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未来跨界医疗之路

财经
2022
07/09
06:30
亚设网
分享


*ST未来跨界医疗之路

6月30日,跨界医疗服务行业的上海智汇未来医疗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未来”,600532.SH)披露了2021年度报告。


自宣布跨界医疗服务行业以来,*ST未来进行了多起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购和投资。不过,2021年*ST未来医疗服务营业收入为355.20万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仅约0.5%。

2021年,*ST未来进行的主要医疗投资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北京善方医院和新加坡Fullerton Healthcare.2021年,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再次净利润转亏,而对北京善方医院和新加坡Fullerton Healthcare的收购尚无更进一步的结果。另外,*ST未来此前收购的多家医疗子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

对于经营计划,*ST未来2021年年报表示,一方面,2022年公司将继续开展大宗贸易业务。另一方面,公司将积极发展以“先进科技、品质服务”为内蕴,投资医疗服务行业,最终搭建“综合医院、专科中心、诊所”的多层次医疗服务网络。

对于转型医疗服务,此前*ST未来方面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战略布局上来说,公司多年以来一直有布局医疗服务的打算,进行了深入研究。未来,除了投资收购等方式以外,公司也有可能通过参设基金以及其他方式布局医疗服务。

医疗营收占比小

针对*ST未来这份迟到两个月的2021年年报,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认为:*ST未来内部控制失效,对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诚信存在重大疑虑,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相关责任人使用虚假银行单据、重大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事项。其还发现*ST未来未纳入核算的账外收支无法核实,以及发现*ST未来存在司法冻结事项。

另外,*ST未来两名独立董事郝军和刘文新均表示,无法保证该年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日,两名独立董事递交书面辞职报告。辞职后,两名独立董事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021年,*ST未来营业收入为6.97亿元,比上一年度减少83.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74亿元。

目前,*ST未来营业收入主要来源还是原有的煤炭贸易业务,2021年该业务营业收入约为6.35亿元,而医疗服务营业收入仅为355.20万元。

因为在2021年6月30日将此前收购的两家诊所纳入合并范围,*ST未来2021年年报中新增了医疗服务业务,即上述355.20万元。

在披露年报的次日即7月1日,*ST未来发布公告表示,拟收购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福锂业”)70%~100%股权,以及收购新疆东力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东力”)70%~100%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控股瑞福锂业、新疆东力。*ST未来拟通过收购瑞福锂业、新疆东力股权,进入新能源行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对于再一次新的跨界,*ST未来表示,本次投资将有利于促进公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公司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公司市场抗风险能力,提高产业技术含量。锂电池新材料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随着标的公司产能逐步释放,其经营业绩已快速进入爆发期,该项投资将为公司带来长期的利润,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据交易所问询函,原沪市公司美都能源曾筹划收购瑞福锂业股权,对价不超过35.96亿元,后因瑞福锂业未达成业绩承诺而终止,由其原管理团队回购。

针对*ST未来再次跨界,交易所下发问询函,要求*ST未来说明对于目前煤炭贸易、医疗服务业务的后续安排,并说明在短期内多次跨界并购的原因及合理性。

7月7日,*ST未来回应称,新冠疫情对民营医疗机构冲击较大,容易因疫情导致停业,对机构的诊疗收入有很大影响,公司无法判断新冠疫情后续发展及持续时间。基于上述情形,公司后续将在保持医疗服务业务的同时,努力布局高增长行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年报中,*ST未来介绍了2022年投资医疗服务业务的经营计划。*ST未来表示,基于对国家政策、行业格局及发展趋势的判断,整合有利资源,全力打造品质医疗、精准医疗,积极开拓医疗服务市场,力争尽快为公司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局面。公司将在核心地区多点布局,搭建“综合医院、专科中心、诊所”的多层次医疗服务网络,通过收购、股权投资等方式,逐步打造成为优秀的医疗品牌。

继续加码医疗

据统计,*ST未来已经收购和正在收购或实施的医疗项目共6起。

2017年1月,*ST未来的前身宏达矿业发布公告表示,由参股公司宏啸科技收购美国MIVIP Healthcare80%的股权。在收购前的几个报告期,MIVIP Healthcare业绩表现良好,营收和净利润均处于增长状态。

然而,疫情发生之后,MIVIP Healthcare业绩受到较大影响。2021年报介绍,MIVIP Healthcare受美国当地疫情影响,实现营业收入7215.73万元,归属于宏啸科技的净利润为-5889.66万元,为公司带来投资收益为-1004.78万元。而在2020年,MIVIP Healthcare同样处于亏损状态,给公司带来的投资收益为-2805.32万元。

2020年11月16日,*ST未来的前身宏达矿业收购西安国瑞怡康健康门诊部(后更名为西安曲江新区未睦门诊部,以下简称“西安未睦”)、上海国瑞怡康国康门诊部(以下简称“上海国瑞”)、上海国瑞怡康信息科技(以下简称“国瑞科技”),收购价格为1163.78万元。上述公司主要在上海市、西安市开展医院门诊及体检等业务。

*ST未来将收购上述三家医疗公司视为全面向医疗大健康领域转型的有益尝试。目前,*ST未来对上述三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均为78.84%。

不过,从财务数据来看,上述三家子公司业绩表现多年不佳。

西安未睦2019年和2020年前9个月营收分别为440.08万元和215.1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400.45万元和-927.69万元。上海国瑞2019年和2020年前9个月营收分别为0万元和32.9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528.77万元和-1507.67万元。另外,国瑞科技2019年和2020年前9个月营收分别为1.84万元和0.0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21.35万元和-62.55万元。

2021年年报显示,西安未睦营收为49.24万元,净利润为-778.97万元;上海国瑞营收为305.96万元,净利润为-1525.68万元;国瑞科技营收为6.7万元,净利润为2.01万元。

2021年*ST未来进行了多起收购。8月,*ST未来以8.96亿元收购了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29.87%的股份。据介绍,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是一家具有“三级”医院水平的综合型医院,设置500张床位。

2019年、2020年,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营收分别为3.52亿元、4.3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567.42万元、121.36万元。其中,2020年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建设运营以来首次实现盈亏平衡。

*ST未来2021年年报显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2021年营业收入为4.46亿元,净利润为-3101.30万元,再次亏损。

2021年12月7日,*ST未来发布公告表示,拟收购或受让北京善方医院不低于51%的股份。北京善方医院是一家位于北京的高端民营综合医院。

2022年4月和5月,*ST未来多次披露对北京善方医院的收购进展公告。截至目前,此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

另外在2021年12月24日,*ST未来公告披露,拟全资收购新加坡Fullerton Healthcare,初步协商预计全部标的股权的价格7亿~8亿新加坡元。据了解,这是一家拥有500多家自营医疗中心,为亚太地区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医疗服务的门诊集团。截至目前,*ST未来此项收购尚无进展。

除了通过收购的方式跨界进入医疗服务行业,*ST未来也在自建高端综合医院。

济南高新未来国际医院有限公司是*ST未来与济南高新财金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资设立的子公司,是济南高新未来国际医院的实施主体。

记者查询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公告注意到,今年4月2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对济南高新未来国际医院有限公司项目进行了环评批复。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租赁场地方式,拟建项目选址于济南市高新区经十路7000号汉峪金融商务中心,租赁期限暂定为10年,自2022年4月1日至2032年3月31日止。合同租金总额为9081.24万元。

环评报告显示,济南高新未来国际医院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为2100平方米,医院设置住院床位数100张。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10738.75平方米,建设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妇科、儿科等二十多个科室。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