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关切点看央行降准:降准后股市如何走?力度可达预期?降息可能有多大?

财经
2022
04/15
22:33
亚设网
分享

距离信号释放仅2天,2022年首次降准“靴子落地”,这也成为今日资本市场的最大关切点。

央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

五大关切点看央行降准:降准后股市如何走?力度可达预期?降息可能有多大?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1987年以来,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最低值为2003年的6%,本次全国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距离历史最低值或仅2%左右。

降准背后有何政策考量?降准力度是否不及预期?降准对实体经济影响几何?降准落地,降息还远吗?降准后市场将何去何从?针对以上市场热门关切点,多家机构分析师第一时间进行解读。

关切点一:降准背后有何政策考量?

4月13日国常会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传达明确的降准信号,从时间窗口来看,本次降准是预期的快速兑现。

对于此次降准的目的,央行表示,一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多家卖方分析师进一步剖析了降准背后的深层原因。

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表示,首先,国内经济基本面受到疫情的冲击较大,降准政策落地,可以稳定市场信心;其次,4月美联储没有议息会议,是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喘息期”,也是国内货币宽松的窗口期;再次,距离上次降准超过了一个季度,需要适当释放银行可以资金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支持银行扩大新增贷款规模。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认为,降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3月制造业PMI时隔4个月再次跌至荣枯线之下,我国宏观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

国海证券固收团队指出,本次国常会决定降准的主要考量因素是“就业”。疫情爆发前的2月份,受地产周期下行、出口转弱、春节等因素影响,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上行至政府工作目标的上限(5.5%)。乐观估计5月中旬上海等中心疫区才能实现动态清零。在此期间,严格的防控措施将持续对经济造成冲击,并推动5月底前失业率持续上行。在此情况下,通过降准托底经济正当其时。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专题组负责人杨畅指出,本轮降准迅速落地,是对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的具体落实,反映了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主基调。

关切点二:降准力度是否不及预期?

从时间节点来看,本轮降准如期而至,但市场上也不乏对降准力度不及预期的声音。

对此,国泰君安宏观首席董琦的观点是,实际流动性净投放中规中矩,并非严重不及预期。董琦指出,此次央行降准仅25BP,幅度上不及市场预期。纵观整个金融危机后的央行操作,全面降准从未出现过25BP的调降幅度,大多以50BP,少数情况下进行100BP(2008年9月、2015年4月)。

但从净投放角度看,特别是在2017年之后,降准常常伴随着降准当月和下月的MLF缩量续作,进而,即便50BP的全面降准能释放万亿级别流动性,但考虑到MLF缩量之后,50BP降准的净投放常在5000~7500亿元,比如2021年7月降准净释放6000亿元,12月净释放7500亿元。4月1500亿元MLF又等额续作,本次降准最终净释放流动性在5300亿元。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认为,降准在力度上低于市场预期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央行认为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第二,3月CPI当月同比超预期上行0.60个百分点至1.50%,因此央行提出“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第三,在中美利差倒挂的背景下,需要“兼顾内外平衡”。

关切点三:对实体经济带来哪些切实影响?

央行表示,本次降准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此解读称,本次降准的特点是全面宽松与结构化宽松相结合,给城商行支撑的区域中小企业以及农商行支撑的涉农企业带来了结构性的宽松支持,短期来看,也会对市场及实体经济的流动性有了较为明确的支持。释放的5300亿元属于中长期资金,有利于优化贷款、信贷结构,对投资以及企业中长期发展均是利好。

中泰证券杨畅认为,本轮降准预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经过金融机构传导后,或将对受疫情严重影响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形成支持,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与此同时,降准为实体经济后续修复提前营造更加良好的货币环境。现阶段资金环境相对宽裕,DR007利率也在相对低位。在此背景下进一步降准,有望对后续经济修复做提前部署。

关切点四:降准之后,还会有降息么?

15日,人民银行等量续做1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保持不变,市场“降息”预期落空。市场或许更加关心的是,在中美利差已经倒挂的当下,降准之后能否再等来降息?

从历史规律来看,一个月内既降准又降息,共发生过6次,其中3次处于2010年危机后的宽松周期当中。具体时间分别是,2008年9月、10月、12月,2012年6月,2015年10月、2020年4月(定向降准+全面降息);总体而言降息政策并无规律。

但在此后续是否降息问题上,分析师观点出现分歧。

中信证券明明认为,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空间仍然存在,但降息操作可能需要等待更强的催化因素和更适宜的窗口。比如疫情初步控制后,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发力;国内降息的适宜窗口期可等待美联储快速加息之后。此外,再贷款再贴现、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或已在酝酿之中。

国君宏观首席董琦的看法也是不排除进一步降准降息可能性。首先,降准方面,鉴于国常会前期表述“咬定目标不放松”,而当前经济压力仍然较大,如果后续全年依然要努力实现5.5%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及与之匹配的M2增速,测算此次降准之后,还有25BP~75BP的降准空间,对应剩余月份还有降准空间在。

降息方面,虽然4月15日降息预期落空,但不排除后续降息落地可能。方式上,除了政策利率、LPR外,通过存款利率调降,进而打开贷款端利率连带调整也存在可能。短期内由于5-6月海外加息节奏偏快,外部掣肘有所制约,旨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的降息方式可能更多是引导银行进行LPR加点压缩、终端贷款利率加点压缩来实现。政策利率MLF降息仍需要经济进一步下行突破关键点位作为触发剂。整体宽松仍有可为空间,货币政策小步慢行,依然留有宽松后手,后续关注其他政策(地产、财政)跟进力度。

国海证券固收团队同样认为不排除降息可能性,在二、三季度消费、基建受疫情制约,地产投资又难以快速复苏的背景下,政府稳增长缺少明显“抓手”。因此即使疫情过后,失业率显现拐点,就业恢复的速度仍有可能不及预期。而一旦年内政府达成5.5%的就业目标存在困难,通过降息托底经济、促进就业,可能就是央行更为必要的选择。

对降息持谨慎态度的分析师中,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未来降息空间不大,其可能性尚有待观察;东吴证券宏观团队则直言“等得来的降准等不来的降息”,广发证券固定收益团队同样认为“降准之后或难降息”;财信证券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则表示,降准后,短期降息概率下降。

东吴宏观团队认为,近期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增量续作 MLF 的必要性较小。 近两周同业存单、 1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均在 2.85%的政策性利率下方,平均值分别为 2.51%和 2.77%。同时,进入 4 月后短端流动性紧张的现象逐渐缓和,DR007在 1.94%的水平上浮动,略低于 2.1%政策性利率,因此总体来看近期流动性较为充裕,增量续作MLF的必要性较低。

伍超明认为,降准后,短期降息概率下降。他指出,一是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较低,随着其规模的扩大,有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现了结构性降息效果,部分替代了降息功能。二是随着逆周期政策加力显效,国内实体经济增长将趋于回升,降息以实现稳增长的必要性在下降;三是全球融资条件收紧、整体利率提升的环境,将对国内利率下行空间构成制约。

关切点五:降准后市场怎么走?

15日,大盘全天震荡小幅下跌,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600只个股下跌,尾盘两市跌停个股明显增多,降准注入“强心剂”后市场将能否迎来反弹亦备受关注。

兴业证券策略首席张启尧认为,降准落地有望提振短期市场情绪,历次降准落地后一周市场上涨概率较高,创业板指与沪深300上涨概率均达六成;而从涨跌幅中位数看,降准落地后一周创业板指表现优于沪深300,风格上成长和消费优于周期和金融。

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李立峰指出,复盘2008年后A股的历次筑底,“政策底”通常伴随着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出台,包括降准在内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资本市场相关政策。“政策底”确认后,市场往往会出现反弹,但市场底部构筑不是一蹴而就的,加上外围扰动和经济基本面担忧可能使得市场继续磨底。随着本轮A股“政策底”探明,“市场底”也不太遥远,上证指数在3000-3200点附近或是比较坚实的底部,未来A股磨底后震荡上行概率较大。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对于股市来说,这次降准无疑将会是及时雨。因为股市现在也处于底部震荡阶段,市场缺乏信心。通过降准,可以释放出积极信号,表示政策对于资本市场的支持、对于经济增长的支持,有利于股市形成回升态势。近期政策暖风频吹,政策利好不断出台,这会形成累积效应,逐步扭转市场的悲观预期,从而带来市场形势的好转。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