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涨停!海正药业拿下君实新冠口服药委托生产权益

财经
2022
05/20
14:31
亚设网
分享


开盘涨停!海正药业拿下君实新冠口服药委托生产权益

这也预示着,国产新冠口服药已经开始相继进入提前扩产准备阶段。


5月19日,浙江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和上海旺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旺实生物”)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及《委托生产框架协议》,就小分子创新药 VV116 的产品加工、生产、国际注册、市场开发等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受此消息影响,A股开盘海正药业即涨停。

本次两家合作涉及的VV116产品是一款中国科学家研发的口服核苷类抗新冠病毒药物,此前,君实生物与旺山旺水达成合作,共同承担该药物在全球范围内除了中亚五国、俄罗斯、北非、中东四个区域的临床开发和产业化工作,而这四个地区为旺山旺水的权益范围,由旺山旺水负责运营。2021年12月,VV116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EUA,最新定价为185美元。

而在近日,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官微“华山感染”消息,抗新冠病毒小分子口服药物VV116在中国奥密克戎感染受试者中首个临床研究发布,在首次核酸检测阳性5日内使用VV116的奥密克戎感染患者,其核酸转阴时间为8.56天,小于对照组的11.13天。有症状的患者中,在本研究的用药时间范围内(首次核酸阳性2-10天)给予VV116,均可以缩短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在药物安全性上,使用了VV116的患者中,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而此次又传出两家药企的合作消息,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这也预示着,国产新冠口服药在确定药物初步显示一定疗效后,已经开始相继进入提前扩产准备阶段。

对此,有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VV116是国内有希望最先上市的国产新冠口服药之一,而此次君实与海正药业的合作协议落定,也是由于随着包括真实生物、开拓药业在内的多家新冠口服药临床试验基本已经完成,而新冠治疗药物瞬时需求很大,对于新冠口服药而言,产能是各家企业争相竞争的一大关键。所以,此时君实生物与海正药业合作达成也是基于后续市场布局的考量。

此前,真实生物已就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先后签下新华制药、华润双鹤和奥翔药业三家生产经销商。

海正药业将成VV116核心生产商

根据双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本次两家企业拟在小分子创新药VV116的产品加工、生产、国际注册、市场开发等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该战略合作方式不具有排他性。海正药业按照相关约定及GMP标准,建立产品相关的生产质量管理文件,进行分析方法验证,开展产品放大试验、临床研究用样品生产、工艺验证、商业化生产等研究,推动旺实生物技术成果转化落地。若涉及国际市场的注册,海正药业需根据旺实生物指令需求提供国际化注册服务。双方同意,该协议有效期为自协议生效之日起八年。

另据《委托生产框架协议》,旺实生物将委托海正药业生产VV116产品,具体数量和价格和特殊要求以双方基于此委托生产框架协议签署的具体合同(简称“商务合同”)为准。此份协议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内,双方可签署多份商务合同。如协议到期而某一商务合同尚未履行完毕,则此框架协议条款应持续有效直至该商务合同终止。

在权利义务方面,协议规定旺实生物应向海正药业提供协议产品所需的物料和工艺、辅料等,并及时将订单信息告知海正药业,或由旺实生物委托海正药业代为采购。海正药业需严格按照GMP标准及旺实生物制定的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物料和工艺、辅料、包材的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严格按所提供的处方、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求组织生产,不得随意变更,确保生产检验全过程符合GMP标准;严格按提供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严格生产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生产及检验的数据完整性、真实性、规范性。此外,海正药业不得将此协议项下的生产义务分包或转委托给第三方进行生产。

公告还显示,上海君拓和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各持有旺实生物50%股权,上海君拓并表旺实生物。上海君拓为君实生物控股子公司,君实生物持有上海君拓68.125%股权。

公司同时提示,《委托加工框架协议》涉及的VV116产品,其上市许可持有人为旺实生物,海正药业仅为该产品的受托生产企业,不享有其所有权。该协议仅就VV116产品委托生产的合作原则达成框架协议,具体数量、价格、特殊要求等将基于委托生产框架协议另行签署商务合同,双方能否最终签署相应合同以及签署的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

根据公开资料,海正药业是一家集研产销全价值链、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多地域发展的综合性制药企业,始创于1956年,2000年发行A股上市,属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近年来,公司积极拓展从原料药到制剂的上下游一体化业务,80%的原料药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出口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制剂销售网络覆盖全国,药品入院规模近万家。

从业绩表现来看,海正药业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1.36亿元,同比增长6.89%;归母净利润4.87亿元,同比增长16.71%;扣非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增长277.94%。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6.01%,在原料药行业已披露2021年数据的35家公司中排名第26.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44.04%,排名8/35.如此也印证了,随着新冠口服药不断面市,具有原料和制剂生产能力的企业有望从中进一步分出一杯羹。

生产商入局加速新冠口服药扩产

根据君实生物方面披露,VV116正处于国际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阶段,多项针对轻中度和中重度COVID-19患者的注册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一是针对中重度COVID-19,公司与旺山旺水正在开展一项评价VV116对比标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III期临床研究,并已于2022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及给药。

二是针对轻中度COVID-19公司与旺山旺水正在开展两项研究。其中包括,一项国际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II/III期临床研究(NCT05242042),旨在评价VV116用于轻中度 COVID-19患者早期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该研究已于2022年 3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及给药,并已于上海、重庆、河南、江苏、江西、辽宁、香港等多个地区设立临床研究中心。另外,一项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 III期临床研究( NCT05341609),及VV116与Paxlovid头对头III期试验,旨在评价 VV116对比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即Paxlovid 用于轻中度COVID-19患者早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已于2022年4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及给药。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文件显示,此次头对头试验研究目的共有5项,包括比较两种药品对受试者临床状况的影响以及安全性特征,评价两种药品分别在10天、14天、28天的一些指标和临床变化等。假设Paxlovid头对头试验在4月底完成患者入组,基于以上临床设计,入组28天后各项指标数据测试完毕,经过数据处理和统计,预计此次头对头试验完整数据有望在六月左右进行数据揭盲。

而上述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还指出,对于新冠口服药而言,产能是各家企业争相竞争的一大关键。目前,君实生物与海正签署的合作只是开始,在此之后,君实生物也预计将会与更多有能力的生产商达成合作。这也是由于在绝大多数新冠抗病毒治疗药物布局企业在确定药物初步显示一定疗效后,都会提前进行产能布局加大产能扩建。如此,也可以使得只要药物一旦获批上市即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毫无疑问,新冠口服药将成为新冠疫苗之后又一个超级风口,这也使得与新冠口服药直接相关的原料药和中间体行业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作为全球最大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原料药企业也将成为新冠口服药带来的市场红利的直接受益者。

此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分会秘书长朱仁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去年吉利德“瑞德西韦”开始,中国原料药、CXO企业或多或少已经加入到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研发链条中,承接新冠肺炎相关治疗药物的原料药、中间体服务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开年以来,关于国产新冠口服药的利好消息密集释放,更多药企正在实现技术突破,排队进入临床阶段。国内布局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的企业除了君实生物/旺山旺水、开拓药业、真实生物率先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以外,还有先声药业、广生堂药业、歌礼制药、云顶新耀、绿叶制药、复宏汉霖、神州细胞等多家生物企业正在加速布局。 这也意味着,更多生产商也将获得订单,助力国产新冠口服药扩产扩能。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