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财经
2022
03/23
22:35
亚设网
分享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守住民生底线,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织密扎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确保兜住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底线。

在河北省阜平县顾家台村,村民顾成虎每天都会到附近的山里巡视,这份生态护林员的公益性岗位每年给他家里增加了3600元的收入,去年老顾一家的收入超过了3万元。10年前,老顾是村里最穷的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平县考察工作时来到了顾成虎家,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当时,顾成虎妻子和孩子都患病,女儿还在上学,家里生活很困难。在阜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要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一次次走进困难群众的家中,话家常、看实情、听民意,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始终放在心上。

为了让每一名困难群众生活都能有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安全网逐渐完善。2013年,全国将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2014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颁布,第一次以行政法规形式规定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8项社会救助制度,从单一生活救助发展到多样化的综合救助。这一年,老顾一家获得了住房救助,原来的土坯房置换成了100多平方米的新居,女儿得到教育救助直至完成学业,他和儿子也接受了就业帮扶,如今一家人已经退出低保。

老顾一家生活的变迁折射了我国社会救助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正在形成。越来越多像老顾这样的困难群众依靠社会救助政策的兜底保障渡过难关。

目前,约有4680多万人纳入低保或特困,每个月都可以领取救助金。从2012年到2021年,各级财政累计支出基本生活救助资金超过两万亿元,保障标准逐年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分别增长了一倍和两倍。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全面建立,分别惠及1187万困难残疾人和1498万重度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政策进一步完善,首次将27.4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国家保障,让各类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都能生活得幸福有尊严。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开展执法检查 听取国务院法律实施主管部门汇报栗战书讲话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23日在京主持召开执法检查组会议,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落实环境保护法情况的汇报。

栗战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统筹推进相关立法和监督工作,生态环保立法实现全面提升,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效不断增强。

栗战书指出,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要坚持紧扣法律规定开展执法检查,确保法律规定落实见效。要注重全面系统理解和实施法律,逐条逐项检查法律制度是否有效落实、法定职责是否切实履行、法律责任是否严格追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跟踪监督整改,推动在法治轨道上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建设美丽中国。

栗战书强调,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检查的各环节全过程。继续完善生态环保法律体系,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推动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连续四年检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四部专项法律实施情况,今年,对环境保护法开展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由栗战书委员长任组长,分4个检查小组开展实地检查,同时委托其他省级人大常委会开展检查,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确定工作原则为:覆盖全民,公益导向;科学布局,统筹城乡;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政府引导,多方参与。

《意见》主要目标明确。到2025年,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政府提供的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标准更加健全、品质明显提升,社会力量提供的普惠性公共服务实现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群众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到2035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意见》就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全民健身的体制机制、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

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圆满成功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3月23日)15时44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同学们又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

此次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中国科技馆及载人航天工程相关参研参试单位提供支持。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设2个地面分课堂。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

这是太空“冰雪”实验,向同学们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

液桥演示实验,向同学们演示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

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国内联播快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世界气象日 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今天(3月23日)是第62个世界气象日,各地开展了气象科普进乡村、进校园以及线上讲座等活动。中国气象局今天公布了涉及气候预测、全球观测、空间天气等领域的十个“2021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项目。

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今天(3月23日)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每年10—20万吨,实现每年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

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暨疫苗合作研讨会线上启动

由科技部举办的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暨疫苗合作研讨会昨晚(3月22日)在线上启动,各方共同提出《加强疫苗合作,共筑抗疫防线》倡议,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公平合理分配,同时将加强联合研发,提升金砖国家传染病防控以及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长江三峡南线船闸完成年度检修 恢复通航

昨晚(3月22日),长江三峡南线船闸完成2022年度计划性停航检修,提前12小时恢复通航。本次检修为期30天,主要完成了人字门反弧门检修、南线浮堤趸船改造、阀室及廊道金属结构检修等29项内容。

(文章来源:央视网)

文章来源:央视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