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财经
2022
05/11
22:33
亚设网
分享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通电话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0日下午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过去5年,我和总统先生保持密切交往,引领中法关系保持积极发展势头,推动双边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上体现了大国责任担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法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独立自主大国,应当坚守“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初心,坚持紧密持久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在双边、中欧、全球层面密切协调合作。中方愿同法方继续密切各层级交往,推动中法关系健康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

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双边对话机制规划好未来5年中法合作重点,在推进民用核能、航空航天等传统领域合作同时,加大推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中方愿扩大法国优质产品进口,欢迎法国金融、高技术企业赴华开展合作,希望法方为中国企业赴法投资合作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要利用好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巴黎奥运会等重大契机,加强中法人文交流,促进相互了解。中法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支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合作,就二十国集团、国际粮食能源安全等加强沟通协调,扩大在非洲等地区三方合作,就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开展对接、探讨合作。

习近平指出,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符合中欧及各国人民利益。中方赞赏法方坚持战略自主,希望法方推动欧盟坚持正确对华认知,同中方相向而行,妥善管控分歧,在共同利益基础上深化经贸、绿色、数字、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希望法国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为推动中欧关系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马克龙表示,法中建交以来,双方一直秉持开放精神积极发展法中关系。过去5年,两国各领域合作富有成果。未来5年,法方愿同中方深化农业、航空、民用核能、人文等领域合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合作,推动法中关系取得更多积极成果。法方愿为促进欧中关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两国领导人就乌克兰局势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有关各方应该支持俄乌通过谈判恢复和平。

习近平强调,中方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支持欧洲国家将欧洲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特别警惕形成集团对抗,对全球安全稳定造成更大更持久的威胁。

马克龙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法方同中方拥有很多共识。法方愿同中方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开展更加紧密的协调合作。法国和欧盟坚持独立自主战略,不赞成也不会参加集团对抗。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部署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拓宽社会投资渠道、扩大有效投资;决定阶段性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

会议指出,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4月份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信心,正视困难,着力稳住经济大盘,为统筹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是财政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退减税、缓缴社保费、降融资成本等都着力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稳就业,以保基本民生、稳增长、促消费。要进一步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调动地方积极性并压实责任,切实稳岗稳就业。二是确保物价稳定。我国基本民生需求品供应充裕,但不可掉以轻心。要确保粮食产量和供应稳定,夯实稳物价基础。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进一步畅通物流特别是重点地区物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三是确保能源供应。在前期支持基础上,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资100亿元,支持煤电企业纾困和多发电。要优化政策,安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决不允许出现拉闸限电。四是对当前有困难的企业,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年底前申请即可缓缴,预计减缓企业负担900多亿元。职工未正常偿还公积金贷款,不作逾期处理。五是抓紧研究养老保险费缓缴政策扩围、延长期限的措施,指导地方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水电气等费用予以补贴。

会议指出,要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方式,盘活基础设施等存量资产,以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和扩大有效投资、降低政府债务风险。指导地方拿出有吸引力项目示范,对参与投资的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

会议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为帮扶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减负和就业,决定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生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免息资金由财政承担;本金可延期1年偿还。此项政策惠及400多万高校毕业生。

会议研究了其他事项。

栗战书出席湿地保护法实施座谈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全国人大常委会11日在京召开湿地保护法实施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湿地保护的重要指示要求,宣传好、贯彻好、实施好湿地保护法,引领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

栗战书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湿地保护法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科学保护湿地的理念原则和有益做法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立足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修复,确立了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填补了我国生态系统立法空白,丰富完善了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法律规定,做好宣传解读,凝聚全社会共识,用法治方式保护大美湿地,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栗战书强调,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要压实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保护湿地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湿地分级管理及名录制度。完善落实保护和利用制度,坚决纠正追求高强度物质输出和过度商业化开发,推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认真抓好湿地修复制度落实。全面落实政府法定职责,搞好法律配套衔接,织密扎牢湿地保护的制度网。加强执法司法力度,综合采取检查、审计、民事赔偿等方式,让严格的法律责任落到实处。

湿地保护法于2021年12月通过,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

沈跃跃出席,丁仲礼主持。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1%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统计局今天(5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国内疫情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2022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1%。其中,猪肉价格降幅比上月收窄,鲜果、鸡蛋等涨幅比上月有所扩大,带动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涨幅与上月相同,非食品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较多。

4月份,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8.0%,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涨幅回落的有22个,比上月增加1个。

全国货运物流主要运行指标持续向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交通运输部表示,当前货运物流不通不畅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物流主要运行指标持续向好。

数据显示,5月10日,全国高速公路货车流量721.3万辆,较4月18日上升8.59%,铁路货物发送量、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主要国际航空口岸货邮运输量均呈上升趋势,全国关闭、关停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实现“动态清零”。

交通运输部要求各地要分类精准实施货车通行保障措施,落实“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要求,保障通信行程卡带*号的货车司机顺畅通行,建立货车司机“白名单”管理制度,推进信息共享和货车司机精准赋码。此外,推出加快投放1000亿元再贷款用于交通运输、物流等领域的措施,切实帮助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解决实际困难。

全国大中型灌区春灌进度过六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春灌是夏粮丰收的重要保障,水利部最新调度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660处大中型灌区进行了春灌,供水超过26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2.16亿亩,进度过六成。

目前,冬麦区春灌已基本结束,灌溉主要转向水稻种植区等春种春播地区,涉及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以及四川、江西等长江流域省份,预计到6月初大中型灌区春灌将全部完成。

今年以来,水利部聚焦粮食安全和农业节水,启动实施101处大型灌区和485处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截至4月底,大中型灌区已累计改造渠道1万多公里。

国内联播快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中央财政下达多项民生领域预算

中央财政近日下达多项民生领域预算。下达2125亿元,支持地方落实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学生营养改善等政策;下达230亿元,支持地方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下达70亿元,支持地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下达5亿元,支持地方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下达2022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400亿元,用于增强各地区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财政保障能力。下达2022年革命老区转移支付预算225亿元,支持革命老区改善和保障民生。

南方多地强降雨国家防总提升应急响应级别

昨天(5月10日)以来,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出现暴雨或大暴雨过程,局地出现特大暴雨。今天,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国家防总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Ⅳ级提升至Ⅲ级。

专家提醒,未来三天,强降雨区基本在华南一带维持,需防范地质灾害和局地山洪灾害。

“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举行

今天(5月11日),由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等联合举行的“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在甘肃举行。演习设置了41个具体科目,投入力量5000多人,动用大型航空器等装备,探索高原地区和高寒条件下救援力量运用、技术战法创新、综合保障方法。

(文章来源:央视网)

文章来源:央视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