汽车业务的看好,已经溢于言表。

立讯精密表示,目前,汽车行业正处在由传统制造向科技制造转型的过程中,汽车逐渐由单纯的代步工具发展为集娱乐、办公、消费等于一体的“车轮上的互联空间”。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环保性、舒适性、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持续提升,有效促进汽车电子领域上游各类精密电子器件及组件(如汽车类线束、连接器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汽车电动化渗透率不断提升。根据GGII数据,2020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319.8万辆,2015年到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4.5%,全球汽车电动化渗透率也由2015年0.8%增长到2020年的4.1%;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7年的77.7万辆增长至2020年的136.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20.7%,预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2022年销量为500万辆,同比增长47%。

未来,汽车电动化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20%,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将推动汽车电子相关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汽车的智能化及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将新增大量上游精密电子器件及组件的产能需求,根据Statista预测,2020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为2,179亿美元,到2028年有望达到4,00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

始于奇瑞志在苹果?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与华为一样,立讯精密同样采取了“曲线造车”的模式。不同的是,华为造车可以直接向整车企业提供自动驾驶芯片、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硬件产品,也直接可以向合作汽车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但就立讯精密来说,先由控股股东投资一个ODM平台,再实现“动态入局”,无疑是又绕了一步。

然而,这对立讯精密来说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步:一方面,智能手机的天花板已经隐约可见,新能源汽车的广阔空间正吸引着富士康等对手的积极入局;另一方面,苹果、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也在积极布局汽车领域,若不能提前卡位,立讯精密就将失去智能汽车时代的代工机会。

自2014年启动代号为“泰坦”的造车计划以来,苹果造车的消息就从未中断。虽然苹果公司从未官宣承认,但从公司申请的众多汽车专利以及大量汽车行业高管的入职来看,AppleCar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而现代汽车已经成为最大的“代工绯闻对象”。

作为背靠苹果而快速崛起的立讯精密,Apple Car项目显然是一个不容错失的超级大单。但由于自身在整车造车领域的不足,立讯精密现在将自身目标定位于世界级Tier1厂商,并利用奇瑞合资平台建立起车规级产品体系、打造Tier1能力,进而就有可能用最快的时间来切到苹果汽车这一巨大的蛋糕。

但谨慎的私募投资机构则向《投资快报》表示,汽车领域的竞争较手机领域更加激烈,立讯精密最新的跨界举动实际上是应对产业竞争态势不得不做出的被动之举。新的领域投资巨大,当然也充满了变数。立讯精密股价出现的徘徊不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机构投资者的疑虑。

(文章来源:投资快报)

文章来源:投资快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