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财经
2022
04/11
22:34
亚设网
分享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基础教育为民族复兴筑牢稳固根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础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战略地位,坚持公共财政优先投入,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民族复兴筑牢稳固根基。

我国基础教育的短板在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缩小城乡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这是地处重庆大山深处的石柱中益乡小学,孩子们正在上英语口语直播课。如今,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联通了外部世界,音体美设施和科技馆也一应俱全,可就在十年前,这里连一台像样的电脑都没有。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曾辗转3个多小时来到石柱中益乡小学,他指出,“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中益乡小学的十年巨变是我国乡村学校全面改善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超2959亿元支持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截至目前,全国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要求,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缩小;强力推进的控辍保学让义务教育辍学学生由60万人降到不到500人,到2021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

而在城市,教育也向着更加公平更加优质迈进,校际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成都青羊区石室联合中学蜀华分校十年前还是一所老百姓都不愿意去的薄弱学校,通过和名校的集团化办学,如今已成为一所颇具口碑的九年一贯制新优质学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近70%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经费总投入翻了一番多。我国基础教育从学前到高中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从2016年的不足68%已提高到87.78%,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85%提高至91.4%,我国基础教育从“有学上”步入了“上好学”的新阶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促进基础教育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重向全面育人、综合育人转变。

2021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实施,进一步助推基础教育向育人本质回归。课外负担和作业负担得到有效缓解,各地中小学在规定时间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迈入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已进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做好基础工程,筑牢强国伟业的教育根基。

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江西主持召开经济形势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

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省长叶建春发了言,辽宁省长李乐成、浙江省长王浩、广东省长王伟中、四川省长黄强视频发言。

李克强说,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既要看到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拥有很强韧性,坚定信心,又要高度警惕国际国内环境一些超预期变化、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正视和果断应对新挑战。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增强工作前瞻性,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稳住经济基本盘,保障基本民生,深化改革开放,以稳就业、稳物价支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李克强指出,要增强紧迫感,抓紧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举措,退税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专项债发行使用、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支持企业稳岗等政策的实施,都要靠前安排和加快节奏,上半年要大头落地,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抓住关键,有力有效应对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抓好春耕生产和农资保供稳价。保障电力煤炭等能源稳定供应,加快释放国内先进煤炭产能。确保交通骨干网络、港口等有序运行,畅通国际国内物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要加强形势跟踪研判,及时研究应对预案,根据需要研究采取更大力度的政策举措。

肖捷参加。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

《意见》提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促进古籍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主要目标是,古籍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健全,工作水平有效提升,古籍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成效显著,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古籍工作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更为凸显、作用更加突出,古籍事业繁荣发展。

《意见》还就完善古籍工作体系等提出了要求。

3月份CPI同比上涨1.5% PPI同比涨幅回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统计局今天(4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3月份,受国内多点散发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从今年一季度平均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2021年同期上涨1.1%。

分析显示,3月份,猪肉价格下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CPI指数涨幅。食品中,由于产销衔接及物流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鲜菜价格上涨较快。目前,有关部门正加大力度疏导蔬菜等重点民生商品跨区调运,确保鲜活绿色产品运输通道畅通。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1.1%。和2021年同期相比,PPI上涨8.3%,涨幅比上月有所回落。

抢抓农时 各地春耕春播春管有序推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不负春光,不误农时。眼下,各地春耕春播春管工作正平稳、有序、高效推进。

今年,重庆水稻种植面积将达988.56万亩。在水稻播种的关键期,当地开展“服务春耕100天”行动,确保水稻生产技术到田到户,保障水稻稳产增产。

青海、宁夏通过推广优良品种、改善耕作方式,提高播种效率、增加作物产量;江西投入2亿资金搭建数据化平台,依托物联网、5G等数字农业技术让耕种更智慧、更高效。

为了减少疫情对春耕的影响,辽宁发挥海铁联运的优势,开辟农资运输绿色通道,确保运输化肥、种子、农药、农机具等春耕物资的车辆顺畅通行;黑龙江运用信息化手段,让经销商提前将农民春耕用肥信息汇总,企业根据需求及时派送,实现车间和村屯的有效对接。

目前,各地小麦正值拔节期。湖北谷城组织农技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开展苗情、墒情和病虫害调查,为小麦春管“把脉开方”;山西泽州、安徽蜀山通过无人植保机对小麦进行科学追肥、高效除草。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科学技术普及法执法检查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技术普及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11日在京召开,检查组将于4月至6月赴多省份开展实地检查,同时委托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同步对本行政区域内科学技术普及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执法检查组将重点检查科普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情况、政府领导和组织管理科普工作的情况、科普经费保障和使用的情况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将于8月下旬听取和审议关于检查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有关工作。

通知提出,一要全力畅通交通运输通道。迅速启动部省站三级调度、路警联动、区域协调的保通保畅工作机制,确保交通主干线畅通。二要优化防疫通行管控措施。因疫情需对地级城市市辖区和县域、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实施全域封闭管理的,防疫通行管控措施分别由地市级、省级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并公布。三要全力组织应急物资中转。疫情严重地区要加快设立启用物资中转调运站、接驳点或分拨场地。四要切实保障重点物资和邮政快递通行。建立健全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制度,实行网上办理,全国互认。五要加强从业人员服务保障。原则上,防疫检查点都应就近配套设置充足的核酸检测点。切实做好因疫情滞留的货车司乘人员、船员的餐饮、如厕等基本生活服务。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举措,对与本通知要求不符的防疫通行管控措施要立即整改。对于严重影响货运物流畅通、造成物资供应短缺或中断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有关地方、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国内联播快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执行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于今天(4月11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之后它将与先期已运抵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一起按计划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

人社部部署做好企业招聘用工服务工作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企业招聘用工服务,强调要因地制宜开展线下招聘活动,常态化举办线上招聘活动,充分利用劳务协作机制、用工余缺调剂机制等缓解重点企业招聘用工难题。

一季度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金额同比增长8.4%

据海口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海南离岛免税店持续旺销,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47.2亿元,同比增长8.4%;购物件数2027万件,增长14.2%;人均购物金额8372元,增长10.2%。其中,化妆品、首饰、手表的销售额位居前三。

云南弥蒙高铁轨道施工全部完成

经过上千名施工人员连续8小时的奋战,今天(4月11日),云南弥(勒)至蒙(自)高铁接入南(宁)至昆(明)高铁的道岔顺利完成,弥蒙高铁成功接入南昆高铁,连接全国高铁网。至此,弥蒙高铁所有轨道施工全部完成,年内建成通车后,昆明至蒙自将由4小时缩短至2小时。

河南洛阳牡丹进入最佳观赏期

随着气温逐步升高,河南洛阳牡丹进入最佳观赏期。在隋唐城遗址植物园,100多个品种5万多株牡丹成片开放,上万株人工调控花期的牡丹也进入盛花期,满园牡丹千姿百态、色泽亮丽、美不胜收。

(文章来源:央视网)

文章来源:央视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